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6-3-19 22:25 發表
其實將軍澳/坑口/寶琳三個站也可以擠滿每2.7分鐘一班的將線列車
粗略估計最少有6~8成佔有率
而過海的更不用說
可見成功的鐵道是需要好的定線
西鐵的定線對於現在的社區來說,的確是有點偏差
將線過海應該有9成, 不過692好似想改行東區走廊, 到時可能嗆走很多尚德客! |
|
|
|
|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6-3-19 22:25 發表
其實將軍澳/坑口/寶琳三個站也可以擠滿每2.7分鐘一班的將線列車
粗略估計最少有6~8成佔有率
而過海的更不用說
可見成功的鐵道是需要好的定線
西鐵的定線對於現在的社區來說,的確是有點偏差
將線整體佔有率為六成
佔有率與東鐵相若
成功的鐵路線需配合不成功的道路網
新界西道路網大幅改善
才是西鐵的致命傷
如果大欖隧道、屯門公路日日塞車
我才不相信西鐵不能達到三十萬客量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3-19 22:51 發表
成功的鐵路線需配合不成功的道路網
新界西道路網大幅改善
才是西鐵的致命傷
如果大欖隧道、屯門公路日日塞車
我才不相信西鐵不能達到三十萬客量
道路網除左應付客運, 仲要應付貨運
同其他經濟活動架.....
真係荒謬 !!! |
|
十年功勞遍佈B典,而家積極開拓路典!!!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3-19 01:10 發表
換特首會換一套管治文化
曾特首當然唔會親自落手做交通重組
但正如董特首引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文化
強政勵治亦應從多方面實淺
正如政府換調九鐵高層、加速兩鐵合併一樣
冇黎文熹做反
曾蔭權邊會郁九鐵 |
|
|
|
|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3-19 10:34 發表
似乎閣下無限上綱了
交通需求一定有,
但爭在對邊種交通需求,
根本上水就係活生生的供應影響需求的例子,
巴士又貴又慢已經成為上水人根深蒂固的觀念
好彩你仲睇得出你被我引用果句說話有幾荒謬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3-19 22:51 發表
將線整體佔有率為六成
佔有率與東鐵相若
成功的鐵路線需配合不成功的道路網
新界西道路網大幅改善
才是西鐵的致命傷
如果大欖隧道、屯門公路日日塞車
我才不相信西鐵不能達到三十萬客量
馬鞍山的道路網不見得很成功, 除 681 外, 條條線都經亞公角街,
而老隧, 獅隧, 日日塞車, 但馬鐵的佔有率看來並不高 ! |
|
|
|
|
原帖由 kingprowm 於 2006-3-20 00:26 發表
馬鞍山的道路網不見得很成功, 除 681 外, 條條線都經亞公角街,
而老隧, 獅隧, 日日塞車, 但馬鐵的佔有率看來並不高 !
但係馬鞍山出市區既巴士線
四通八達,兼且係馬鞍山出市區
既巴士線當中都係經唔同既
隧道出市區,唔似得元朗,天水圍既
巴士線淨係經大欖隧道出市區,
所以馬鐵係好難吸引到馬鞍山既
居民用佢出市區,兼且仲要係大圍轉,
至於九廣西鐵可以吸到咁多元朗,
天水圍既居民座佢出市區既原因
就係因為現時元朗,天水圍既巴士線
都係經一條大欖隧道出市區,若果
大欖隧道出現塞車的話起碼都吸到客
搭西鐵,反觀馬鞍山果面若果獅隧/
大隧/城隧出現塞車的話佢地未必個個
都走去搭馬鐵.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3-19 22:51 發表
將線整體佔有率為六成
佔有率與東鐵相若
成功的鐵路線需配合不成功的道路網
新界西道路網大幅改善
才是西鐵的致命傷
如果大欖隧道、屯門公路日日塞車
我才不相信西鐵不能達到三十萬客量
將軍澳唔係到內地及貨櫃車必經之路, 所以道路網不及新界西,
政府可以容忍將軍澳塞車, 但唔可以容忍新界西至貨櫃碼頭塞車!
所以當新界西主幹將會飽和時之前, 政府係會起新路, 令到唔會塞車!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