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ruisesnet 於 2006-8-6 17:56 發表
果d數據其實係統計學上計出來的,
而吾係真係全個月100%都係照編定時間表行走
即係抽sample 出黎再計? |
|
要求安信兄弟拯救雷曼兄弟
|
|
|
原帖由 angie 於 2006-8-6 10:58 發表
你講緊o個個係 FAO (fare adjustment office)?!
fao 好似淨係做補票, 唔賣月票八達通之類 d 野架...
其實果d都係客務中心
只係上蓋物業未起,D/E呢種預留出口又未啟用......
搵鬼幫襯........ |
|
|
|
|
原帖由 angie 於 2006-8-6 10:58 發表
你講緊o個個係 FAO (fare adjustment office)?!
fao 好似淨係做補票, 唔賣月票八達通之類 d 野架...
西鐵同馬鐵大部份o既補票處同埋售票處係一齊o既
一部電腦,一個地方
就可以同時處理閘內同閘外乘客o既票務問題
所以就會有版友以為o係補票處買到全月通喇
呢種九鐵叫做combine office
一來可以慳到一個職員
又可以慳到一部電腦
最終就係可以慳到cost
東鐵就好多車站因為地理問題
所以就好多只係是補票處
或只是售票處
當然
亦有例外o既
東鐵好多站都有combine office
 |
|
|
|
|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6-8-6 17:16 發表
六月的服務承諾數據,月台資料顯示系統一部份,
是指月台資料顯示屏是否操作正常,
並不是指月台資料顯示屏是否準確顯示列車到達時間資料,
這與信號系統是否準確並無關連。
相信是閣下的完全誤解,月台資料顯示系統是指 PIDS(Platform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並不是單指顯示屏,而是整個提供資訊系統,某一程度上是與鐵路系統傳輸訊息速度有關(當然亦包括信號系統提供的資料有否失誤)。
註:小弟此部份是回應 ahbong 所說的 PIDS 問題,請問大家又提出甚麼證據證明西鐵的月台資料顯示系統屬全港最準確呢?
如果大家不相信九鐵的抽樣數據,而相信個人判斷,小弟無權阻止(有可能部份板友的資料比鐵路公司的準確)。
另外,小弟沒有讚同或否定任何鐵路系統屬全港最準確的鐵路信號系統,不過希望大家明白,此條目是《如果當年由地鐵公司投得西鐵的營運權?》,小弟完全不明白我們為什麼爭論九鐵經營西鐵的優點,根本與「地鐵」關鍵字再牽不上關係。
PS:如果大家另起一條目為《九鐵經營西鐵的好處》,小弟不介意在此讚揚西鐵部份高效率服務。
而月台資料顯示系統一部份可能有誤,請其他有識之士指正。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6-8-7 00:1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8-7 00:08 發表
另外,小弟沒有讚同或否定任何鐵路系統屬全港最準確的鐵路信號系統,不過希望大家明白,此條目是《如果當年由地鐵公司投得西鐵的營運權?》,小弟完全不明白我們為什麼爭論九鐵經營西鐵的優點,根本與「地鐵」關鍵字再牽不上關係。
題目是《如果當年由地鐵公司投得西鐵的營運權?》
討論範圍當然可以包括若由地鐵投得西鐵
與現時的九廣西鐵
會有甚麼優劣之分
沒有人在「爭論九鐵經營西鐵的優點」
而只是在比較九廣西鐵的服務水平與地鐵的服務水平
從而推論《如果當年由地鐵公司投得西鐵的營運權?》
服務會與現時九廣西鐵有甚麼不同之處
我完全不認為有任何離題之處 |
|
|
|
|
與地鐵再扯不上關係的是閣下的文章了
若果要比較九鐵及地鐵的服務水平
而只引述九鐵的服務承諾
叫人怎樣比較九廣西鐵或「由地鐵公司投得的西鐵」?
我倒有興趣知道地鐵如何對月台顯示屏作出服務承諾
稍稍離題,西鐵於 2005 年的服務為何是九廣鐵路中最差
相信大家亦不會忘記(三個月內 N 次故障)
2006 年西鐵故障數字插水式下降
相信全年表現可提升至九廣三鐵之冠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6-8-7 01:0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8-4 22:34 發表
西鐵的顯示屏準確度近乎完美
當顯示屏轉為1分鐘時
列車將於 55-60 秒後停車開門
這樣的誤差,幾乎與零誤差無異
地鐵的顯示屏嘛... 轉為1分鐘後
可以等兩分半鐘列車才停定開門
誤差高達 250%
有啲地鐵支線,顯示屏仲顯示住1分鐘既時候列車已經到站
又有啲地鐵支線,顯示屏個數字消失咗一段時間,部車都仲未到 |
|
|
|
|
原帖由 waman 於 2006-8-3 21:30 發表
奇想:我覺得條西鐵好可能會變成地鐵荃灣線的延伸,冇荃灣西站美孚站南昌站。
即係由屯門站做起點,跟住就係兆康站天水圍站朗屏站元朗站錦上路站。然後,
經大欖隧道直接駁落現時荃灣線的盡頭。而南環線亦都唔 ...
咁搞法,地鐵要買多幾多架車先夠?
到時車費實有加無減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8-7 01:08 發表
與地鐵再扯不上關係的是閣下的文章了
若果要比較九鐵及地鐵的服務水平
而只引述九鐵的服務承諾
叫人怎樣比較九廣西鐵或「由地鐵公司投得的西鐵」?
離題起始者你我有份,又如以單說由我的文章扯不上關係?
相信閣下一時只是討論「地鐵」的東涌線班次疏,而與「西部走廊」扯不上關係呢?
同時間,閣下一時只是「九鐵無興建轉車站的經驗」,而與「地鐵」扯不上關係呢?
(同時小弟證明西鐵 PIDS 屬九鐵三大重鐵系統中最差的,小弟引述九鐵的服務承諾目的是要推翻閣下部份定論,亦能證明小弟的「難道經常月台顯示屏出現錯誤也算是優秀?」之言)
原帖由 ATR101 於 2006-8-7 02:48 發表
咁搞法,地鐵要買多幾多架車先夠?
到時車費實有加無減
如果是在80年代,小弟亦不排除荃灣線的延伸可行。不過在機場鐵路興建之時,單而否定荃灣線延伸方案。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6-8-7 08:1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6-8-7 08:13 發表
(同時小弟證明西鐵 PIDS 屬九鐵三大重鐵系統中最差的,小弟引述九鐵的服務承諾目的是要推翻閣下部份定論,亦能證明小弟的「難道經常月台顯示屏出現錯誤也算是優秀?」之言)
地鐵的月台顯示屏
根本只提供極為粗略的數據(東涌線甚至 80% 時間不提供數據)
而其他路線的數據
正如上面板友所講亦沒一致準則
西鐵顯示屏去年雖屬九鐵三大重鐵中表現最差
但似乎仍比地鐵五大支線優勝得多
雖然會間中故障
但起碼不會像地鐵顯示屏般「故障、無顯示才是正常」
不過亦不好爭辯落去
因為九鐵與地鐵的顯示屏誰好誰差
根本望一眼就已經知道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6-8-7 13:17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