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aichiu 於 2008-7-14 15:45 發表 
如果輕鐵系統能夠"全架空", 而只得一條線, 只有天北至天南來回西鐵, 例如中間只有四個至五站, 這樣有效率好多!
附上當年規劃的「天水圍第六期支線」的定線圖。按當時的設計,除了以平交道方式橫過天葵路之外,其餘橫跨天華路、天祥路及天福路都是採用高架橋方式,
而唯一的中途站位於天業路。 |
|
|
|
|
原帖由 SunnyJacky9094 於 2008-7-14 19:11 發表 
我想講.....呢幅圖有6個站bor~~
「天水圍第六期支線」是最右邊沿濕地公園路及天慈路的一條幼線,只有位於天業路的一個中途站,即是由濕地公園站往西鐵綫天水圍站只需乘兩個站,車程大約5分鐘。
至於粗線及其餘車站是已建成的「天水圍預留區支線」車站。
S480: 天富
S550: 天逸
S540: 天恆
S530: 濕地公園
S520: 天秀
S510: 天悅
S500: 天榮 |
|
|
|
|
原帖由 張偉沖 於 2008-7-13 21:38 發表 
有人開始有點打橫來,
將線那數個站根本已經預留了位置去起,
況且屋苑集中沿線, 所以每一個站都可以連埋一齊起, 同埋將線做到貼近民居,
附近的屋苑亦用天橋連接.....
將軍澳可以做到你所言是因為規劃得宜,
天水圍做不到你所言是因為規劃不當,
非常簡單
我一向的立場是追究為何天水圍作為一個預先規劃的新市鎮,
竟然沒有像將軍澳一樣的重鐵預留位,
只要天耀路一個預留位服務天水圍南,
天瑞路一個服務天瑞及天頌一帶,天恆邨一個服務天水圍北,
已經解決8成人口的交通問題,
西鐵亦不會面對客量不足、浪費公帑問題
現在應盡快興建天水圍北特快輕鐵至天水圍站 |
|
|
|
|
原帖由 3AD60 於 2008-7-14 02:54 發表 
我反而想知道既係東鐵線係太和站設站
既時候當年大埔區既人口有幾多先設站?
太和當年設站是因為太和邨及其一帶人口達5萬(現在7萬),
與大埔區整體人口毫無關係 |
|
|
|
|
原帖由 石頭 於 2008-7-14 11:02 發表 
天水圍屬元朗區,元朗已經有元朗、朗屏站,
就算只計天水圍,當年打算發展洪水橋並併入天水圍區,
洪水橋亦有預留位多建一個車站,情況與太和類似,只是沒正式建站 ...
天水圍人口本身人口已接近40萬,
元朗或洪水橋有多少車站根本不影響天水圍理論上應擁有的車站數目,
不要混淆視聽來替政府嚴重失敗的交通規劃作辯護
現在政府應盡快興建天水圍北特快輕鐵線以及屯門至機場線,
以彌補西鐵線天生的不足 |
|
|
|
|
原帖由 fai 於 2008-7-14 11:24 發表 
題外話:新鴻基透露過想o係鄰近元朗站既yoho town打造
另一個好似沙田新城市廣場咁旺既商場,各位覺得呢個計劃
會唔會成功?
新鴻基都未必個個場搞得起,
新元朗中心搞左咁多年咪又係咁....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08-7-14 20:24 發表 
將軍澳可以做到你所言是因為規劃得宜,
天水圍做不到你所言是因為規劃不當,
非常簡單
我一向的立場是追究為何天水圍作為一個預先規劃的新市鎮,
竟然沒有像將軍澳一樣的重鐵預留位,
只要天耀路一個預留位服務天水圍南,
...
天水圍規劃時是有重鐵預留位的,
不過因為鐵路定線大幅度更改而不能使用。 |
|
|
|
|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8-7-14 23:47 發表 
天水圍規劃時是有重鐵預留位的,
不過因為鐵路定線大幅度更改而不能使用。
那個預留位也是東西向,
但天水圍需要的是南北向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