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201 於 2011-9-18 23:51 發表 
基本上除左漏水外其他都OK,係氣密差DD,AEL為甚
咁 LAR K 都係除左有人覺得「搖船仔」外其他都OK,係造大左少少者 
漏水氣密差已經係乘客感覺得最深刻、差劣嘅事,如果咁樣覺得 CAF train 廢嘅就係甜人,咁真係唔知點先符合到你地嘅標準 |
|
|
|
|
原帖由 kp3011 於 2011-9-19 12:23 發表 
咁 LAR K 都係除左有人覺得「搖船仔」外其他都OK,係造大左少少者 
漏水氣密差已經係乘客感覺得最深刻、差劣嘅事,如果咁樣覺得 CAF train 廢嘅就係甜人,咁真係唔知點先符合到你地嘅標準 ...
以前TCL D膠邊係月台邊果時條Gap細得多...
而家條膠邊裝到咁落我唔佢佢裝來做乜 |
|
少甜啊唔該
|
|
|
原帖由 herman15hk 於 2011-9-19 01:06 PM 發表 
以前TCL D膠邊係月台邊果時條Gap細得多...
而家條膠邊裝到咁落我唔佢佢裝來做乜
差錯腳都唔會跌到谷底
話時話﹐批K車究竟係MTR 最初比錯尺寸? 定真係廠方做大左? 還是因為後加的月台膠(假設原設計是無的)令到月台與車廂之後比標準窄而出事?
而部車因為車身闊左﹐究竟係成個車身闊左? 定係開車門時﹐車門伸出部份比預期闊?
如果是後者﹐即係部車的車身大細是設計內的安全行車水平﹐只是車門的問題﹐令後加的設施(如月台門膠)影響車門運作﹐所以便傳出廠方做大左。
如果真係廠方單方面錯誤﹐無理由MTR肯收貨﹐仲要投入服務時﹐新聞講批車做闊一些令車廂空間大少少。
如果MTR 提供的尺寸﹐是用興建時的設計標準尺寸(即列車的最闊的闊度)﹐月台膠是非興建設計的標準附件﹐月台膠是後加的附件。車廠便按興建時的標準尺寸(由MTR提供)﹐部車回到香港﹐才發現後加的月台膠會影響車門﹐這便是MTR本身的問題﹐非車廠的問題了。
上面的疑問﹐多年來都找不到真正答案﹐無人講出問題的成因﹐係MTR本身的問題﹐還是車廠的問題。 |
|
|
|
|
回復 24# 的帖子
係MTR提㤨尺寸俾車廠,
由於"買列車" 同 "買月台膠" 兩個負責人無交流... |
|
|
|
|
相信全世界都冇發現呢d低級問題
我確信批車真係自主研發喇 |
|
|
|
|
只可以講,報料既人應講既唔講,最重要既問題都冇講出黎... |
|
KG6316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9-19 16:08 發表 
我的問題又來了﹐斜路開唔到門﹐都可以講隻門唔力去推開隻門。
彎位又點解會開唔到門? 即係金鐘這一些轉彎的車站﹐咪唔駛旨意上落客
即係咁,中國砌ge車畀港鐵就好似老師教學生咁,老師教哂D野畀學生,但老師唔保證學生識哂老師教ge野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