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W8306 於 2010-4-13 15:26 發表 
根據蘋果日報2010-04-12報導,京津高鐵首年的虧損成 8億...
北京同天津唔係二三線大城市喇卦?
8億....一年夠搞8次維港巨星滙啦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6&art_id=13919425 ...
8億可以起好多間小學,可以令建築物不再豆腐渣,
可以請清廉的幹部,可以起條短的通勤鐵路,有排都未輪到維港巨星匯。
錢唔使已經使左,高鐵唔起已經起左,與其不斷挖苦批評,不如諗下如何善用。
誠然,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結構,350km/h高鐵係可有可無,甚至有點過火;
但以整個國家的未來著想,趁政治未爆煲、經濟狂飛的時候,先起好高鐵,
我話之你之後係唐太宗再世定毛澤東翻生,呢條鐵路都如趁低吸納的筍股,
實實在在行得走得為人民服務,將來鐵路界會以和諧號紀念胡溫政府。
中國第一條鐵路,是給慈禧太后曬命用的,
但沒有當年的曬命、沒有慈禧首肯、大清壓制鐵路發展,今天會如何?
分分鐘辛亥革命都冇咁早發生。
我一直要講的,都係高鐵本質上冇問題,但票價如何、投資如何、值唔值得,
係人為決定,中國唔起高鐵唔會死,起了高鐵都唔會飛,高鐵不是萬能也不是萬惡,
何解有些人卻一直只針對高鐵本身去作出無理取鬧的批評(例如電廠燒煤都入佢數),
卻不研究一下,為何高鐵會在此時此地出現?
若認為高鐵現時不應該出現,責任誰屬?
已經存在/動工的高鐵,如何可以發揮所長?
下下都係講錢,周街馬後炮,批評都唔該客觀少少。
政治就政治,唔該唔好以偽科學包裝。
我可以包容不同政見,某些情況我同佢地有同樣的立場,
但以政治滲入基建,引用數據卻不是科學,我作為大學理科畢業生,一定要出來捍衛科學。
唔知當年世界各地總共畀了幾多錢高錕研究光纖?
如果馬英九話要延伸條高鐵到香港,佢出錢起條過海隧道,香港出700億建特區內段,
要拆坑口村一部分、車站設在「交通極不方便」的啟德停機坪,唔知會點呢?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0-4-13 17:28 編輯 ] |
|
|
|
|
其實依家佢地反黎都無可能推翻個方案,
佢地只係識盡力繼續否定成條高鐵既價值...
有實質意義既野好似監察開支、跟進工程影響卻完全唔做,
睇下幾時又o係度就呢d議題嘈嘈嘈...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0-4-13 16:02 發表 
我一直要講的,都係高鐵本質上冇問題,但票價如何、投資如何、值唔值得,
係人為決定,中國唔起高鐵唔會死,起了高鐵都唔會飛,高鐵不是萬能也不是萬惡,
何解有些人卻一直只針對高鐵本身去作出無理取鬧的批評(例如電廠燒煤都入佢數),
卻不研究一下,為何高鐵會在此時此地出現?
若認為高鐵現時不應該出現,責任誰屬?
已經存在/動工的高鐵,如何可以發揮所長?
下下都係講錢,周街馬後炮,批評都唔該客觀少少。
政治就政治,唔該唔好以偽科學包裝。
我可以包容不同政見,某些情況我同佢地有同樣的立場,
但以政治滲入基建,引用數據卻不是科學,我作為大學理科畢業生,一定要出來捍衛科學。
唔知當年世界各地總共畀了幾多錢高錕研究光纖?
閣下應該唔係第一次知道呢班社運人士根本上反科學、偽科學,發表意見唔需要講充份證據,
無需科學論證、邏輯思考,只憑一堆似是而非的觀點,迷惑大眾,令社運人士自己個圈子同意並簇擁就得?
呢樣野連部分社運人士都咁講(睇返107動力之前本新書,近排書店已經見唔到),無需理據,不講技術。
諗到呢一點,我作為一個將會從事科學工作的80後理科人,對香港的前途實在好擔憂,
擔憂的不只是香港的政治前途黯淡、貧富懸殊、青少年向上流動機會少,更擔憂
呢一種不以科學態度求真、只訴諸情感思考的風氣,會如何荼毒90後、2000後的新一代,
會否令新一代的思考能力日見低落。
當大家都不講理據的時候,社會還有甚麼理智存在?
所以,日後我的而且確要認真考慮係咪應該晌香港搵工,對住一班唔接受科學觀念的小朋友、大學生,
有本事既話,走得就走,唔理咁多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4-13 15:55 發表 
而獨媒到見到, 有人話坐滿飛機, 比坐滿高鐵容易
咁當然, 理論上係咁, 但航班, 唔係話飛就飛, 話取消就取消
內地航空業OVERALL乘載率係70%
而高鐵, 當然亦都係一樣, 但因為有中途客, 據說拉平均乘載率都係70%
航班平均乘載率70%,其實係相當低,應該好多班機都係蝕緊錢,特別係油價已經升到上US$100之時。
(參考:以美國暫時全球航空第一大國計,就算競爭激烈,平均乘載率都有80 - 85%)
而坐滿飛機、比坐滿高鐵容易,原因之一係因為飛機如果太少人搭真係會cancel,或者downgauge一班機,呢樣野其實唔錯得晒。
雖然話交通工具的人均排放同loadfactor有密切關係,但係班論者好明顯係無考慮到如果所有高鐵乘客都走去搭飛機,對環境個影響又會係點。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4-13 20:38 發表 
而飛機, 內也來講, 由於營運里程相對短
一班機每日都要做幾個中短途航班
所以, 有時有班少客, 都要局著飛去下個航點載客
對乘載率都有一定影響
我之前在航空板都有講,有些機場細的航點,
客量高不成低不就,要用兩班細機「拖卡」去做,係唔係浪費?
親身經歷:2004年香格里拉中甸機場,朝早有兩班737去昆明,
兩班機在三小時內到達及離開,後機開走後一段長時間內都沒有航班。
現在的航班已有所更改,不過都係差唔多,朝早一班0800到,下一班0910到,之後要到2100先有機到。
假如昆明和中甸之間有了鐵路(普鐵),呢三班機應該可以減一至兩班。
離晒題添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0-4-13 16:02 發表 
下下都係講錢,周街馬後炮,批評都唔該客觀少少。
唔駛問
若果香港高鐵冇起到時
到十年後一定有批反對緊既人話
點解十年前唔起高鐵云云... |
|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0-4-13 18:42 發表 
閣下應該唔係第一次知道呢班社運人士根本上反科學、偽科學,發表意見唔需要講充份證據,
無需科學論證、邏輯思考,只憑一堆似是而非的觀點,迷惑大眾,令社運人士自己個圈子同意並簇擁就得?
呢樣野連部分社運人士都咁講(睇返1 ...
本來科學觀是理性務實,對事實有幫助,但亦要擔心科學被功利主義凌駕的問題。
計數很容易,作數亦很容易,在估計客量時將預算客量估量得非常大,從而提升興建基建設施的說服力,其實會有浪費及犯錯的危機。科學被abused成這種形式化手段,忽略了求真的本來目標,是某部分對高鐵持保留立場的人的觀點。
為什麼要一次過起十幾個月台,一次過建全段呢?例如分階段建設(雖然或許會有財政影響,但可以逐步的客量測試,再以測試的結果理性地分析和定出下一步的擴建工作,是否能令他人更加信服?)
為什麼沒有了耐性詳細設計及遊說工作?
民眾要時間吸收資訊,否則只會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極力反對。
民眾不多不少也只是用不科學的方法應付政府,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
btw,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總有一個地方適合自己的性格,但不能否定在香港生活有它的好處。而「不科學」的人,只不過是喜愛了拋頭露面罷了;理性的人也不見得愈來愈少……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