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無閘門,咁咪尾門上車 lo....
多人的時候根本捉唔到.....
同埋你樓上都講左,無中門好難落車
PS 頭中門的設計,係中巴 60年代已經用 |
|
|
|
|
回復 30# 的帖子
其實新城好多車都係咁樣秉承住中巴呢種設計
載客量會大D, 但係...如果依然係中門落車, 疏導能力始終唔及後門咁好
再加上, 車尾走廊再闊都好, 乘客們依然習慣企響落車門方便自己落...
無助解決問題... |
|
|
|
|
呢個 post 真係多磚家架 je.....
另外講多少少,
以前 Dragon / Conder,Olympian 可以起中尾軸上用橫位的同時,
造到大量的企位空間
係因為兩個車系都係尾軸驅動
但係 Trident 係中軸驅動,
所以可以睇到城巴批中梯市區 Trident 下層中尾軸上坐唔得多人
[ 本帖最後由 LF5502 於 2013-4-17 22:3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l74_88m 於 2013-4-16 09:59 發表 
係就唔爭在用埋流動錢箱,等啲客可以用埋中門上車 (好似紅隧咁)
無記錯中巴時代101/111 九龍方向紅隧前尾站(今南洋酒店)
真係有中巴稽查用流動錢箱響下繁開中門俾乘客上車 |
|
|
|
|
原帖由 NEO_962 於 2013-4-17 23:06 發表 
你盲架?!
如果你覺得我咁都叫得個ban得黎你會開心d既你可以慢慢自high, 我唔理你
.
注意
請討論時留意態度
admin26 |
|
版務文章
|
|
|
用尾門好似電車咁唔可行
走數一回事,但港島居民繁時搭電車已經有晒共識要預早幾個站一步步橫越車廂中間去車頭落車
若果去到臨尾一兩個站先由下層車尾逼去車頭,真係落唔到車都唔抵可憐
但若果因估算錯誤而太早逼到上車頭,往往又要左閃右避先至唔會阻著下層逼緊上黎或者上層落緊樓落車既乘客
好多時去到臨尾幾個站發覺前面太多人未必逼得切過去,腳骨力好年青人尚可以即刻兜樓上再係前面樓梯落翻去
但電車車身短 (得 9 米左右)、曲梯 (兩條梯夾埋佔位先等於巴士一條半曲梯)、
依路軌行 (就算避震同懸掛奇差左右搖既電車都唔算太易跌親人)、站站停同站位清晰、
前門落車 (上下層落車乘客係順著行車方向搵出口落車,相對較安全)
雖然巴士車身較闊,但都要平衡翻舒適度同埋下層 (巴士只可以企下層) 落車門位置
但若下層本身已經有中門用,乘客去向尾門既誘因根本唔大,中尾軸附近既走廊點整都係感覺上窄,企多幾個盞阻著人落車
而家香港人已經比舊時避嫌得多,非必要都刻意唔會企得太逼,免生誤會
其實將下層落車門整到接近中軸,同埋將樓梯對正中門已經夠,好似 2500 AMN1-35 或者中梯蠆咁
將樓梯偏後,上完樓梯可以相對較易睇清楚邊度有位,唔使伸到頸都長差唔多由車頭掃到落車尾
落樓亦唔使好似行勻大半個上層咁,變相上上層既誘因更大
中門同樓梯前分別開到兩個水塘位,輪椅位可以改係相對樓底空間細企唔到太多人既右邊
淨翻左邊既一大截空間,學倫敦巴士裝晒低地台凳又得,整大水塘又得
中梯蠆最大問題係前跨唔長,相信要係前軸上裝凳應該會裝到 AVC 咁高
比起 E400 / B7RLE,其實 E500 / B9TL 呢 d 雙層大車應該更有潛質整長頭跨,即刻已經善用到頭軸上既空間,裝多 3-4 張窄凳
雖然世上整巴士既大國都係英國瑞典德國,但後兩者已經係左軑,傾向先進同大車化
英國巴士文化 (無論車型定營運) 傾向保守、傳統、輕量化設計簡單既車
睇 ADL 而家幾乎無再提過初代 E200 就知而家無乜廠會特登重提特意俾右軑地區用既偏置陣
現時有偏置陣既車型,都係設計俾左軑地區用,甚至連 ADL 新款 E350H full low floor 都一樣係偏左邊
設計上似乎視有意睇中呢個賣點既買家都係左軑地區
右軑巴士另一熱門車廠選擇 Volvo,由 B7L B10L 到 B9L B5L / 7900H 呢 d 都係引擎偏左邊設計俾左軑地方用,雖然呢堆車型係右軑地方都算賣得,
但一早睇穿幾個右軑地區有排都唔會用得上呢種設計,右軑版 (B9L 直頭唔出右軑版) 都只係用單門或者頭中門設計
香港巴士文化明顯係傾向英國個邊較多 (重有馬路窄呢堆歷史問題),就算肯試,以香港個訂單數量,應該都無乜大廠願意特地整呢批車
|
|
1344 HV4841 9037 HW8373 32103 MIG4760
|
|
|
原帖由 HW8373 於 2013-4-17 23:44 發表 
雖然世上整巴士既大國都係英國瑞典德國,但後兩者已經係左軑,傾向先進同大車化
英國巴士文化 (無論車型定營運) 傾向保守、傳統、輕量化設計簡單既車
睇 ADL 而家幾乎無再提過初代 E200 就知而家無乜廠會特登重提特意俾右軑地區用既偏置陣
現時有偏置陣既車型,都係設計俾左軑地區用,甚至連 ADL 新款 E350H full low floor 都一樣係偏左邊
設計上似乎視有意睇中呢個賣點既買家都係左軑地區
...
香港巴士文化明顯係傾向英國個邊較多 (重有馬路窄呢堆歷史問題),就算肯試,以香港個訂單數量,應該都無乜大廠願意特地整呢批車
咁不知閣下點睇, 英國巴士有部新車叫new bus for london, 本身右軑, 3門(頭中尾), 全底地台? |
|
3ASV196.KE7270
|
|
|
原帖由 DGCNYO 於 2013-4-17 22:03 發表 
你係咪要囉上一代11米多D既比,12米內3門雙梯
MAN DN202,唔好話假
11.7M,18噸總重載得87人好正常,你加多條軸香港地過得100啦,唔好唔記得BVG唔係用水塘 ...
係年前呢篇文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641353&highlight=
閣下反對我的3門建議, 估不到今日可以有這樣的贊同..
詳細野我唔再重複...
其實以香港巴士情況, 3門基本上是一定有益處, 當然, 要技術同廠商配合,
如果真係行3門, 基本上唔可以用現有香港車款及設計去諗....反而將來多門
巴士內部設計會越來越似鐵路, 尤其外國的路面電車...
有部分人一開始就講不可行, 似乎仲係保留係現有框框下....既然外國, 包括英國
都越來越多3門巴士, 相信香港日後都會出現, 尤其係巴士電動化下, 不少現有大件
柴油車機械將會減少, 取代是較大量電池, 但電池放置及設計空間將會更靈活,
當數十年後電動巴士普及(雖然我相信仲有排), 3門巴士出現機會將會更大....
加門, 不等於一定載客下降吧....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13-4-18 00:07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3ASV196.KE7270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