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巴推即日回程車資折扣優惠及即日每兩程減兩元優惠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DM17 於 2011-1-27 23:50 發表 
不過佢冇講包唔包分段
假如西隧口上930比分段,回程比全價咁仲會唔會有優惠?
如果即日回程細則跟返早兩年就可以
正如在港澳碼頭坐962去銅鑼灣, 再坐返屯門都有八折 |
|
|
|
|
原帖由 AL1@3C 於 2011-1-27 23:54 發表 
來回程同一路線, 可以使用優惠嗎?
無問題, 甚至同一方向都得 |
|
|
|
|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1-1-27 19:19 發表 
唔怪得九巴要一次過買 300 幾部巴士返o黎擺,
佢條數都算計得盡。
以營商角度黎睇,九巴都差唔多夠期換車,買遲幾年仲要用多舊錢黎回贈比市民,拿拿臨買批車黎擺,我又唔覺有問題 |
|
|
|
|
原帖由 victorwong888 於 2011-1-28 00:02 發表 
很希望很渴望政府收回九巴經營權,
改由城巴接管 駛唔駛一併收埋新巴嶼巴龍運?
唔爭在收埋港鐵電車纜車小輪小巴丫好冇?
[ 本帖最後由 gn3509 於 2011-1-28 00:29 編輯 ] |
|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1-1-27 23:53 發表 
拆舊係好大影響, 但開源都係一個因素
開源的確係一個因素,
不過成功開源,巴士公司要回饋乘客既機會就越大,所以唔係佢地想見到既結果。
點解咁強調折舊,
因為前面已經有板友講左呢個優惠係點樣啟動,
決定既係接固定資產淨值計算既回報率,即係 net profit / net fixed assets,
一間巴士公司入面,車隊一定係佔固定資產最大比重,
因為巴士係用 straight line method depreciate,車隊平均車齡越高,公司 net fixed assets 總值越低,
所以回報率會被推高;
而開源,只會增加 net profit,同樣係會推高回報率。
換句話說,
其實「可加可減」機制已經變相將「利潤管制」加左入專營權。
不過呢招夠辣,因為唔同電廠,巴士公司無利潤保證,
所以贏係大家既,輸就巴士公司食晒,
咁既政策,仲惡毒過旺區 quota,
就算九巴真係加價,等賣盤,都唔怪得佢要拿拿聲割禾青走人。
香港公交,留返俾政府自己慢慢玩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1-1-28 00:33 發表 
開源的確係一個因素,
不過成功開源,巴士公司要回饋乘客既機會就越大,所以唔係佢地想見到既結果。
點解咁強調折舊,
因為前面已經有板友講左呢個優惠係點樣啟動,
決定既係接固定資產淨值計算既回報率,即係 net profit / ne ...
其實電廠都無利潤保證, 沙士前後港燈試過賺唔足
不過兩電都係著數過做巴士, 因為
[1] 兩電基本回報率為 9.99%, 巴士只得 9.7%.
[2] 兩電部份投資項目有較高回報 (e.g. 11%), 巴士無呢支歌仔唱
[3] 電廠的折舊年期較長, 巴士得14/15 年, 發電廠有 35 年, 電纜隧道更有 100 年
[4] 用電量的穩定性高過巴士客量好多, 受政策影響亦較少, 競爭亦輕微得多
[5] 兩電有燃料價調整賬, 燃料價格風險全部由市民承擔, 但巴士公司要冒油價波動風險
[6] 無乜人會阻止兩電舖/拆電線/改變配電設定, 但有人會阻止巴士公司開線/cut 線/調配車輛
唔講由自可, 你一講起, 我先發現原來做供電正過做巴士咁多
[ 本帖最後由 Quanta 於 2011-1-28 01:15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