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R4210 於 2006-8-6 01:02 發表
地鐵d翻新車o既冷氣我覺得唔係出自台 STONE o既冷氣,
而係出自翻新後車廂中間o既三菱冷氣及列車開行時o既氣流
中間的橫流風機的確係三菱的出品,不過宜家mod train副野仲係咪有stone的成份呢,咁就好難講啦……
即使未翻新前mod train都係major依靠走行風架咋……
再者,如果Stone真係咁得我又洗乜 呢……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6-8-4 04:49 發表
對,這裡也有轉載:
推出上海地鐵推出冰桶列車
見到「冰桶列車」四個字真令人禁不住
冇計,西門子design批車時根本冇用腦考慮過當地的氣候……
(當年西鐵的通信系統咁多野搞,仲要補錢埋尾已經係明證)
西門子都唔係第一次領野架啦,係d detail位上……
Combino夠膽死用錯圖則黎砌車,ICE TD的「成功」就足以證明佢有幾「掂」!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8-6 05:1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6-8-4 22:19 發表
相信全港鐵路的信號系統沒有一個能真真正正做到零誤差吧!
若是要在能夠保證的情況下才能作出比較,
那就要停止討論這一點。
又係零誤差?
除o左日本之外,世上再冇一度地方係可以做到呢種同clockwork行車時間表……
(尤其係日本用1分鐘呢個令世人令人汗顏的的遲延基本單位,對比歐洲的5分鐘到英國30分鐘以上的遲到標準……)
之不過,西鐵的信號正如Tony所講,的確係相當貼近日本的0秒標準,如果佢係冇野壞的話。
另外,西鐵月台資訊display與信號系統的連動對比地鐵的虛無縹緲採時準則好得太多了……
原因?要做時間預測的話,就要做到對列車位置的detection、行車pattern的認知等要素。
當然,各系統間的連動係做唔掂的話…… |
|
|
|
|
原帖由 117 於 2006-8-5 23:48 發表
雖然現時客務中心只有一個, 但大堂中部及近河田都有一人控制的小型客務中心 (或該說是售票處嘛?)
如果一邊一個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啦? =]
你講緊o個個係 FAO (fare adjustment office)?!
fao 好似淨係做補票, 唔賣月票八達通之類 d 野架... |
|
|
|
|
原帖由 angie 於 2006-8-6 10:58 發表
你講緊o個個係 FAO (fare adjustment office)?!
fao 好似淨係做補票, 唔賣月票八達通之類 d 野架...
哎呀? 對不起了... 但友人試過買到全日通既?! (⊙_⊙)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6-8-6 01:22 發表
這就要多得西鐵套Alcatel Seltrac信號系統極之精密準確了,
如果大家有搭開西鐵的,上車後不妨計一計時,大家會
發現兩站區間的車程,每一次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只有
+/- 1秒的誤差),有關行車時間數據如下 ...
請問馬鐵的信號系統
又是否同西鐵一樣準確? |
|
|
|
|
請問你如何肯定東鐵及馬鐵信號系統絕對比西鐵準確?
看來你並未細心留意九鐵資料...
六月的服務承諾數據,月台資料顯示系統一部份,
是指月台資料顯示屏是否操作正常,
並不是指月台資料顯示屏是否準確顯示列車到達時間資料,
這與信號系統是否準確並無關連。
你亦不能否定西鐵或馬鐵信號系統是全港最準確的鐵路信號系統,
從行車時間準確、月台資料顯示屏資料準確及
列車班次幾乎完全按照編定時間表行走(6月份馬鐵更創出100%史無前例紀錄)得出的結論。 |
|
100th Anniversary KCR - The Way Ahead
|
|
|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6-8-6 17:16 發表
請問你如何肯定東鐵及馬鐵信號系統絕對比西鐵準確?
看來你並未細心留意九鐵資料...
六月的服務承諾數據,月台資料顯示系統一部份,
是指月台資料顯示屏是否操作正常,
並不是指月台資料顯示屏是否準確顯示 ...
果d數據其實係統計學上計出來的,
而吾係真係全個月100%都係照編定時間表行走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