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B3) [做馬]如果當年城記唔買坡柴, 而買全新熱蘭 ...
開啟左側

[做馬]如果當年城記唔買坡柴, 而買全新熱蘭

[複製鏈接]
hkaiw 發表於 2012-5-28 21:4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其實看回1988年某集《五稜鏡》便知道答案,因為以前九巴把空調巴士也視作豪華巴士,因此便可以收取較高的車費,其實如片中提及的90號線是可以用豪華巴士標準收費,只是避免大幅加價而只是略為加價: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uY6AR9wwDs
至於今時今日如 203、208 線等仍然以豪華巴士標準收費。

另外亦要提及一下2號線,於1990年增派空調巴士行走線,收費高達4元(當時非空調巴士收費為1.7元),其後加價時沒有增加空調巴士收費,直至1997年12月加價才加至4.3元,到了200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減至4元:
http://hkbus.wikia.com/wiki/%E4%B9%9D%E5%B7%B42%E8%99%9F%E7%B7%9A
至於6號線於1991年正式增派空調巴士行走線,收費亦是4元(當時非空調巴士收費為1.9元):
http://hkbus.wikia.com/wiki/%E4%B9%9D%E5%B7%B46%E8%99%9F%E7%B7%9A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2-5-28 21:58 編輯 ]
喵...
teddybus 發表於 2012-5-28 22: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914 於 2012-5-28 20:18 發表
討論目的係研究九巴在其他大部分公工交通工具已空調化的時代仍引入熱狗的真正原因。

小弟試圖從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專利巴士作例,去證明香港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需收取40%作為空調附加費,得出回應只是一句九巴營運環境不同。

那小弟便例出數個九巴自行減價或不需要收足40%空調附加費的例子,回應只是九巴版圖很大,營運成本高,但對營運收入卻隻字不提。

我數學不太好,所以在各種情况下仍不明白為何九巴必須收取超過40%空調附加費。究竟係車價加咗40%?定係零件?燃料?

可惜經多番討論後仍沒有任何具體答案,只有“九巴有佢理由收取超過40%作為空調附加費。"


咁我想問唔同公司面對唔同既營運環境, 例如背景成本等等, 從而得出對空調化或者收費有差異有何問題?
呢d 點已經足以解釋點解九巴唔跟大隊reduce 空調附加費
你話九巴有路線係自行減價或唔收足40%空調附加費,
咁九巴版圖咁大, 每條線收既空調附加費梗會有不同, 因為每條線既營運成本都會有差異
例如 行公路用得多冷氣可能會收高d
至於你好想要既營運收入, sorry呢d 內部料我無, 我只係憑common sense 推敲出黎
一係你就指出我既推敲有乜野logical error, 如果你要話我既推理同現實有出入
請你拿出證據指出我既錯誤, 而唔係出口術話我答唔到你問題云云...
仲有, 你咁鐘意拎其他交通工具做例子, 電車到呢個moment 都係無冷氣化, 咁閣下何以無視呢個例子?
難道呢個例子不利閣下既argument, 閣下就隻字不回應?
最後我想講,“九巴有佢理由收取超過40%作為空調附加費" 係事實
我就唔多相信一間公司make 一個決定係無理由, 或者憑感性行事
而家只係你接受唔到其他人提出既合理理據
如果你又係有既定答案, 請拿出來, 而唔係齋係人地既理據找喳, 唔該晒...
914 發表於 2012-5-28 23: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2# 的帖子

咁exactly 九巴如何營運促使他在某些路綫需要收取超過40%空調附加費?條數點計嘅?到而家仍未有回覆。

你要每條綫計,咁請問1A營運環境如何justify 佢收超過40%空調附加費?又係你話公路綫食油啲,咁點解74X空調附加費唔使40%?

至於行公路食油啲定相同里數嘅市區綫食油啲,呢啲common sense 嚟啫。

又係有人要蘋果比蘋果,在討論空調附加費嘅時候,又要拿一種完全不提供空調服務的交通工具作比較,我就真係唔識。定係香港電車已解决技術問題並提供空調服務?

九巴之所以收取高達43%空調附加費的理由,上一版已有版友提及,不重覆了。
AP69意外貨櫃佬判終身監禁才合
teddybus 發表於 2012-5-28 23:5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914 於 2012-5-28 23:32 發表
咁exactly 九巴如何營運促使他在某些路綫需要收取超過40%空調附加費?條數點計嘅?到而家仍未有回覆。

你要每條綫計,咁請問1A營運環境如何justify 佢收超過40%空調附加費?又係你話公路綫食油啲,咁點解74X空調附加費唔使40%?

至於行公路食油啲定相同里數嘅市區綫食油啲,呢啲common sense 嚟啫。

又係有人要蘋果比蘋果,在討論空調附加費嘅時候,又要拿一種完全不提供空調服務的交通工具作比較,我就真係唔識。定係香港電車已解决技術問題並提供空調服務?

九巴之所以收取高達43%空調附加費的理由,上一版已有版友提及,不重覆了。


首先我要重新事先聲明, 我並唔係有關公司機構到做, 我既推理並唔代表官方立場
我諗你都唔會expect係呢度搵到官方答案
1A收比較高既空調附加費, 我可以justify為呢d 流水線經常開門閂門, 冷氣流失率大
所以要靠較高既空調附加費黎cover有關成本
假如你仍然想打蛇隨棍上問點解城巴 流水線同樣經常開門閂門, 但又唔收同樣比率既附加費
我只可以比返之前個答案: 營運背景唔同
至於有乜唔同, 請自己爬文, 我唔打算為閣下重覆罰自己打同樣既字句幾十次

我都有提及九巴之所以收取較高空調附加費既推論理據喎
你話既 "上一版已有版友提及" 係咪指緊我?
914 發表於 2012-5-29 00:1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4# 的帖子

咁2同6同6A又係流水綫,佢哋又唔使加足41%嘅?

1A據聞係九巴最賺錢綫之一,因為一程車可做四五轉客。咁賺錢都要加足41%去為皮?

閣下如認為九巴1A收足41%空調附加費為合理,請提出數據睇吓呢41%係點計出嚟?

真正原因另一版友在上一版已提及,當然有人可能不認同。
AP69意外貨櫃佬判終身監禁才合
teddybus 發表於 2012-5-29 01:2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914 於 2012-5-29 00:14 發表
咁2同6同6A又係流水綫,佢哋又唔使加足41%嘅?

1A據聞係九巴最賺錢綫之一,因為一程車可做四五轉客。咁賺錢都要加足41%去為皮?

閣下如認為九巴1A收足41%空調附加費為合理,請提出數據睇吓呢41%係點計出嚟?

真正原因另一版友 ...


我再一次重申, 我唔係有關公司任職, 我無有關既官方資料比到你
我唔希望我要重覆又重覆去重申呢一點無限次
如果你話真正原因係九巴搶錢, okay fine
不過請留意, 呢個原因亦都係無實證去證明, 只係閣下(或有關板友) 既一言之詞
閣下一路只係旁敲側極去意圖推翻其他人提供既原因, 但無為自己認為既真正原因提供任何證據
敢問何以說服其他人?
tvcc 發表於 2012-5-29 13:5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回復 75#, 76# 的帖子

九巴果41%空調附加費 會唔會同當年《公共巴士服務條例》中的「利潤管制計劃」有關??

註: 利潤管制上限為百分之十六

king 發表於 2012-5-31 00: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lueblue 於 2012-5-26 01:44 發表

番新一部遠超兩皮野!! 陣係新R頭都六位數, 仲有全車地板重舗, 車身鐵皮全起, 換座椅乳膠, 翻油(不是手鬆漆), 基本的都要港幣三十萬, 未計overhead及人工開支, 仲有COF費 ...

其實城巴入過一架R 頭嘅Leyland Atlantean #699
車身接近Mercedes-Benz O305, 都係兩軸車廂. 車身設計嚟講算係最現代.點解唔入多幾架呢? 咁樣咪可以慳返改裝嘅時間同$囉?
Mandurah__Line 發表於 2012-5-31 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ing 於 2012-5-31 00:19 發表

其實城巴入過一架R 頭嘅Leyland Atlantean #699
車身接近Mercedes-Benz O305, 都係兩軸車廂. 車身設計嚟講算係最現代.點解唔入多幾架呢? 咁樣咪可以慳返改裝嘅時間同$囉? ...


聽聞699因為車身既問題只能夠做訓練巴士
I have a cyka. I have a blyat. Uh!...
blueblue 發表於 2012-5-31 10:2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king 於 2012-5-31 00:19 發表

其實城巴入過一架R 頭嘅Leyland Atlantean #699
車身接近Mercedes-Benz O305, 都係兩軸車廂. 車身設計嚟講算係最現代.點解唔入多幾架呢? 咁樣咪可以慳返改裝嘅時間同$囉? ...



係樓下近車尾車廂高度不足, 導致不能做載客巴士出牌.
同期相似車身的九巴Mercedes O305要在樓下車尾增加高度, 導致樓上車尾高一級, 有一小段不讓乘客行到尾.
中華民國.精彩一百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7 2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