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重組計劃 (修改原有 901 之計劃)
[複製鏈接]
|
我都應同 901 於馬頭圍上落的乘客會較稀少,反而紅磡站的東鐵轉乘客才是 901 於九龍區的主要客源。有些客量高的過海線如 118 和 171,它們於油麻地及深水埗區上落的乘客也不多,是於旺角和紅隧口才是 118 和 171 的九龍區主要客源。以下圖表就可比較 118、171 和 901 的客源,紅色字代表有較多人上落的地方(熱點):
| 118 | 171 | 901 | 界限街以北/以外 | 深水埗 | 荔枝角至深水埗 | 觀塘至太子道東 | 界限街以南 | 旺角 | 旺角 | 馬頭圍 | 油麻地 | 油麻地 | 土瓜灣 | 紅隧口 | 紅隧口 | 紅磡鐵路站 | 港島區 | 柴灣及小西灣 | 海洋公園至海怡 | 西營盤至堅城 |
所以以客量來講,901 與 118/171 的最大分別就是 901 缺乏類似旺角的客源,不過三者都服務東鐵轉乘客,而三者的港島服務客源(全部都是市區邊緣)應該是咁上下(若不計海洋公園週末/假日的需求)。以上圖表顯示出 118 和 171 各自都有兩處熱點,而 901 就只得一處熱點,所以 901 的需求大約是 118 或 171 的一半,以 118 和 171 繁時 4 分鐘一班和非繁時 8 分鐘一班來計,901 班次應會是繁時 7 分鐘一班和非繁時 15 分鐘一班。 |
|
|
|
|
當然,開辦紅小的目的是為乘客提供較彈性的服務,最受惠的通常是坐足全程或接近總站上落的乘客,因不論路線怎樣改都好,接近總站的地方始終不會不經,反而紅小能靈活地行走最省時的途徑。
不過也因紅小無固定路線,紅磡、土瓜灣、和何文田(亞皆老街)往返西環的乘客通常都不會刻意搭觀西紅小,因他們不肯定觀西紅小會不會經他們的地方,反而他們肯定 101 會經紅磡土瓜灣,也肯定 113 會經何文田,所以這批客通常都依賴專利巴士往返。雖然幸運的話可能一落街就見直達西區的觀西紅小,但機會恐怕像六合彩中獎咁渺忙!紅小這樣的運行模成結果令到觀西紅小客源差不多全來自總站附近,流水客就算唔係無都是寥寥無幾,非繁時客量麻麻一點都不出奇。
若果經紅磡土瓜灣的 901 全日運作,乘客能肯定 901 會經紅磡土瓜灣,他們往返西環就會願意搭 901,令到該線能加添一些流水客,主要是東鐵綫轉乘客,土瓜灣馬頭圍客雖然較稀少,但都好過無。可能你們會問,現時 101 非繁時 5 分鐘一班,分柝後的 901 非繁時只得 15 分鐘一班,即是話非繁時如果剛剛走失了 901,就要比剛剛走失了 101等多 10 分鐘,這樣乘客會不會投訴 901 等車時間長呢?無錯,等車會耐過以前,不過以紅隧及港島商業區的交通情況來講,除非是星期日至四接近深夜時份,通常繞經紅隧至上環一帶來往返紅磡西環之間會比經西隧多花 15 分鐘左右,這樣,901 所省下的行車時間會多過額外的候車時間,即是就算剛剛走失了 901 仍然會比現時 101 快些到達目的地。之前小弟已經解釋過 901 於非繁時為何能支持 15 分鐘一班車,這樣的非繁班次大概同 110、682 及 904 等路線相若,甚至好過 117 同 971,所以 901全日服務應該無問題。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8-9-27 16:40 編輯 ] |
|
|
|
|
同意繁時短途車的 idea,其實不少路線如九巴 74X 和隧巴 104 都有短途車疏導流水客,所以 101 和 111 也應有繁時短途車,詳細內容如下:
註:- 藍色字代表普通線重組或建議新加的短程車。
- 灰色字代表受重組影響的普通線和短程車,將被以下合適的藍字路線、隧巴 304、901、971 或「904 BBI 104」取代。本主題已詳細地講解 901,如果想知 304 及「904 BBI 104」的詳細內容,請按此處。
- 黑色字代表不受重組影響的服務。
| 路線(普通線) | 早上短途車 | 下午短途車 | 現時設有短途車的路線 | 九巴 74X | 廣福→觀塘碼頭、
運頭塘→觀塘碼頭 | 九龍灣鐵路站→
大埔中心 | 104(白田←→堅城) | 紅隧口→統一中心、
紅隧口→中環街市、
紅隧口→堅尼地城 | 太古廣場→白田、
告士打道→白田 | 建議設有短途車的路線 | 104(白田←→金鐘) | 紅隧口→金鐘 | 告士打道→白田 | 104P(澤安→中環街市) | 紅隧口→中環街市 | | 101(牛頭角←→港澳碼頭) | 土瓜灣街市→港澳碼頭 | 灣仔鐵路站→牛頭角 | 111(兩邊總站不變,但港島區可跟 182 走) | 灣仔鐵路站→坪石 |
請留意除了繁時短途車外,小弟也建議分拆現有 101 變成 101(縮水版)和 901,和分拆現有 104 變成 104(縮水版)和 304,就像以前把 119 分拆成 115(可看成 119 的縮水版)和 619 這樣。不過最大的不同就是 119 於九龍那邊分拆,而 101 和 104 將於港島那邊分拆。101 的分拆建議之前已在本主題詳細題出,若果想知 101 分拆/重組後怎樣搭車,請參考: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232044&ptid=307173
若果想知 104 分拆/重組後怎樣搭車,請留意以下連結的第 2# 帖子: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321473&extra=page%3D1
小弟以前已提過多次,分拆重組的目的都是想紓緩上環至紅隧一帶的路面交通,和縮短過海的路程。
除了以巴士重組來紓緩交通外,104 早上短程特車會減低彌敦道的負荷,101 和 104 的下午短程特車也紓緩中區的塞車,甚至九巴 74X 下午短程特車也有助減經觀塘市中心的車流。總括來講,短程特車也會令座位較公平地分配給上游客和下游客,即使於最擠迫的路段(如隧巴馬上過海時)登上短程特車,就算無位坐也會較易上車。不過短程車並不是每條線都適合,一旦客量較低的路線盲目地引入短程車的話,就只會令上游的班次車更疏落!所以小弟只會支持客量高的路線於繁時開短程特車。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8-10-12 16:47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