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74B 終於有聲氣?
開啟左側

[經歷分享/報告] 74B 終於有聲氣?

[複製鏈接]
S3BL100 發表於 2014-5-19 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Gary_B 於 2014-5-18 15:06 發表


73A 咁就 30 - 60 分鐘一班,全單層,社會責任鹽水線
一係縮到愉翠  太和,再轉73 / 大埔沙田區內線


弊就弊在 73A 縮去太和,就意味住 73 要加返去 15 分鐘一班,派車數目無變過,
但係沙田入大埔就撈少左好多油水

如果真係大窩西一條 73、埔公一條 72A 的話,我覺得可以考慮 72A 沙田巿中心後經沙田圍路、威爾斯入返愉翠苑,
但仲有其他問題要解決…

所以我傾向 73A 原封不動算數,太難搞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4-5-18 16:29 發表
係真既話
恐怕老九下一步係 73A 合併 82K 放車...


73A 同 82K 沙田服務範圍差太遠,合併兩條線就要至少拉到新田圍,
但班次一樣係半粒鐘一班,其實未必有著數…
fb.com/scientisthk2usa/
HF3204@243M 發表於 2014-5-19 08:2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4-5-19 01:30 發表


弊就弊在 73A 縮去太和,就意味住 73 要加返去 15 分鐘一班,派車數目無變過,
但係沙田入大埔就撈少左好多油水

如果真係大窩西一條 73、埔公一條 72A 的話,我覺得可以考慮 72A 沙田巿中心後經沙田圍路、威爾斯入返愉 ...

沙田入大埔都係得咁多客
駿景園埔公班客都俾晒 28K
要搭鐵都已經搭晒鐵
除咗上繁大埔入火炭+下繁火炭入大埔呢兩班大客,何來油水?
況且埔公打算留 72 既話,所謂既油水都重會喺度
73 自然可以攞番 73A 幾架車自己加番去 15 分一班,放車出嚟做其他線

埔公要落威爾斯,落沙中轉 80K 83K 係唔係真係咁難呢?
認真,呢批客恐伯重少過 30 或者 82K 醫院客
老九為咗所謂既鄉紳留一條線,自己蝕錢就真係抵死
S3BL100 發表於 2014-5-19 12:3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4-5-19 08:27 發表

沙田入大埔都係得咁多客
駿景園埔公班客都俾晒 28K
要搭鐵都已經搭晒鐵
除咗上繁大埔入火炭+下繁火炭入大埔呢兩班大客,何來油水?
況且埔公打算留 72 既話,所謂既油水都重會喺度
73 自然可以攞番 73A 幾架車自己加番去 ...


仲有第一城、小瀝源入大埔同北區的乘客,82C 未開前
73A 入大埔都算係直接,位位 $10.1 不知幾和味…

如果要人轉車,我諗結果會倒晒去東鐵線。

不過我覺得留 72 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72 比起 72A 全程收費只係貴 $1.2,
而且大埔往返深水步唔似得北區往返火炭/沙田第一城,真係無其他辦法搞到要長途流水做。
大埔往返深水步、長沙灣,巴士的吸引力其實仲有提昇空間,72 就做唔到。

雖然話大窩西一條 15 分一班 73 做晒係最好,但我覺得 73A 改線空間似乎比起 72 仲要少。

[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14-5-19 12:40 編輯 ]
fb.com/scientisthk2usa/
kmb71k 發表於 2014-5-19 18:3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4-5-19 08:27 發表
埔公要落威爾斯,落沙中轉 80K 83K 係唔係真係咁難呢?


應該係火炭站轉綠小811
以上回應,是否可行?是否合適?
HF3204@243M 發表於 2014-5-19 18: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4-5-19 12:39 發表


仲有第一城、小瀝源入大埔同北區的乘客,82C 未開前
73A 入大埔都算係直接,位位 $10.1 不知幾和味…

如果要人轉車,我諗結果會倒晒去東鐵線。

不過我覺得留 72 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72 比起 72A 全程收費只係貴 $1.2,
而 ...

一早去晒東鐵線啦喎
只不過係用 811 65K 轉唔係用馬鐵轉
下繁要去到山尾街先至由三四隻喵仔變做坐得滿架車
雖然唔可以亂咁推論,不過愉翠一城來往大埔有幾多人用 73A,都已經可以打定輸數

82C 之前我都提過
同一個價錢,82C 只係去到科學園;73A 已經去到太和
入大學站為咗轉鐵,但轉完鐵北上重貴過原 73A 全程入大埔轉鐵
咁邊個會搭?
用番咁多里數,最少都要去到埔中先啦

老實講句,73A 其實好易等車
只不過易等車都做到咁差,好明顯係性價比出晒事啦

[ 本帖最後由 HF3204@243M 於 2014-5-19 18:45 編輯 ]
HF3204@243M 發表於 2014-5-19 18: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mb71k 於 2014-5-19 18:30 發表


應該係火炭站轉綠小811

老弱傷殘一嚟要兩蚊搭車
二嚟小巴冇低地台
雖然對輪椅客殘酷咗啲,不過都總好過冇得轉
kay 發表於 2014-5-19 19:0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九巴份RDP執74A陰乾72A,留72/73A厚封不動,擺明錢作怪

不過個算盤有無咁易打得響就另計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GM 發表於 2014-5-19 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ay 於 2014-5-19 07:04 PM 發表
九巴份RDP執74A陰乾72A,留72/73A厚封不動,擺明錢作怪

不過個算盤有無咁易打得響就另計

72同73A條數點都好過72A同74A啦

我覺得埔公眾線
最難改就是73A

因為:
1.73A收費貴 有水魚補貼
2.流水性質是埔公眾線最強,因此:
-縮短對乘客影響較大(以粉嶺往來大埔為甚)
-需提供較合理的替代,節省成本效果不明著
(例如:眾版友提倡以72A+73替代
但同時加密72A+73各一班車得出的總行車時間、司機休息時間都比單行一轉73A還高)
3.競爭對手28K對接駁鐵路的競爭力遠比72A強
28K可在火炭轉鐵,巴士難以競爭
東、西兩面可避免硬碰硬
4.73A行完埔公後往總站的行程較短
5.客量遠比72A高
6. 醫院線

[ 本帖最後由 GM 於 2014-5-19 22:16 編輯 ]
常備TCU 出行唔洗怕
271_N271 發表於 2014-5-26 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74A麻煩快啲上路
當74x由4點幾開始已經要企番大埔時
班74A仲可以寸寸貢周圍吉車遊街
見到都篤眼篤鼻
271_N271 發表於 2014-5-26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kuro 於 2014-5-15 16:21 發表
好少線有e種情況,為什麼?

因為大埔唔係單單住宅區 觀塘都唔係單單商業區
所以東九線客量一向都超有保證
要做到雙向都爆係唔難

其實74x客量真係幾恐怖下
首先平日下繁大埔中心條隊有幾壯觀唔多講
脫少少班就要開特車直出吐公唔係新鮮事
而星期六黃昏觀塘番大埔就一定爆晒啦唔使講
但係之前係吐露港見過 出觀塘有3班頂閘 1班企人
入到大埔又見到另一班過左運頭角里都要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4-30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