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AVW56 於 2008-7-16 22:41 發表 
學李卓人話
"真係唔想雀仔鬥天北居民"
保育固然重要
但無理由為左保護雀仔,
而要居民採取迂迴的交通模式
起碼你的立場, 已充份反應,
閣下認為雀仔比人更重要
咁有咩好講呢?
我只可以講句, 保育可不是擋戰牌!
難 ...
我絕對反對現在建天水圍北站,
要麼當年西鐵用南北向由天耀路進入天水圍,
但到了現在改善天水圍站接駁才最實際 |
|
|
|
|
原帖由 3AD60 於 2008-7-16 22:00 發表 
咁東鐵線果面既車站都係過度倚賴九巴/小巴/K巴
做接駁東鐵線既服務,兼且除了大埔區係平日既時候
有K巴免費提供接駁港鐵既服務外,其他地區(例如:
粉嶺區,上水區及沙田區)都要另外俾錢九巴/小巴接駁
港鐵既服務,唔通呢 ...
請在貼文前搜集一下資料,
否則討論下去都沒有意思
除了大埔新市鎮有一半人口遠離鐵路站外,
粉嶺新市鎮,上水新市鎮及沙田新市鎮的7-8成人口都不需要接駁服務,
這叫「過度倚賴接駁」嗎?
原帖由 3AD60 於 2008-7-16 22:00 發表 
始終有D遠離鐵路站既地區總係需要其他交通工具
(例如:輕鐵/巴士/小巴)做接駁鐵路既服務.
將軍澳能預先規劃到9成人口不需要接駁服務,
為何天水圍當年沒有這種規劃?
不要忘記作為新一代新市鎮的天水圍的每條街每幢樓宇都是政府規劃出來,
所以天水圍所出現的任何問題均完全是政府的失誤 |
|
|
|
|
原帖由 張偉沖 於 2008-7-16 01:43 發表 
尖東站有出口去到彌敦道......
還是繼續乘巴士吧 |
|
|
|
|
原帖由 ksmbh 於 2008-7-16 00:30 發表 
如果要濕地完全唔受影響,
天北就唔應該起咁多高樓大廈劃埋做保護區,
或至少降低密度,
而且而家天北一樣有馬路,
如果有日天北居民有錢開車,
帶來既廢氣噪音對濕地影響咪仲大. ...
這個又不用擔心,
香港沒有甚麼地區多人駕車出門
而理論上高樓大廈本身不會產生空氣污染,
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污染非常有限,
但設計醜陋的大廈卻會製造嚴重視覺污染,
影響香港在遊客中的形象 |
|
|
|
|
回復 112#, 114# 的帖子
錯了......高樓大廈本身不會產生空氣污染, 但會形成屏風效應, 阻礙區內污染物被吹散。
為何天水圍當年沒有這種規劃?咁你又唔好嘜都賴哂政府......興建輕鐵已經係天北居民嘅主要接駁交通, 既然有接駁, 相信都彌補左政府犯下嘅少少過錯...... |
|
700萬人裏, 我選擇了你。
|
|
|
原帖由 SunnyJacky9094 於 2008-7-17 10:22 發表 
同意你嘅講法。
同埋要諗下, 西鐵入左天北分分鐘搞到輕鐵"雪上加霜", 吉車遊街都似, 如果為左一己私慾而放棄一條服務左20年, 對市民相當重要嘅鐵路, 值得咩?
同埋我對樓上某位板友對保育嘅言論相當反感。保育可不 ...
路過:
講保育下話,咁西鐵根本唔應該起,唔好忘記西鐵d橋直頭踩中晒高埔d濕地
結果九鐵就o係第二度重造濕地,若果天北真係要起站,點解唔可以用呢個方法?
而且如果你將「踩少少濕地」呢個觀點推到去「冇晒樹」
咁我會覺得為左保育,你係唔應該坐車(人力車除外),唔應該用電,唔應該坐輕鐵
因為呢d活動都會間接製造多餘既二氧化碳
保育唔係要人就晒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就返人
而係應該取個平衡,o係發展之餘顧及保育,我希望你搞清楚
[ 本帖最後由 ~誰@359~ 於 2008-7-17 19:04 編輯 ] |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回復 116# 的帖子
同意你話取個平衡, 我都收番上面關於保育嘅言論。
但係你諗下, 西鐵嘅興建係有用, 改善到屯門交通, 為咁而踩濕地, 我覺得ok, 但係如果講到話有輕鐵仲要整個重鐵站而破壞濕地, 我覺得唔值得lor。 |
|
700萬人裏, 我選擇了你。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08-7-17 14:01 發表 
還是繼續乘巴士吧
各人有各人的選擇
我十分期待南線通車
因為現時我搭西鐵轉 K16 的車程差不多要 50-55 分鐘
幾乎同 269B 一樣慢
但南線通車後車程大大縮減至 28 分鐘!!
又唔洗轉車
一個來回慳足一個鐘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8-7-17 21:52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8-7-17 21:49 發表 
各人有各人的選擇
我十分期待南線通車
因為現時我搭西鐵轉 K16 的車程差不多要 50-55 分鐘
幾乎同 269B 一樣慢
但南線通車後車程大大縮減至 28 分鐘!!
又唔洗轉車
一個來回慳足一個鐘 ...
南線通車,車程時間大減,
就算住屯門都會有一定吸引力,因為屯門去尖沙咀真係無咁方便,
全日線得一條260X |
|
|
|
|
原帖由 ~誰@359~ 於 2008-7-17 19:00 發表 
路過:
講保育下話,咁西鐵根本唔應該起,唔好忘記西鐵d橋直頭踩中晒高埔d濕地
結果九鐵就o係第二度重造濕地,若果天北真係要起站,點解唔可以用呢個方法?
而且如果你將「踩少少濕地」呢個觀點推到去「冇晒樹」
咁我會覺得為左保育,你係唔應該坐車(人力車除外),唔應該用電,唔應該坐輕鐵
因為呢d活動都會間接製造多餘既二氧化碳
保育唔係要人就晒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就返人
而係應該取個平衡,o係發展之餘顧及保育,我希望你搞清楚
絕對錯誤,平衡不是指無理的平衡,無理的平衡並非為非可持續發展的方法。
先講補救方法,重造濕地並非為一個完美的補救方法。
或者我用熱帶雨林作例子,以只要砍左一區少少既樹,理論上影響唔大,
但其實有唔少獨立的品種因不能適應而消失,甚至會引發疾病而有更多品種。
當然濕地唔係 TRF,但道理一樣,只會有人改變生態環境,一定會為當地造成破壞,
西鐵重造濕地,當中有部份由濕地變為可怕的雜草乾地。
而一個乾地出現土壤退化,會開始慢慢延伸至唔同地區,
結果濕地會減少同消失。
(無錯,西鐵的重造一部份較細濕地算是可以,但都有一定的物種消失)
至於平衡,西鐵的興建是必要,但必須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減至最低,
既然九鐵可以在落馬洲支線轉用隧道而保存濕地,在財務可行下,為何不用?
天水圍北設站是否必要?小弟只是說有需要而非必要。
我真的不相信在天水圍市中心設站不可行作取締方案(係可以唔入濕地),
而走去為左一部份天北居民走去破壞濕地,
這不是平衡的可持續發展,而是過份重於社會及經濟的發展模式。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7-19 01:09 編輯 ]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