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IH 於 2013/5/7 13:05 發表 
香港沒有管理城際鐵路專用總站的經驗,我諗蝦碌一定有。
相比起紅磡直通車,高鐵總站的規模和班次都係幾重升呢。
e道、安檢、乘客資訊系統,樣樣都有可能出事。 ...
只要唔好未 ready 就趕完工啟用, 測試足夠至開, 應該就唔會出現新機場的情況。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咪係, 又話有份文件, 又唔公開出來, 定係想先唔公開文件玩一陣, 之後再公開文件再玩多陣, 一單新聞可以玩幾日咁。 |
|
下一站係西營盤
|
|
|
回復 10# 的帖子
老實講,如果一組原本用作承受幾十層樓重量嘅樁柱,可以就咁用機器拔得走的話,咁喺上面起樓都幾危險,呢類問題應該一早預計得到,而唔係臨場先發現。
不過,當時為咗早日同內地接鬼,唔排除有人為盡快完工,工程預算時下下報細數。 |
|
|
|
|
原帖由 stevenlim84 於 2013-5-7 09:47 發表 
其實地底工程有很多變數,影響工期是預料到的事情。不過建設中途更改設計就是人為問題。
我反而想知有幾多單工程唔會"中途更改設計"..
冇加改野就唔係工程啦,問題只係小改定大改者 |
|
|
|
|
原帖由 DIH 於 7-5-2013 13:05 發表 
香港沒有管理城際鐵路專用總站的經驗,我諗蝦碌一定有。
相比起紅磡直通車,高鐵總站的規模和班次都係幾重升呢。
e道、安檢、乘客資訊系統,樣樣都有可能出事。 ...
經驗方面,相信鄰近地區會幫到忙,鐵路另一端已經有呢方面嘅經驗,重有台灣同日本,長途/城際列車總站呢幾個地方都有經驗。
至於其他配套,當佢機場咁搞就差唔多… |
|
|
|
|
而家距離2015年底,仲有兩年半時間,西九總站剛剛先攪完個泥水盤地,地面野影都未見
另一個麻煩位米埔段隧道好戲都未上映 |
|
|
|
|
"承建商又批評有關設計的批核程序優柔寡斷、有太多意見、缺乏協調,造成延誤;
此外,設計的改動也增加工程難度及施工時間。"
講得出呢句,
應該係 contractor 對 MTR 班 project team 好重怨氣..
不過 gammon leighton 兩間都唔係第一日做地鐵 job
冇理由唔知地鐵"正常情序"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