原帖由 waman 於 2006-8-3 21:30 發表
奇想:我覺得條西鐵好可能會變成地鐵荃灣線的延伸,冇荃灣西站美孚站南昌站。
即係由屯門站做起點,跟住就係兆康站天水圍站朗屏站元朗站錦上路站。然後,
經大欖隧道直接駁落現時荃灣線的盡頭。而南環線亦都唔 ...
當年地鐵西北線的方案,新界段與西鐵相若,但在市區的定線就有所不同,如下:
錦田站 -> 曹公潭站(轉乘荃灣線)、荃灣西站、海濱花園站、
到醉酒灣匯合東涌線路軌到荔景站(轉乘荃灣線)、
南昌站(興建東涌線時已預留)、奧運站、九龍站、香港站。
而荃灣線將由荃灣站向西延伸,設荃景圍站及曹公潭站。
由於東涌線的信號系統設計可以做到最密1.75至2分鐘一班車,
以機場快線稀疏的的班次,以新界西北人口較東涌及青衣多來說,
香港往新界西北的班次應會較多,而往東涌的班次會較低。
車費方面,應該會與東涌站相若;用車方面,可能是TCL K-Train之類。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6-8-3 22:44 發表
當年地鐵西北線的方案,新界段與西鐵相若,但在市區的定線就有所不同,如下:
錦田站 -> 曹公潭站(轉乘荃灣線)、荃灣西站、海濱花園站、
到醉酒灣匯合東涌線路軌到荔景站(轉乘荃灣線)、
南昌站( ...
這個定線的設計都幾好!如果當年在荔景起機快站, 就最方便,
機快最失敗的地方就是九龍各個地鐵站不能直接轉車! |
|
|
|
|
九鐵係政府全資擁有,
會落曬重本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予乘客,
所以可以見到新鐵路的設施大多都較先進及質素較高...
而地鐵係私人公司,
當然樣樣野慳錢,
加埋佢d學生優惠,d人就已經一早依賴左佢出入(可以話係一種手段)
西鐵如果係地鐵興建營運,
附近的再造濕地肯定冇九鐵的咁好,
甚至會破壞生態(纜車項目已經破壞了某些珍貴植物)
車外行車噪音應該會更高
列車質素等等果d唔多提la...
車費方面有學生優惠對學生黎講當然係好好la
轉地鐵就可能方便d既,轉輕鐵就... |
|
100th Anniversary KCR - The Way Ahead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6-8-3 22:44 發表
當年地鐵西北線的方案,新界段與西鐵相若,但在市區的定線就有所不同,如下:
錦田站 -> 曹公潭站(轉乘荃灣線)、荃灣西站、海濱花園站、
到醉酒灣匯合東涌線路軌到荔景站(轉乘荃灣線) ...
其實就算真係地鐵做,
粗體呢兩個站起唔起得成真係一個問題...
假設荃灣西同而家一樣位置,
海濱站肯定係太近。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6-8-3 23:20 發表
轉地鐵就可能方便d既,轉輕鐵就...
現時轉輕鐵安排都唔算方便
亦突顯出九鐵無興建轉車站的經驗
唔明同一間公司同一座建築物
點解轉輕鐵都要上落咁多次咁麻煩
好似天水圍站
絕對可以做到落一層即轉輕鐵咁方便
屯門站做到偏偏又過唔到另一個方向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8-3 23:36 發表
現時轉輕鐵安排都唔算方便
亦突顯出九鐵無興建轉車站的經驗
唔明同一間公司同一座建築物
點解轉輕鐵都要上落咁多次咁麻煩
好似天水圍站
絕對可以做到落一層即轉輕鐵咁方便
屯門站做到偏偏又過唔到另一 ...
根本係地理因素問題...
屯門西鐵站冇可能去到輕鐵果度同你做個90度角o既轉彎從而落一層轉輕鐵 |
|
100th Anniversary KCR - The Way Ahead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8-3 22:37 發表
1. 班次:若果西鐵只服務天水圍、元朗,並與東涌線共用路軌,我不相信地鐵經營下的西鐵會比現時西鐵更頻密
正如 kp3011 及 tonyng 所述,小弟在此不加詳談。唯一補充的是,當年地鐵屯門線是以荃灣線為藍本,大嶼山鐵路技術規格。地鐵建議書是建議政府將屯門線直通屯門(基於輕鐵轉乘不便),但需要政府大量注資,故此閣下之慮並不存在。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8-3 22:37 發表
6. 綜合地鐵五條線的月台顯示屏,我沒理由相信地鐵可以做出比現時西鐵更優秀的月台顯示屏
2. 同上理由,我亦不相信地鐵用車會比九鐵優勝。
相信只是閣下意見,其實兩鐵月台顯示屏及列車各有長短,根本難以比較。而且,小弟同樣不見得西鐵月台顯示屏比地鐵更優秀。(難道經常月台顯示屏出現錯誤也算是優秀?)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6-8-3 23:20 發表
九鐵係政府全資擁有,
會落曬重本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予乘客,
所以可以見到新鐵路的設施大多都較先進及質素較高...
而地鐵係私人公司,
當然樣樣野慳錢,
加埋佢d學生優惠,d人就已經一早依賴左佢出入(可以話係一種手段)
此言差矣,其實當時地鐵同是政府全資擁有,加上當年九鐵絕對比地鐵更慳。
九鐵建議書為減低興建成本,不但刪減不少車站,並一度建議於天水圍為終點站(分為兩期興建)。
九鐵甚至可以將整條輕鐵朗屏支線計劃完全擱置,以興建現時的西鐵朗屏站(其實不失為一個好處)。
另外,學生優惠涉及1980年代地鐵學生車費津貼問題,並不是一種手段,
原意是鼓勵學生使用地鐵,並在民意下推出學生車費優惠。
原帖由 238X 於 2006-8-3 23:31 發表
其實就算真係地鐵做,
粗體呢兩個站起唔起得成真係一個問題...
現時就是交由九鐵興建,才不興建曹公潭站。因為政府不肯向地鐵注資興建該站,所以車站的沒有轉乘作用而告終。
至於原建議的荃灣西及海濱花園站,主要九鐵方案原意是在葵涌興建車站,而不建海濱花園站。其實西鐵葵涌站只是海濱花園站南移後結果(而葵涌站因為興建有困難而告終)。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8-3 23:36 發表
現時轉輕鐵安排都唔算方便
亦突顯出九鐵無興建轉車站的經驗
唔明同一間公司同一座建築物
點解轉輕鐵都要上落咁多次咁麻煩
好似天水圍站
絕對可以做到落一層即轉輕鐵咁方便
屯門站做到偏偏又過唔到另一個方向
九鐵無興建轉車站經驗?非也。
屯門、兆康、元朗站是絕對可以在同一建築物內進行轉乘。
不過搬遷輕鐵車站成本過於高昂,同樣需要修改定線、道路設計(屯門區內是有劃分輕鐵專用預留地)。
如此複雜更高昂的轉乘設計,只會令西鐵車站華而不實(難道現時過天橋是很麻煩嗎?)。 |
|
|
|
|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6-8-3 23:53 發表
根本係地理因素問題...
屯門西鐵站冇可能去到輕鐵果度同你做個90度角o既轉彎從而落一層轉輕鐵
屯門站根本已經係落一層轉輕鐵
只不過只可以轉乘一個方向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8-4 00:49 發表
相信只是閣下意見,其實兩鐵月台顯示屏及列車各有長短,根本難以比較。而且,小弟同樣不見得西鐵月台顯示屏比地鐵更優秀。(難道經常月台顯示屏出現錯誤也算是優秀?)
請問地鐵的月台顯示屏有甚麼長處?
(請恕小弟不才,我一項都諗唔到)
論西鐵及地鐵市區線的月台顯示屏
根本高下立見
何來難以比較
就算新建的迪士尼線
一樣承襲地鐵差勁顯示屏的傳統
地鐵的顯示屏或許比較少出錯吧
因為更多時候係漆黑一片
無資料,當然不會有錯的資料!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6-8-4 01:0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8-4 00:51 發表
屯門站根本已經係落一層轉輕鐵
只不過只可以轉乘一個方向
我知,
不過你話如果要兩個方向都落一層就轉到就要是旦一方轉個90度
另外想問 dennis28a 兄,
西鐵月台列車資料顯示屏時常出錯?
反而本人覺得西鐵月台列車資料顯示屏係全港鐵路黎講係最準確 |
|
100th Anniversary KCR - The Way Ahead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