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2-15 19:51 發表 
依家問題係,條線未通車
運吉憑乜嘢去要求減班?
而且減嘅,好多都唔係服務鐵路沿線
除非運吉有足夠證據預計會跌,否則一句"客量大跌"就減班
會唔會有d反智呢?
其實最"公平"就係鐵路通車之後做觀察
若果巴士客量真係 ...
同意.
當年691, 693提早取消都係咁解. |
|
坑口皇帝 馬尾皇后 囍結良緣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2-15 19:51 發表 
依家問題係,條線未通車
運吉憑乜嘢去要求減班?
而且減嘅,好多都唔係服務鐵路沿線
除非運吉有足夠證據預計會跌,否則一句"客量大跌"就減班
會唔會有d反智呢?
其實最"公平"就係鐵路通車之後做觀察
若果巴士客量真係 ...
如果按照同樣既邏輯, 一個屋苑入伙之後加車係咪都要見到多左人先去
觀察, 如果唔係就收聲, 所以都唔應該放落路線發展計劃?
我會同意運輸署的路線發展計劃係做得差, 好多原因都寫得好求其, 完全
欠缺誠意, 但計劃本身不是去作出預計又是甚麼呢? 所以我個人認為問題
本身係佢地冇認真去做份報告出黎。 |
|
|
|
|
原帖由 fw1321 於 2009-2-15 20:55 發表 
如果按照同樣既邏輯, 一個屋苑入伙之後加車係咪都要見到多左人先去
觀察, 如果唔係就收聲, 所以都唔應該放落路線發展計劃?
我會同意運輸署的路線發展計劃係做得差, 好多原因都寫得好求其, 完全
欠缺誠意, 但計劃 ...
某區有新屋苑入伙,不論係巴士/小巴/港鐵...
都一定有需求(除非成個屋苑都冇人用公交出入,或者唔會有訪客)
呢個係必然定論
但係依家唔同,鐵路通車,唔一定代表對於巴士需求細咗
原因可以係唔就腳,價錢平貴,巴士一程過唔使轉...
運吉既然覺得鐵路通車之後,某某路線受影響
唔該提出充足數據證明,咁大家自己唔會有聲出
依家運吉一句"客量大跌"咁就話cut
但條線又唔係直接同鐵路競爭
冇數據得把口,點叫人信服? |
|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2-15 21:09 發表 
某區有新屋苑入伙,不論係巴士/小巴/港鐵...
都一定有需求(除非成個屋苑都冇人用公交出入,或者唔會有訪客)
呢個係必然定論
但係依家唔同,鐵路通車,唔一定代表對於巴士需求細咗
原因可以係唔就腳,價錢平貴,巴士一程 ...
即係咁, 究竟屋苑落成多左幾多人搭一條線都一樣要數據,
否則「配合屋苑落成按需求加班」作為加班理由恐怕只係
同「配合鐵路落成按需求減班」作為減班理由係求其。
有時候見到佢既減班理由根本係覺得班友唔知搏乜, 好似
257B 客量差到的士都夠載咪話佢客量長期偏低, 駛乜鬼
攪到好似入九龍南線通車既數。睇到好多野都入晒鐵路數
真係把鬼火, 到時問點解減班就話係配合鐵路通車, 似係
倒鐵路米多過保鐵  |
|
|
|
|
原帖由 fw1321 於 2009-2-15 21:28 發表 
即係咁, 究竟屋苑落成多左幾多人搭一條線都一樣要數據,
否則「配合屋苑落成按需求加班」作為加班理由恐怕只係
同「配合鐵路落成按需求減班」作為減班理由係求其。
有時候見到佢既減班理由根本係覺得班友唔知搏乜, ...
小弟當然唔係話加班就唔使數據支持
新屋苑入伙,有幾多流動人口運吉應該都做調查/估計
(唔係指"無理"估計)
當知道呢區流動人口多咗幾多,就自然知道加班幅度係幾多
減班都一樣,若果有d線係風馬牛不相及的話
運吉憑乜嘢去要求減班?
若果巴士線同鐵路係有直接競爭的話
運吉應該推算到大約幾多流失(當然呢樣嘢唔係100%靠估)
咁自然會知減班幅度係幾多 |
|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2-15 21:40 發表 
小弟當然唔係話加班就唔使數據支持
新屋苑入伙,有幾多流動人口運吉應該都做調查/估計
(唔係指"無理"估計)
當知道呢區流動人口多咗幾多,就自然知道加班幅度係幾多
減班都一樣,若果有d線係風馬牛不相及的話
運吉憑乜嘢去要求減班?
若果巴士線同鐵路係有直接競爭的話
運吉應該推算到大約幾多流失(當然呢樣嘢唔係100%靠估)
咁自然會知減班幅度係幾多
所以問題本身根本都係提出理由既問題, 如果加班、減班連理據都唔充分就
直情唔應該搬上去做建議, 但係如果佢覺得要加班、減班就唔該佢將原因
一五一十列出黎。
如果唔係, 搬甚麼「配合九龍南線通車, 乘車模式改變」之類的字眼出黎,
我真係唔知佢係咁「有心」去保鐵, 定係「無意」去搞分化。 |
|
|
|
|
原帖由 fw1321 於 2009-2-15 22:18 發表 
所以問題本身根本都係提出理由既問題, 如果加班、減班連理據都唔充分就
直情唔應該搬上去做建議, 但係如果佢覺得要加班、減班就唔該佢將原因
一五一十列出黎。
如果唔係, 搬甚麼「配合九龍南線通車, 乘車模式改變 ...
依家最重要嘅問題就係運吉成日用"乘車模式改變"
點改變?完全冇解釋...
對於一d同鐵路冇直接競爭嘅,呢句又應該點詮釋呢? |
|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2-15 19:51 發表 
依家問題係,條線未通車
運吉憑乜嘢去要求減班?
而且減嘅,好多都唔係服務鐵路沿線
除非運吉有足夠證據預計會跌,否則一句"客量大跌"就減班
會唔會有d反智呢?
其實最"公平"就係鐵路通車之後做觀察
若果巴士客量真係 ...
運輸署係計劃第三季減班
而唔係明日或下星期減班
第三季時南線已經通車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9-2-16 01:41 發表 
運輸署係計劃第三季減班
而唔係明日或下星期減班
第三季時南線已經通車
以將軍澳支線為例
當年好似於通車前一星期開始已經有動作,
何況一個季字, 咁大 (可以三個月叫一季)
又可以同步進行 ? (通車當日即減班, Cut 線)
想問有咩分別 ?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2-15 22:36 發表 
依家最重要嘅問題就係運吉成日用"乘車模式改變"
點改變?完全冇解釋...
對於一d同鐵路冇直接競爭嘅,呢句又應該點詮釋呢?
佢話人地既「乘車模式」改變.....
我諗,
即使佢點樣減巴士既班次,
仲有大把人肯等巴士囉,
到時咪又係一個惡性循環?
你睇下,
個陣開馬鐵,
運吉又係咁話人地「乘車模式改變」,
減曬馬鞍山d特快巴士既班次(甚至連681都... ),
最後個d巴士線咪又係咁多人搭,
而馬鐵咪一樣四卡先岩岩夠客....
你睇住九龍南線開左之後,
柯士甸站又變成另一個九龍站啦! |
|
港鐵:地鐵>火車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