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F5502 於 2011-7-21 01:22 發表 
屯公轉車站真係唔好搞
可以想像到繁忙時間有一大堆頂閘的巴士排隊上落客
城隧路線少但班次密
欖隧路線多但好多都疏車
屯公的路線係又多又密
... 都係果句
睇老九點搞既
冇人話真係班班車都要塞晒入去等...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11-7-21 01:19 發表 
簡單既問題
原本架蛇車一樣要做一單返入去
做一單出去既時候
改為俾佢地搭車真係會咁有問題?
如果將楂車時間變成坐車入去,係直接減工時,
做蛇車人工其實唔算多,如果仲要cut埋呢d工時,
有訓覺錢cover都係減人人工,試問仲有邊個肯做 |
|
益童學校,全民教育
|
|
|
原帖由 orange 於 2011-7-21 01:27 發表 
如果將楂車時間變成坐車入去,係直接減工時,
做蛇車人工其實唔算多,如果仲要cut埋呢d工時,
有訓覺錢cover都係減人人工,試問仲有邊個肯做 咁lee方面老九一樣可以加返訓覺錢
令到個人工水平冇下降
或者可能有人覺得真係令到中段休息時間少左既
咁咪推高少少果人工lo
若果工時唔夠既
寧願補落去下繁都好過架蛇車係冇需要既時間係咁開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我會特別 point out 三組路線
42A / 43C
41A / 44
36A / 36B
三組路線起新界,同埋起九龍市區,
所服務的範圍都有重覆
>> 例如 41A / 44 起青衣島都係做北面,起市區由美孚到旺角都係重覆
可以一條起旺角上落西九龍走廊,服務亞皆老街以南 (41A)
另一條起旺角開出,服務亞皆老街以北 (44)
但大西北的 X 線 ( 52X 58X 59X 60X 63X 66X 67X 68X 69X 265B )
起市區全部都係行長沙灣道同埋彌敦道 ( 52X 66X 265B 有小分別 )
但起新界有各自的服務地區
只有一個解決方法:部份路線非繁停開
原帖由 張偉沖 於 2011-7-20 10:39 發表 
問題係,
如果其中一條改經西九龍走廊, 對美孚至深水埗的乘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例如如果要將60X 改經西九龍走廊, 原有美孚至深水埗的乘客變左無替代服務,
故此屯元天的路線係好難做到;
但至少青衣的路線就不同講法,
例如如果將41A 改經西九龍走廊, 美孚至深水埗可交比44. |
|
|
|
|
原帖由 12A 於 2011-7-20 18:57 發表 
係六點新聞天地後第一位
重視
1. 提番九巴當年裝roadshow時, 講到明roadshow收益補貼九巴收益
2. 講回載通, 九巴(1933)同roadshow三公司的關係
3. 同意前面聽眾所言, 九巴經營保守, 在分段收費做得不好
舉了一堆 ...
先謝代為列出要點
1) 想起來是2000年左右的事, 當時說搵到錢用來補貼九巴裝GPS系統, 攪左十年多先有少少REAL TIME文字睇...原來九巴只收租金, D廣告咁好生意都是TIH袋袋平安. 大家記得, 以前車身廣告未外判俾 TOP RESULT 前, 都是九巴(1933)自己做的嗎? "我..我做得到!"車身廣告, 仍在腦海. 果時廣告收益一分一毫都是入九巴(1933)的口袋
2) 好多人都唔知載通(TIH), 九巴(1933)同ROADSHOW, 陽光巴士, 龍運巴士的關係, 以為依家唔掂果個係TIH而係九巴(1933)...但其實只是其他TIH子公司大賺同時九巴(1933)賺少了. 1997年前, 上市的是九巴(1933), 1997重組後, 上市的是九巴控股KMBH(即TIH前身), 九巴(1933)只淪為TIH的子公司
3) 九巴保守, 不像對面海的巴士公司曾經有嚴重競爭環境下打過, 一味一本通書睇到老...同小巴近似路線唔夠打, 九巴由得班車載空氣都唔減車費搶客止蝕, 只懂收車減班換單層(都只是近一年先出現), 新巴就試過84M減價同47M小巴打過, 更曾推出口號"我要爭取每一位乘客上新巴", 城巴的口號就是"城巴,你的巴士"...懷念當年九巴開300同地鐵死過, 到被TD迫CUT線, LAST DAY 開PRESS CONF 歡送300, 交通部葉先生出來句句有骨暗串TD!
4) 當年中巴改建市價買入的車廠為商場住宅,被各界罵到反艇,要佢用番地產賺到的補貼車資收入, 但九巴就咩事都無, 結果巧明街巴士廠成了創紀之城, 寶輪街一號成了曼克頓山, 但因地段權益是TIH的而不是九巴(1933), 所以...唔好意思, 無得補貼九巴營運...
[ 本帖最後由 leslie 於 2011-7-21 11:06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只有一個做法...
市區方向:全部線可以上客,只有 M 線可以落客
屯門方向:全部線可以落客,只有 M 線可以上客
因為 M 線可以覆蓋哂全部地方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11-7-21 01:26 發表 
都係果句
睇老九點搞既
冇人話真係班班車都要塞晒入去等... |
|
|
|
|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1-7-21 01:48 發表 
只有一個做法...
市區方向:全部線可以上客,只有 M 線可以落客
屯門方向:全部線可以落客,只有 M 線可以上客
因為 M 線可以覆蓋哂全部地方
咁一樣都係好多車
反而我諗既係捉一D係繁時真係有需要既地方先搵代表入...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原帖由 leslie 於 2011-7-21 01:47 發表 
1) 想起來是2000年左右的事, 當時說搵到錢用來補貼九巴裝GPS系統, 攪左十年多先有少少REAL TIME文字睇...原來九巴只收租金, D廣告咁好生意都是TIH袋袋平安. 大家記得, 以前車身廣告未外判俾 TOP RESULT 前, 都是九巴(1933)自己做的嗎? "我..我做得到!"車身廣告, 仍在腦海. 果時廣告收益一分一毫都是入九巴(1933)的口袋
Roadshow未上市接返九記龍運廣告業務果陣仲會有補貼, 依家上咗市仲會咩? |
|
直通快線 連繫機場
|
|
|
2) 好多人都唔知載通(TIH), 九巴(1933)同ROADSHOW, 陽光巴士, 龍運巴士的關係, 以為依家唔掂果個係TIH而係九巴(1933)...但其實只是其他TIH子公司大賺同時九巴(1933)賺少了. 1997年前, 上市的是九巴(1933), 1997重組後, 上市的是九巴控股KMBH(即TIH前身), 九巴(1933)只淪為TIH的子公司
..
roadshow業績都唔好
好似d錢係大陸倒走晒
一如當年九巴投資大陸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