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搭巴士 捨鐵路 = 變態??
開啟左側

搭巴士 捨鐵路 = 變態??

[複製鏈接]
nwfb23 發表於 2006-11-27 17:0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上環去灣仔,坐地鐵同巴士咪差唔多
有次坐要係堅城趕去天后,下午4點幾5點
坐5號到上環,見到塞塞0地就轉地鐵,結果出天后站就見到0個架5號...

不過,香港交通咁方便,唔需要坐死一款交通工具,
我唔係返工,但係成日都要趕時間,由呢個場到另一個場
當非常趕時間,金錢已經唔係因素,但又唔可以0下0下坐的士
有次試過坐巴士塞車(預計唔到),就即刻落車,左轉右轉

路線係死0既,人就生0既,隨時留意路面情況去選擇點去嘛
巴士有替代路線係真...
nwfb23
ahbong 發表於 2006-11-27 20:3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nwfb23 於 2006-11-27 17:09 發表
上環去灣仔,坐地鐵同巴士咪差唔多
有次坐要係堅城趕去天后,下午4點幾5點
坐5號到上環,見到塞塞0地就轉地鐵,結果出天后站就見到0個架5號...


唔明點解出天后見到同一架 5 號
會等於上環去灣仔
地鐵同巴士差唔多
(又:到底係車費差唔多、穩定性差唔多、定係行車時間差唔多?)

另外,你見到路面塞塞地車就轉地鐵
足以証明你亦認同地鐵的穩定性比巴士為高
若果你沒有落車轉地鐵
沒人能否定你可能因為塞車而遲到的可能性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6-11-27 20:47 編輯 ]
ctb102 發表於 2006-11-27 20:4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11-27 20:36 發表


唔明點解出天后見到同一架 5 號
會等於上環去灣仔
地鐵同巴士差唔多?
...


敢問你認為上環去天后遠d定係上環去灣仔遠d?
如果巴士真係咁慢, 佢又點會見番同一部 5 號?
teddybus 發表於 2006-11-27 21:0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11-27 20:36 發表


唔明點解出天后見到同一架 5 號
會等於上環去灣仔
地鐵同巴士差唔多?
(又:到底係車費差唔多、穩定性差唔多、定係行車時間差唔多?)

另外,你見到路面塞塞地車就轉地鐵
足以証明你亦認同地鐵的穩定性比巴士為高
若果你沒有落車轉地鐵
沒人能否定你可能因為塞車而遲到的可能性


他的兩句話是separated的....


從來無人質疑地鐵穩定性比巴士高...
只不過, 穩定性高係咪等於放棄其他可行方法...
仲有, 如果預早時間乘搭巴士....
沒有人可以依然一口咬定乘搭巴士遇上塞車一定遲到...
當然...
願不願意預早是個人問題....
不願意的... 我會繼續支持他乘搭地鐵....

[ 本帖最後由 teddybus 於 2006-11-27 21:01 編輯 ]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index.php?mobile=yes
ahbong 發表於 2006-11-27 21: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tb102 於 2006-11-27 20:48 發表


敢問你認為上環去天后遠d定係上環去灣仔遠d?
如果巴士真係咁慢, 佢又點會見番同一部 5 號?


我不認為上環去天后見番同一架巴士
等於可假定上環去灣仔一樣會見番同一架巴士
因為上環至灣仔的一段路面
比灣仔至天后更為擠塞
巴士在上環至灣仔一段可能比地鐵慢
但在灣仔至天后一段追回時間

況且在該板友的例子中
亦沒有把上落地鐵站及等候地鐵的時間剔除
在行上行落兼等埋地鐵之後
才相等於巴士的行車時間(還未計等候巴士的時間呢)
可見巴士的車程其實較地鐵為慢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6-11-27 21:37 編輯 ]
nwfb23 發表於 2006-11-27 22:4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11-27 21:32 發表


我不認為上環去天后見番同一架巴士
等於可假定上環去灣仔一樣會見番同一架巴士
因為上環至灣仔的一段路面
比灣仔至天后更為擠塞
巴士在上環至灣仔一段可能比地鐵慢
但在灣仔至天后一段追回時間

況且 ...


你分析得十分好

第一、我的例子並沒有講過是上環去灣仔的例子
那個堅城去天后的經歷只係一個分享,請不要將兩樣東西混為一談

第二、甚麼剔除上落地鐵站時間?
我的旅程是由堅城去天后,那些上落地鐵站時間當然要計在一起
這是一個 一程車VS巴士轉地鐵,以及靈活轉車的好例子
nwfb23
teddybus 發表於 2006-11-27 23:1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nwfb23 於 2006-11-27 22:46 發表


你分析得十分好

第一、我的例子並沒有講過是上環去灣仔的例子
那個堅城去天后的經歷只係一個分享,請不要將兩樣東西混為一談

第二、甚麼剔除上落地鐵站時間?
我的旅程是由堅城去天后,那些上落地鐵 ...


我一早就看得出你那兩點是分開的....
而且坦白說:
地鐵快又如何...
別忘記要計算上落地鐵站的時間....
單單一個則魚涌站轉車已經要花一段長時間行去轉車月台
還未計找適當的地鐵站出去目的地....
如中環般有10多個出口...
找適當出口來巴士都可能到了地面....  
看來有人未經仔細分析過早反對巴士的好處....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index.php?mobile=yes
 樓主| 4056 發表於 2006-11-28 00:04 | 顯示全部樓層
上落地鐵站係一個不可忽略ge時間   除此外,繁忙時間搭地鐵,係大站如銅鑼灣、灣仔等,要預計埋上唔倒車既時間,除時要等兩三班。

搭地鐵都要預早時間,唔係話行車穩定就一定能arrive on time,尤其繁忙時間...

我經常性地因預左搭地鐵,跟住算到時間好盡,低估左上落時間同轉線時間,所以較多遲到。

相反,搭巴士遲到就比較少,因為預時間都加入左塞車同司機發功碌車等因素,所以甚少遲到。
柏麗之戀
238X 發表於 2006-11-28 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4056 於 2006-11-28 00:04 發表
上落地鐵站係一個不可忽略ge時間
此外,繁忙時間搭地鐵,係大站如銅鑼灣、灣仔等,要預計埋上唔倒車既時間,隨時要等兩三班...


灣仔就要,銅鑼灣就真係少見... 可能我坐第 3 / 4 卡比較少人。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樓主| 4056 發表於 2006-11-28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238X 於 2006-11-28 01:12 發表


灣仔就要,銅鑼灣就真係少見... 可能我坐第 3 / 4 卡比較少人。


我有幾次係灣仔搭去長沙灣,上錯方向去左銅鑼灣= =  跟住用左幾分鐘行返過對面月台,再等多兩班車先上倒...之前係灣仔上車都已經等左兩班

跟住去到金鐘,又等左成兩班(最耐試過三班)...   繁時真係預多d時間搭巴士,唔駛咁辛苦。起碼企都唔駛站站都有人出有人入,要讓位畀人落車都易d。趕時間就...冇法啦,但地鐵都要預extra time
柏麗之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16: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