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UBS 於 2012-9-23 11:24 發表 
科技日新月異,西瓜卡遲全球首發ge八達通4年出,Memory 同 system個設計思維都差好遠啦
當時,八達通只係好簡單想係坐車代替入銀/張儲值票畀錢,所以其實唔會復雜。而家張卡做十九幾萬樣野,你話係咪有問題? 而家個人八仔要入 ... 咁搞法將來實叫人換新卡唔會冇可能啦 |
|
|
|
|
由於咭內資料大部份是加密的,加密後資料的長度都比未加密前長得多(視乎加解密進程)。
而咭內資料位置分配早已在咭推行時分配好,現有可見的用途都應該已經全部出現。
雖然部份資料(如身份證號碼)在私隱事件爆出後已沒有再新發出的個人咭儲存,
但難以因此而將此位置的用途作改變。
近期發行的兩種雙錢包的新咭不能加入八達通日日賞和自動增值功能,都是因應此咭種更改資料儲存的分配,更能見到咭內的空間已經用盡了。 |
|
|
|
|
原帖由 toyl 於 2012-9-24 10:32 AM 發表 
由於咭內資料大部份是加密的,加密後資料的長度都比未加密前長得多(視乎加解密進程)。
而咭內資料位置分配早已在咭推行時分配好,現有可見的用途都應該已經全部出現。
雖然部份資料(如身份證號碼)在私隱事件爆出後已沒 ...
近期發行的兩種雙錢包的新咭不能加入八達通日日賞和自動增值功能,都是因應此咭種更改資料儲存的分配,更能見到咭內的空間已經用盡了。
既然你講已經分隔了不同區域去save data﹐月票的資料記錄﹐又會唔會用類似的格式(未加密前)作記錄?
0812mpa
0812mpb
0812mpc
0812mpd
0912mpa
0912mpb
0912mpc
0812mpd
格式係 (月)(年)mp(類別)
當不同的終端機讀到指定位置有上述資料﹐即表示張卡有相關的月票。至於係那一款月票﹐看最後一位的a,b,c,d 去分辦。
例如看到是a的﹐便是東鐵線月票﹐b 的便是南昌﹐如此類推。
只要終端機分辨到有無月票資料﹐便可按這個資料進行車費計算﹐買月票時是否可用較平的優惠價(即西鐵忠實用戶)等等的工作。
program 層面﹐只需要適當地增加 (類別)﹐即係加 e, f, g......... ﹐以代表不同的月票類別﹐1個位唔夠用﹐便用2個位 (我估當年亦唔會把類別只用1個位﹐限制在36款月票組合)。
所以我前面已經講﹐我唔相信現時八達通卡本身真係連增加月票種類都做唔到。問題只是構思月票的思維﹐仍然停留在「線」之上﹐有沒有與時並進作出檢討。
** 點解唔檢討? 一檢討落實用其他方法(包括車費作標準)﹐車費收入咪減少囉﹐作為服務供應商﹐點會用自己的收入作對。
******************************
新的雙幣卡不能加入自動增值﹐據說係2地法制及對兌率﹐以及當異地要自動增值時﹐用那一種貨幣。
以及如何把在國內自動增值的資料送回香港﹐向相關銀行收取增值的金額。(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重點問題)
至於日日賞﹐有機會係2地法制問題﹐唔容許張卡做 "優惠卡" 之類用途。
當然﹐都有機會把此部份供國內系統使用﹐令到不能加入日日賞。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2-9-24 12:47 編輯 ] |
|
|
|
|
關鍵係,一個已經推出市場的系統,
係唔可能隨意更改
要搞清楚的係,八仔可以推出唔同的服務,
其實係加野,唔係更改系統內容
九巴報站係用16MB CF Card
但依家一張 SD Card 都 4GB 以上,
想搵張 1 GB 以下的都唔會有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9-24 12:39 發表 
所以我前面已經講﹐我唔相信現時八達通卡本身真係連增加月票種類都做唔到。問題只是構思月票的思維﹐仍然停留在「線」之上﹐有沒有與時並進作出檢討。
** 點解唔檢討? 一檢討落實用其他方法(包括車費作標準)﹐車費收入咪減少囉﹐作為服務供應商﹐點會用自己的收入作對。 |
|
|
|
|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2-9-24 02:26 PM 發表 
關鍵係,一個已經推出市場的系統,
係唔可能隨意更改
要搞清楚的係,八仔可以推出唔同的服務,
其實係加野,唔係更改系統內容
九巴報站係用16MB CF Card
但依家一張 SD Card 都 4GB 以上,
想搵張 1 GB 以下的都唔會有
...
其實﹐整個系統係分幾個層面﹐1是軟件層面(包括控制讀寫器的存取及解密)﹐2是終端機層面﹐主要為讀寫器+控制的電腦/可編程的ic﹐3是卡本身﹐4是結算用的server硬件
在卡本身﹐已經有預留位/已經做了 月票 功能﹐做法係在卡的指定位置寫上一些記號﹐去分辨不同種類及時效的月票。
軟件層面﹐便要設定月票的有效情況﹐配合不同的 "代號"﹐卡只會記下這個 "代號"。
終端機層面﹐其實只是軟件層面的延伸。
位於客務中心﹐他們的終端機便是他們桌面的電腦﹐可以利用終端機機的軟件﹐查核交易紀錄﹐增值﹐買月票﹐銷售八達通﹐啟動自動增值功能...............
出入閘機﹐它們便會讀取卡的結餘是否可以放人入閘﹐寫下入閘資料﹐檢查是否月票有效的車站起點(可幫助出閘時計算車費)﹐有沒有轉乘要計算.......。
出閘機會讀取入閘資料﹐有沒有月票資料﹐轉乘............﹐以便得出應收的車費﹐並且扣除相關車費﹐成功的便放行﹐唔成功的便拒絕放人。
你可以問﹐舊卡/舊讀卡機是否可以應用在新功能?
答案係睇你點去行用軟件去控制這些硬件(卡 &讀卡器)
例如月票真係用好「聰明」的做法﹐把所有有機會發生的車程都寫在卡上﹐張卡真係多多位都唔夠記錄﹐所以我絕不相信用會被應用月票之上。
如果用代號﹐要記在卡上的資料可能只需6-10個位﹐大大節省卡的儲存空間。不同的終端機便可透過這個通用的代號﹐便得知所屬的月票類別﹐從而辨別月票是否有效﹐如果計算車費。職員可以在客務中心的終端機看到有沒有月票(已經透過軟件層面把代碼變成職員/大眾明白的字眼)。
至於月票是否生效﹐應該要點計算車費﹐留番給出閘機去處理﹐不需要在張卡本身處理的。
既然現時已經有月票﹐要改革月票﹐不再以 "線" 去做分野﹐唔存在硬件是否支援問題。
只需在軟件層面﹐規畫出月票有效的情況﹐用一個結構相同的代碼寫入卡上指定位置。
終端機(特別是出入閘機)的軟件部份作出修改/增加新的月票代碼及相應計算車費的資料﹐加以測試軟件有沒有bug﹐便可完成新增月票的工序﹐可作銷售之用。
所以﹐現時我絕對相信係有能力做到更多不同的月票﹐因為只在不同的終端機的軟件設定的層面﹐硬件上係無野要改的﹐問題只是做定唔做。
上面有人講﹐什麼點名﹐出入大廈門口﹐其實不少附加功能﹐張卡係不用附加資料都已經做到。
方法係透過讀卡器讀取獨一無二的卡編號﹐再核對自己系統的資料庫有沒有這個卡編號﹐符合的便開門/點名。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2-9-24 16:0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9-24 12:39 發表 
如何把在國內自動增值的資料送回香港﹐向相關銀行收取增值的金額。(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重點問題)
深圳火車站大快活多年前已經可以用八達通,按當日匯率換成港幣然後進行收費動作。
正常情況下八達通系統一樣按程序將資料送回香港server上數,自動增值資料亦不例外。
所以上述問題已不存在。
[ 本帖最後由 toyl 於 2012-9-24 16:2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9-24 16:00 發表 
你可以問﹐舊卡/舊讀卡機是否可以應用在新功能?
答案係睇你點去行用軟件去控制這些硬件(卡 &讀卡器)
例如月票真係用好「聰明」的做法﹐把所有有機會發生的車程都寫在卡上﹐張卡真係多多位都唔夠記錄﹐所以我絕不相信用會被應用月票之上。
如果用代號﹐要記在卡上的資料可能只需6-10個位﹐大大節省卡的儲存空間。不同的終端機便可透過這個通用的代號﹐便得知所屬的月票類別﹐從而辨別月票是否有效﹐如果計算車費。職員可以在客務中心的終端機看到有沒有月票(已經透過軟件層面把代碼變成職員/大眾明白的字眼)。
至於月票是否生效﹐應該要點計算車費﹐留番給出閘機去處理﹐不需要在張卡本身處理的。
技術層面係可行。
但到實務層面,要留意的是增加咁多可行性留俾終端機做,每張咭的處理時間要增加。
設計果陣,每個層面分到幾多野做,應該己經optimise佐。再分過唔係唔得,但係無咁有效率囉。
將更多野擺落終端機做,可能你會話處理時間最多係加零點幾秒,根本唔會有人覺。
但以八達通秒計的處理時間,零點幾秒己經係百分之十幾甚至係幾十的分別。
換言之每部閘機可處理的人流會減少,繁忙時間要排更耐先出到閘,或者要加閘機才可應付大站的人流。
舉個例子,出入境管制站的e道的平均處理時間係11秒,本身己經算快。
特快e道為佐慳區區4秒,就要將認證工作同資料改0係關口部機處理。
亦都唔好睇少區區4秒,這等於提高每部機的處理量逾五成。
假設平均有10個人排隊,等於過關時間慳佐40秒。
留更多野俾出閘機做,結果會係引入特快e道的相反。
結論係,就算技術層面做得到,應用層面仍有好多野要考慮。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9-24 12:39 發表 
新的雙幣卡不能加入自動增值﹐據說係2地法制及對兌率﹐以及當異地要自動增值時﹐用那一種貨幣。
以及如何把在國內自動增值的資料送回香港﹐向相關銀行收取增值的金額。(這應該是最重要的重點問題)
至於日日賞﹐有機會係2地法制問題﹐唔容許張卡做 "優惠卡" 之類用途。
當然﹐都有機會把此部份供國內系統使用﹐令到不能加入日日賞。
無記錯的話,兩款張雙幣咭只係一張咭有齊八達通及深圳通或嶺南通兩張晶片,去到邊就只會用當地果張晶片。
照計你講呢兩個情況都唔會出現。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2-9-24 17:27 編輯 ]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9-21 22:17 發表 
以你的出發地及目的地去計算﹐以不同轉車站作比較﹐以最平為準。
例如你由東涌出發﹐目的地是荃灣至葵芳﹐便會以荔景去計算。
如果你的目的地是港島線﹐會以香港/中環計算。 ...
你肯定只用轉車站計算嗎?
假設我有東涌-香港全月通,東涌入閘,荃灣出閘
如果用荔景計數,我要畀荔景-荃灣 $4.9
如果用青衣計數,只需要青衣-荃灣 $4.0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