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 突發消息 ]滾落巴士樓梯 男 子 撼 爆 頭 慘 死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ME32 於 2009-1-7 07:41 發表 
咁同舊design有咩野分別?
而且因為輪椅區去左梯尾
姐係行程長左,咪又係拖慢上車速度
而且而家輪椅位根本唔加得幾多位...
乜野既行程長左?!
而家輪椅位放座位,
長者上車好快可以揾到位坐. |
|
|
|
|
原帖由 ksmbh 於 2009-1-7 19:35 發表 
乜野既行程長左?!
而家輪椅位放座位,
長者上車好快可以揾到位坐.
輪椅行程長左...唔係o的長者行多左...
再者果個位又可以放到幾多個位令位位長者都好快搵到位? |
|
|
|
|
原帖由 ksmbh 於 2009-1-7 19:35 發表 
乜野既行程長左?!
而家輪椅位放座位,
長者上車好快可以揾到位坐.
長者快d搵到位坐其實都好重要
有時低地台區得果幾個位
未必到佢地坐
但睇見佢地爬上d高位都論論盡盡
有時真係驚佢地跌親
如果佢地快d搵到位坐
佢地唔洗怕跌親
司機又唔洗等佢地坐低等咁耐
大家都好 |
|
- 知足者自然常樂 -
|
|
|
我個人始終覺得直梯是一個進步, 任何建築物/天橋/隧道
都是直梯安全的, 為何移動中的巴士會是旋轉梯安全?!
一級級長方形的腳踏怎會比三角形腳踏危險?
意外發生後, 這幾天留意一些乘客上落樓梯的動作,
和自己上落樓梯的習慣. 上樓梯時, 直梯和旋轉梯都是
雙手向前伸扶著扶手, 感覺差不多.
現在最大問題是落樓梯, 旋轉梯的乘客都會用右手握著
由上而下的直扶手, 右手接近胸部的高度, 有效支撐
整個人的重心, 而左手以輔助居多, 有些乘客連左手都
無用. 而直梯因為沒有打直的扶手, 左右手動作一樣,
但因扶手向下斜, 雙手只能在腰位附近扶著, 失重心的
機會較大, 估計這是一般人覺得直梯危險的原因.
我倒不同意樓梯闊和長是危險的原因, 正如一般建築物
內的樓梯, 把樓梯拉長減少斜度才是安全, 我實在想不通
為何窄窄的旋轉梯會較好. 部份認為旋轉梯安全的
言論都是考慮到「當乘客已經開始跌倒」時, 轉位可以
阻礙跌勢, 但從03年102巴士樓梯跌死人事件, 也見到
旋轉梯在乘客跌倒時, 旁板的作用不大. 乘客如果沒有
緊握扶手, 闊和窄的樓梯又有多大分別?
個人認為樓梯本身直和旋轉不是重點, 重點是扶手的設計
如何, 尤其是直梯巴士落樓梯時的問題應如何改善. |
|
|
|
|
我早已成日在諗:
呀嬸呀伯,你行得慢又腳震震,不如你求其找個水塘後位坐算啦
頭先見你上車,捉到個車門實一實,隻手震晒咁拉自己個人上車,跟住仲慢慢行入車
你就唔好爬上上層啦
你唔怕跌死自己,都諗下後面成班人等緊你丫.
係,我諗得係冷血d,但試問有邊個答巴士前面有個咁的呀伯呀嬸時唔係咁諗. |
|
|
|
|
原帖由 ricky619 於 2009-1-8 01:42 發表 
我個人始終覺得直梯是一個進步, 任何建築物/天橋/隧道
都是直梯安全的, 為何移動中的巴士會是旋轉梯安全?!
一級級長方形的腳踏怎會比三角形腳踏危險?
意外發生後, 這幾天留意一些乘客上落樓梯的動作,
和自己上落樓 ...
非常同意!你將重點講出來了。
我已試過四五次行曲梯落樓梯時,因為腳踏內圈細到無倫既級面時加/減速,而變成消防員一秒直滑到樓下。
呢個問題並唔可能由頭到尾行外圈去避免,唔通交叉腳咩。
相反,直梯級面四四方方,每一級都係相同大小,即係唔需要每行一級就調整一次步姿,
只要有位置適當既扶手輔助,根本唔會有叉錯腳或者失重心既情況。
而家直梯個問題就係落樓梯時扶手過低,令人重心傾前,不妨試下平行安裝一條高d既扶手,意外應有所減少。 |
|
|
|
|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09-1-8 02:06 發表 
非常同意!你將重點講出來了。
我已試過四五次行曲梯落樓梯時,因為腳踏內圈細到無倫既級面時加/減速,而變成消防員一秒直滑到樓下。
呢個問題並唔可能由頭到尾行外圈去避免,唔通交叉腳咩。
相反,直梯級面四四方方,每一級 ...
其實裝多條平行既扶手未必work
因為上下扶手距離有跟
上扶手會阻住上樓上時用下扶手既人
除非將下扶手向樓梯中間內移
但有可能會另樓梯變窄
而且落樓梯時唔洗彎低身
但係手依然係拗住
如果要扶手捉得舒服
可以左右都加返d同現有扶手成90度既扶手
咁就可以好似由上層車尾行去車頭咁
keep住左右左右咁捉住扶手
一定唔會跌落去 |
|
- 知足者自然常樂 -
|
|
|
原帖由 ricky619 於 2009-1-8 01:42 發表 
我個人始終覺得直梯是一個進步, 任何建築物/天橋/隧道
都是直梯安全的, 為何移動中的巴士會是旋轉梯安全?!
一級級長方形的腳踏怎會比三角形腳踏危險?
意外發生後, 這幾天留意一些乘客上落樓梯的動作,
和自己上落樓 ...
天橋不會動,但巴士會動,
太長的樓梯增加了行走的時間就相應增加趺落黎的風險
落曲梯時由於梯級每級不一致,所以乘客落樓梯習慣通常係側身落,
左邊重身前一d,並且可以背靠車身行落車,所以有咩突發事可以挨住車身避免碌落樓梯
但行直梯通常唔會側身落車,而係重心係中間,僅靠兩手扶住
一有突發事,只能夠雙手夠唔夠力
一失手就碌硬落去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