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Fact check 59A 位置同金額
同埋唔知問過未? 93A 95M
|
|
|
|
|
#18,59A($253,400)
#77,95K($109,100)
#134,95M($39,600)
#140,93K($28,500)
=將軍澳線完=
|
|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
|
|
KC3555 發表於 2023-12-2 12:04
隧巴僅104, 109, 110, 141在榜上有名。
104排第117位($63,000),
110排第121位($61,200),
難怪當年中記做到咁爛,89 年成個九龍新界,得紅線綠線同東鐵都爛數多過乜,中記面對一條平排藍線同電車,加埋紅小搶客,唔想做都正常
104 九記條數咁爛,會唔會係因為金蛋時間(早繁過港島、晚繁過九龍) 時段響中記有關 ? |
|
|
|
|
所以中巴只投目標於南區。
之前分享過紅隧通車前,2號用車50輛,10年後得返26輛,10號塞車可以一程行150分鐘,試問北岸環境點營運呢。
南區開發後,72瘋狂加班,幾乎將所有目光投放在72號,就知道塞車呢個問題,係巴士公司嚴重燒銀紙的毒瘤。
地鐵通車,中巴有理無理瘋狂開接駁M線,佢知道做得好就係金蛋,但北岸實在太塞,M到人都行到,豈能唔絕望。
|
|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
|
|
睇完個表, 應該仲有3,31,33,33A, 34, 46A, 48, 67x都在榜中。, |
|
|
|
|
S3BL100 發表於 2023-12-2 13:59
調返轉 277X 收費又比起 74X 收貴幾級,2023 年今日盈利能力都幾肯定仲好過 74X
其實 73X 74X 呢兩條曾 ...
大致同意你嘅分析。
塞車會大幅拖累巴士業績,減低巴士甚至整體公共交通嘅吸引力,
基本上係國際慣例。
74同277系因為日益轉差嘅路面交通,營收轉差應無異議。
而巴士公司開特班都見得小心翼翼,
好似下繁拆74B/274X講就容易,點分配兩邊班次都係學問,
搞到一邊有凸、另一邊唔夠載都唔理想。
亦唔似當年269B/C二拆四,E34分AB咁,
元朗線行少成個天水圍嘅效益來得顯著。
講番74X,近年生咁多仔出嚟,
睇落似係想响每個segment/區域儘量搵多D客同錢。
而74D仲想賣白石角增長潛力。雖然收視成效未必佳,
但個人認為仍然對辦。
|
|
|
|
|
話說仲有 36 個窿窿未填到.......唔通係D短途線或中短途線?
36B 39A 39M?
A1 A2 A3 唔知有冇師兄問過?
|
|
|
|
|
可能係因爲104主要路段有105,300爭食而且黃金時間又俾中巴食曬咪蝕,不過自105改爲905和取消300後變成油麻地去灣仔北獨市段後盤數一度好咗不過近年來同鐵競爭下最終都係同新巴一齊鬥蝕.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