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m1234 於 2011-3-3 00:35 發表 
遲來的疑問:
想問之前既$6k 入MPF計劃,係點入?如果我有幾個MPF戶口,佢會入哂咁多個?
(假設我幾個MPF戶口都係active)
當時無提過,而既然此法已成浮雲,也就不會有詳情推出。
而家話派錢,都係未講詳情。
我在朋友的fb見到,有人陰謀論話本來就係諗住派錢,
但係唔想畀人話抄澳門橋,於是夾硬做場大龍鳳,整個「順應民意」的show出來。信不信由你。 |
|
|
|
|
原帖由 Quanta 於 2011-3-3 01:26 發表 
深灣軒從來就只有三座、並無一二期之分, 而且起得好快
對岸的石排灣邨拆晒佢先開工移山, 到深灣軒入伙石排灣邨仲未平頂
深灣軒二期係指對下未改名的"南灣" 項目
無論以前的SHK 定係中原都係咁叫
南灣依個名跟本係依兩年先有
同埋深灣軒一期原本係預1999年要起的私建居屋項目
2002年要係出售的項目
但最後係拖到零四年先入伙
南灣塊地亦係預留作私建居屋用途
原本預計係要 2004 年興建完入伙
以上的內容都可以輕易從區議員文件找到
當中有什麼啟示
自己參詳下
[ 本帖最後由 頭文字TRIDENT 於 2011-3-3 09:35 編輯 ] |
|
'*^*''*^*' 「女包黑絲」即將啟動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1-3-3 00:12 發表 
定期買地的話, 你囤地比我睇啊
咁講, 地產商係金融風暴同樓市升勢都可以有得執
以前地多就起細單位去貨, 貨如輪轉
而家地少, 就係大單位惜售
你話土地供應無影響, 呢十年地產發展, 話比我知唔係咁啊
而家大陸點 ...
即使定期賣地的話,若供應太多樓價插水,又係比人批評。
樓價高低與經濟有關係密切,當人覺得經濟會繼續向下,
如sars時,連份工都未必保得住時,樓價再平都唔會多人敢去買。 |
|
|
|
|
原帖由 頭文字TRIDENT 於 2011-3-3 09:28 發表 
深灣軒二期係指對下未改名的"南灣" 項目
無論以前的SHK 定係中原都係咁叫
南灣依個名跟本係依兩年先有
同埋深灣軒一期原本係預1999年要起的私建居屋項目
2002年要係出售的項目
但最後係拖到零四年先入伙
南灣塊地 ...
南灣塊地係工業地, 並唔係私人參建居屋地
我認同地產商買地後不一定會即時建屋,
但如果塊地係住宅地/已補地價的話, 好少會真係拖好多年,
因為咁會牽涉較大的利息成本同風險
你見發展商拖好耐都未起樓, 好多時都係未補地價的地 |
|
|
|
|
原帖由 PB602 於 2011-3-2 23:33 發表 
呢次改良預算案最抵讚就係新移民無份收$6,000!
唔好同我講咩歧視新移民、唔公平、分化香港人... 主流真正香港人係點諗大家心知。
其實最好也同時取消公屋免2個月租金,綜緩出雙糧等措施,
而收$6000的18歲以上人士,應除去還在讀書的一群,
因為他們仍未對社會作出供獻。
當然若真的有困難,政府額外預留一筆款項,到時俾他們申請。
個人感覺,現時政府派糖派錢派過龍 |
|
|
|
|
原帖由 3bx 於 2011-3-3 10:51 發表 
其實最好也同時取消公屋免2個月租金,綜緩出雙糧等措施,
而收$6000的18歲以上人士,應除去還在讀書的一群,
因為他們仍未對社會作出供獻。
當然若真的有困難,政府額外預留一筆款項,到時俾他們申請。
個人感覺,現時政府派糖 ...
如果好似咁你咁講,
到時又會有人話政府冇照顧社會上 o既某一部份人士......
另外, 而家已經有人話唔派比新移民 = 岐視
真係頭痛......
ref: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02/4/mzlk.html
標題已經講 "預留逾10億照顧N無新移民 社協﹕不平等派錢或違基本法"  |
|
LJ7006 = MF5119 = AVD1
|
|
|
原帖由 PB602 於 2011-3-3 00:04 發表 
既然香港係行「大市場,小政府」呢條路,咁當政府錢多得滯時,唔知點駛時,咁最好就係派番俾市民,
六百萬民間智慧自然會用最合適嘅方法同你用左筆錢。
例如:儲起佢?定係小額買股票投資?
咩「政府缺乏長遠目光」呢D論點真係多鬼餘,老董年代D目光長遠到爆啦:教育改革、母語教學、八萬
五、強積金、中藥港、數碼港、科學園... 你班公民黨不如搵番老董做特首好唔好?
咁而家唔係講緊搞D好大喜功的工程,而係真係想佢睇下有冇辦法縮減貧富差距,令窮人更能自力更生,中產人士又可以長期(而唔係一次性)減輕負擔?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1-3-3 11:27 發表 
咁而家唔係講緊搞D好大喜功的工程,而係真係想佢睇下有冇辦法縮減貧富差距,令窮人更能自力更生,中產人士又可以長期(而唔係一次性)減輕負擔? ...
都係一句,這不是財政司要處理的問題,而是涉及整個政府的管治理念,不過我睇唔出佢有何願景。
以這個政府的架構及作風,財政司司長一無權力、二無動力,所以預算案是不會理會這些問題的。
跟曾俊華談貧富差距、自力更生、中產減輕負擔,實在係太抬舉佢了,已經超越佢職權範圍。
正如曾蔭權話撥一億畀港鐵,然後港鐵推行全綫學生半價,也不是當年財政預算案的措施。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