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搜索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集思建議區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運輸署助理署長電台訪問談巴士乘客強制戴安全帶新例 ...
開啟左側

運輸署助理署長電台訪問談巴士乘客強制戴安全帶新例

  [複製鏈接]
Man@MFHK 發表於 2025-11-7 23:4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11-7 23:29
你咪又slip第二度啦
咪即係唔係始作俑者責任可以解決到囉
又loop埋呢啲非黑即白二元分立消極理論,拗唔過 ...

垃圾徵費就係因為擾民兼執行困難先胎死腹中。搭巴士強制戴安全帶本質上同垃圾徵費無乜分別。不如你又舉例下有乜嘢既有法例比強制搭巴士戴安全帶更擾民而又對社會產生正面作用低?

評分

參與人數 2aPower +5 HugeC +20 收起 理由
siupy + 3 + 10 英雄所見略同
A.E.C. + 2 + 10 英雄所見略同

查看全部評分

Volvo B8L

                                    Advertisement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11-7 23:4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11-8 04:56 編輯
Man@MFHK 發表於 2025-11-7 23:15
你撐強制戴安全帶,何嘗唔係理想化安全帶喺巴士上嘅重要性?
你要講意外,唔使講遠嘅,就今朝呢單,一堆 ...

你唔好將兩個「理想化」混為一談先好冇?
做唔到100%,例如強制安全帶,就imply唔應該做,究竟係乜嘢logic嚟?

司機安全駕駛都有意外有暈低,做唔到100%係fact但imply唔到任何嘢嫁喎。正正就係做唔到100%安全先要其他safety preventive measure之嘛

你唔好將兩樣嘢炒埋一碟嚟講先啦
兩個唔係100%兩個都係fact嚟
但前者你就imply唔應該做,後者就最多話應該有其他預防措施啫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11-7 23:4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11-8 03:44 編輯
Man@MFHK 發表於 2025-11-7 23:41
垃圾徵費就係因為擾民兼執行困難先胎死腹中。搭巴士強制戴安全帶本質上同垃圾徵費無乜分別。不如你又舉例 ...

又講唔掂講第十樣?

呢個仲簡單,扣安全帶1-2秒做完,唔使比錢(認真呢樣最重要,可能唔收錢已經過咗)
垃圾徵費要買膠袋,要分類,膠袋要比錢
成本同運作effort已經爭好遠

肯定係麻煩咗,但你唔好所有嘢簡化曬做兩隻字、一句「擾民」就諗住包曬所有嘢但唔睇內容唔睇細節啦
吹咗廿幾版都係呢招

你到時咪睇下係咪好似垃圾徵費咁所謂「擾民」而炒粉囉
到最尾咪又係好似你唔怕撞車嘅倖存者心態「搏佢唔捉」啫,同捉亂過馬路咪一樣,甚至而家小巴安全帶本身咪又係咁
但膠袋徵費冇得搏佢唔收錢㗎喎,係咪?
要反對咪問點解呢個唔捉嗰個唔捉或者點捉得曬又乜又七
反對唔到咪搏佢唔捉
呢樣嘢好現實嘅啫


評分

參與人數 1aPower +4 HugeC +10 收起 理由
s3n370 + 4 + 10 有時笑D官遊花園,點知佢功力仲勁.

查看全部評分

s3n370 發表於 2025-11-8 00:2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Man@MFHK 發表於 2025-11-7 15:15
你撐強制戴安全帶,何嘗唔係理想化安全帶喺巴士上嘅重要性?
你要講意外,唔使講遠嘅,就今朝呢單,一堆鐵 ...

執口水尾再亂扭曲就當答佐?
一路都只係話安全帶只係防止做炮彈,無一樣安全裝置係萬能。

睇怕你應該講嘢前,讀書先

評分

參與人數 1HugeC +10 收起 理由
ccchhhuuunnn + 10 非萬能就推翻事情 以偏概全極致.

查看全部評分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11-8 01: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11-8 01:22 編輯
Man@MFHK 發表於 2025-11-7 23:06
飛機升降戴安全帶算係強制性,呢個係國際共識,因為升降先係最危險最多變數。
氣流大部份都可以預知,但 ...
🚆 火車/輕鐵車體結構與安全帶關係說明
──────────────────────────────────────────────
一、為何輕鐵/火車通常不設安全帶
──────────────────────────────────────────────
這並不是忽略安全,而是因為火車與汽車的整體安全設計哲學完全不同。鐵路交通的安全主要靠「預防」與「結構穩定」,而非「個別乘客保護裝置」。
1️⃣ 車體結構與碰撞特性不同
火車與輕鐵的車體剛性極高,碰撞或緊急煞車時整體減速非常平緩。
一般緊急制動時減速度約 0.8–1.2 g,而汽車在50 km/h 撞擊時可達 20–30 g。
→ 因此乘客不會受到突然而強烈的前衝力,不需要安全帶來固定身體。
2️⃣ 車體強、乘客艙就是「保護艙」
火車車體採高強度鋼或鋁合金結構,乘客艙極堅固。
即使發生碰撞,主要吸能區在車頭/連結器端,乘客艙基本保持完整。
3️⃣ 運行環境與事故形態不同
鐵路是封閉軌道系統,沒有其他車輛從側面或斜角撞擊的情況。
大多數事故是列車與列車的低速接觸或撞上固定物,方向與力較穩定。
4️⃣ 乘客行為與逃生需求
輕鐵與地鐵乘客經常站立、走動、上下車頻繁。
若設安全帶會妨礙人流及緊急疏散,反而降低整體安全性。
5️⃣ 國際研究與標準支持
歐洲、日本、英國等研究指出,火車事故中的重傷多來自車體破壞或翻覆,
而非乘客被甩出座位。
安全帶對這類情況幫助有限,反而妨礙逃生。
所以標準如 EN 15227 更重視車體吸能與生存空間設計。
──────────────────────────────────────────────
二、整體設計理念差異
──────────────────────────────────────────────
項目 │ 汽車/巴士 │ 輕鐵/火車
──────────────────────────────────────────────
設計目標 │ 頻繁、多方向碰撞下保護乘員安全 │ 少量、縱向碰撞下保持車體完整與系統安全
典型碰撞場景 │ 車對車、車對障礙物、行人、側撞等 │ 列車對列車、撞月台或異物等
設計哲學 │ 可變形吸能區塌縮、乘客艙剛性保護 │ 高剛性結構+端部吸能區,乘客艙不變形
──────────────────────────────────────────────
汽車透過車體塌縮吸收能量,而火車透過端部吸能裝置+整體剛性來降低乘客受力。
──────────────────────────────────────────────
三、結構吸能方式
──────────────────────────────────────────────
汽車:
• 採「可變形吸能區」,車頭與車尾在撞擊時受控塌縮。
• 乘客艙由高強度鋼維持形狀,提供生存空間。
• 可應對多角度撞擊(正面、側面、翻滾)。
→ 目標:讓車吸能,讓人少受力。
輕鐵/火車:
• 採「高剛性車體+端部吸能裝置」。
• 車頭防撞器、連結器座可壓縮吸能。
• 主結構不允許明顯變形,乘客艙保持穩定。
• 按 EN 15227 標準設計多級防撞區。
→ 目標:保持車體穩定與乘客生存空間。
──────────────────────────────────────────────
四、碰撞動能與速度差異
──────────────────────────────────────────────
項目 │ 汽車 │ 輕鐵/火車
──────────────────────────────────────────────
典型碰撞速度 │ 約 15–60 km/h │ 通常設計承受 15–36 km/h 的列車對列車低速撞擊
碰撞質量 │ 約 1–3 噸 │ 每卡車體 30–50 噸以上
吸能方式 │ 車頭塌縮、保險杠吸能盒 │ 液壓或彈性吸能裝置+前端防撞結構
結果 │ 車體變形明顯,但乘客艙安全 │ 車體幾乎不變形,但車頭吸能區壓縮
──────────────────────────────────────────────
汽車以「變形」吸能,火車以「強度+局部吸能」承受撞擊。
──────────────────────────────────────────────
五、與汽車比較總覽
──────────────────────────────────────────────
項目 │ 汽車 │ 火車/輕鐵
──────────────────────────────────────────────
碰撞頻率 │ 高 │ 極低
撞擊角度 │ 多方向 │ 主要縱向
加速度變化 │ 極快(數十 g) │ 緩和(約 1 g)
車體變形 │ 大 │ 幾乎無
主要保護方式 │ 安全帶+氣囊 │ 車體剛性+吸能裝置
乘客行動 │ 坐定 │ 可站立、行走
──────────────────────────────────────────────
總結一句話
──────────────────────────────────────────────
🚗 汽車: 「犧牲車體,保護人員」
🚆 輕鐵/火車:「保持車體,穩定系統」
──────────────────────────────────────────────
汽車靠車身塌縮與安全帶、氣囊吸能;
火車靠車體剛性與防撞設計維持整體穩定。
由於火車的加速度變化緩慢、車體不易變形、乘客多為自由行動形式,
→ 因此不需要安全帶也能確保整體安全。
✈️ 一、飛機車體(機身)結構設計特點
採「半單殼式(semi-monocoque)鋁合金或複合材料結構」;
結構設計主要是為了承受 氣壓差、氣動力與重力載荷,
而非地面碰撞;
因此,飛機在事故中的結構保護能力 不如火車剛性高,
但也不會像汽車那樣設計可塌縮吸能區。
⚙️ 二、三者車體設計與安全帶理念總覽
──────────────────────────────────────────────
項目 │ 汽車/巴士 │ 火車/輕鐵 │ 民航客機
──────────────────────────────────────────────
典型環境 │ 公路交通,易發生多方向碰撞 │ 封閉軌道,主要縱向力 │ 高空飛行,受氣流與起降衝擊影響
設計目標 │ 吸能變形保護乘員 │ 高剛性結構保持完整 │ 承受氣壓與結構負荷,保持氣密艙體
碰撞方向特性 │ 多方向(正面、側面、翻滾) │ 主要縱向(前後) │ 主要垂直與前後力(降落、亂流)
加速度變化 │ 突然劇烈(20–30 g) │ 緩和(1 g 左右) │ 短時強烈(亂流、起降約 2–3 g)
乘客姿態 │ 固定坐姿 │ 站立或坐姿 │ 全程坐姿
安全帶設計目的 │ 防止碰撞拋出 │ 不設安全帶(結構穩定) │ 防止亂流或起降時被拋離座位
主要防護方式 │ 車體塌縮吸能+安全帶+氣囊 │ 高剛性結構+吸能器+乘客艙穩定區 │ 安全帶+吸能座椅+艙體完整性
──────────────────────────────────────────────
✈️ 三、飛機為什麼需要安全帶?
1️⃣ 防止亂流造成傷害
飛機最常見的意外不是墜機,而是「亂流」(turbulence)。
當飛機突遇上升或下降氣流,短時間內加速度可達 2–3 g;
未繫安全帶的乘客會被拋離座位,因此安全帶是預防突發垂直加速度的保護措施。
2️⃣ 起飛與降落階段
這兩個階段是飛行中最容易發生事故的時候;
若機體突然剎停或滑出跑道,安全帶能防止乘客撞上前方座椅或艙壁。
3️⃣ 乘客艙結構限制
機艙不像火車那樣可讓乘客自由走動(除非平飛階段);
因此乘客通常都有固定座位,繫安全帶很自然也實際。
✈️ 四、飛機車體在事故中的防護理念
機體設計目標:
盡量維持艙體完整(即使迫降或硬著陸),讓乘客有逃生時間。
機體前段(駕駛艙)和底部結構有局部吸能區,
但整體設計主要為了承受飛行應力與氣壓,而非地面撞擊能量。
因此,飛機事故中安全帶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二次撞擊(乘客被甩飛),
而非吸收巨大能量。
✈️ 五、與汽車/火車安全帶使用目的差異
──────────────────────────────────────────────
項目 │ 汽車 │ 火車/輕鐵 │ 民航客機
──────────────────────────────────────────────
使用時機 │ 全程需繫 │ 不設 │ 起飛、降落、亂流時繫
主要保護對象 │ 碰撞時的人體前衝 │ 無需(結構吸能) │ 垂直/前後加速度造成的拋飛
防護性質 │ 吸能約束,避免人體撞擊內部結構 │ 不需個別約束 │ 約束乘客,防止被拋離座椅
事故能量類型 │ 高能量地面碰撞(變形吸能) │ 低頻縱向衝擊(剛性吸能) │ 中等能量垂直或前後加速度(亂流/降落)
──────────────────────────────────────────────
✈️ 六、總結對比
🚗 汽車:以「車體變形吸能」+「安全帶固定乘員」為主。
🚆 火車:以「剛性結構+整體穩定」為主,不需安全帶。
✈️ 飛機:以「穩定艙壓與座椅安全帶」應對氣流衝擊,
    安全帶防止拋飛,而非吸能防撞。

小學雞連鬧交都係執人口水尾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11-8 03: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11-8 03:50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11-7 21:58
前一句話相對,後一句就絕對?

所有安全裝置同罰則係相輔相成,你亦輕視佐不作為對其他人嘅影響。

要戴安全帶咪要所有事情都要絕對先肯戴
自己有loophole/錯咗咪話其實係相對,辯駁最低技巧之一,用嚟兜,前幾版先有另一件
有時就真係相對係啱或者講得通
但好多時唔係或者係淨係到咗有利自己觀點先聲稱話只係相對但其他嘢為咗要跟返立場就一定要絕對
講到尾咪又係立場行先,其他嘢東拼西湊出嚟為咗自圓其說
s3n370 發表於 2025-11-8 04: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11-7 20:19 編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11-7 15:48
又講唔掂講第十樣?

呢個仲簡單,扣安全帶1-2秒做完,唔使比錢(認真呢樣最重要,可能唔收錢已經過咗)

佢無幾耐之前先至話過,強制搭巴士要戴安全帶呢條例,係因為立法會完善佐嘛。
咁兩條例都係同一個完善佐嘅立法會,咁高效由治及興點解又有唔同下場嘅?

不如同政府講,貿易戰地緣政治衝擊香港面臨緊挑戰,收番條例啦

P.S. 垃圾徵費唔好話市民,連業界都擺明反對,
清潔工人易墮法網、亦真係有太多困難、漏洞,
連個袋都好似未準備好流流地。
叫人丟支掃把都要搵把鋸入袋
(大件垃圾唔係不嬲要自行/搵人直送垃圾站,
或者有綠在區區社區回收中心(又戴頭盔,我以前成日去都覺得唔夠)?)
肯做都唔係咁下話?

安全帶問題懶得搵文件但巴士公司都無乜出聲,
even提過好多次嘅KOL提過裝安全帶連結構加固,
架車重佐無一噸都幾百公斤。
照計巴士公司應該牙痛咁聲先至係,莫非政府唔止俾錢裝,連油錢/電錢都貼埋?

評分

參與人數 1HugeC +10 收起 理由
ccchhhuuunnn + 10 仲有港大美女前朝餘孽 未夠完善.

查看全部評分

siupy 發表於 2025-11-8 04:28 | 顯示全部樓層
s3n370 發表於 2025-11-8 04:15
佢無幾耐之前先至話過,強制搭巴士要戴安全帶呢條例,係因為立法會完善佐嘛。
咁兩條例都係同一個完善佐嘅 ...

你認為巴士公司有權SAY NO咩?

siupy 發表於 2025-11-8 04:40 | 顯示全部樓層
s3n370 發表於 2025-11-5 18:00
1. 萬一遇意外時,嚴重程度同速度唔係成正比,而係幾何級數咁上。
呢個係物理定律。
(當然有人就此推論 ...

分段收費都可以用報站機
上高速前用報站機叫乘客帶點解唔得?
何況根本好多市區路線唔會上高速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11-8 04:4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11-8 05:21 編輯
siupy 發表於 2025-11-8 04:28
你認為巴士公司有權SAY NO咩?

清潔公司有權say no但巴士公司冇權say no?
不如退後一萬步諗人下巴士公司有幾大需要say no先
舊車有資助安裝安全帶
新車「加錢就可以」有安全帶,只係有限錢,最多咪加價加返,橫掂係政府要求,羊毛出自羊身上,咁就唔該批加價可以加多啲,好合理丫。申請加價次次都要申述理據㗎嘛,咪可以「因應法規去保障乘客安全提升安全設備規格而營運成本上升」乜乜物物囉
運作上,巴士公司巴士司機冇刑責
極其量放蛇會稍為阻延車程(仲大條道理脫班添,慳返轉油錢)
司機仲開心有得劈車
成個運作同成本都冇大影響,但巴公PR就可以出一百篇為咗乘客安全不遺餘力嘅鱔稿

相反,清潔公司成個運作上protocol會改變仲有機會有刑責風險,仲有機會增加成本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11-8 07: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