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m23 於 2015-9-29 01:59 編輯
其實九個站黎講,
大圍、沙田圍、石門、大水坑同鳥溪沙附近有大型發展計劃 (起緊 / 未起)
而馬鞍山站本身而家個出入口都已經勁迫
所以理論上六個站大堂都應該搞下..
大圍站上蓋本身應該會有新出入口直通二/四號月台
斷估到時應該會屈埋新世界起..
沙田圍暫時睇應該重有 quota 食
至於大水坑、馬鞍山同烏溪沙三個站,
從外面睇,應該只係加左鋼結構梯,難聽 D 講,到時拆左佢再起扶手梯個 cost 都未必會太貴..
本身馬鞍山站個站的設計,個大堂應該係預左 extend 到去另一條行人天橋的..
而大水坑站兩邊公路對面都有保留位,第時起多條隧道都重得
烏溪沙就真係唔知佢想點搞,
迎海同海皮附近幾個大型項目 (重有三棟學生宿舍) 全數入伙之後,
應該有四至五萬人口..
而家個站個設計應該應付唔到的 |
|
|
|
|
其實顯徑係新站,要做到合適冷氣系統,合適供電系統去配合使用月台幕門唔難亦唔出奇,
馬鐵唔想用錢去升級冷氣系統+供電系統,為左做靚條數,所以先跟東鐵統一用閘門,
簡單D講,
本來咩都無,揀A定B其實分別不大,
如果已經有A,換成B就係花費成個B嘅成本去取代A,咁就貴了 |
|
|
|
|
我唔信兩者係差唔多lor,
你估7*24咁開冷氣唔駛錢咩 |
|
|
|
|
即日
TAW P4 車尾MSD 已裝, 包裝未拆曬, 亦冇閂埋
TAW P3 有多個新裝(?) CCTV
STW, CIO P1 NOC
|
|
|
|
|
建造成本同營運成本係兩回事!
個人覺得佢本人係想裝晒幕門,只不過為左慳「建造成本」過當年立法會果關,
減到只有新站先用冷氣系統+幕門 |
|
|
|
|
講開冷氣,唔好意思又要ot一下,事關大圍站P4自通車以來,除左曾經將部分玻璃幕牆改為活動式外,對於改善P4唔通風嘅問題,不論K記或M記都係乏善可陳,所以小弟忍唔住又向M記反映,佢俾我嘅垃圾回覆令我慶上加慶!!
本公司接獲您提交的網上意見表,就大圍站月台環境的意見,現謹覆如下:
接獲您的反映後,我們即時轉達大圍站車站經理備悉。希望您能理解,大圍站月台爲開放的設計,因此車站並沒有空調設施。然而,爲加強空氣流通,我們已於月台及大堂裝設多部風扇。儘管如此,我們已提醒職員密切留意有關風扇的運作情況,確保空氣流通,為乘客提供舒適的車站環境。
謹此感謝您提出的寶貴意見。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