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lcct 發表於 2020-9-9 14:01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9 13:03
以九巴為例,網頁顯示87,834個轉乘組合入面
同一站柱轉乘只有7,213組
直線轉乘距離少於100米亦只有25,946 ...

九巴網頁所顯示嘅轉乘組合好多都係不切實際嘅大包圍式組合,例如A線轉九巴咁,而有部分建議唔同站柱嘅轉乘亦可以喺同一站柱完成,例如屯轉部分組合可以喺紅橋轉。如果地鐵而言,大部分轉乘組合都唔存在更好嘅選擇

kwn1029 發表於 2020-9-9 14:02

kitarolo 發表於 2020-9-8 16:59
第一城本身唔係無A41,仲要好大
機會有位坐兼唔算太耐上公路嗰隻,
咁就要A41P停俾佢方便叫兩飛?


A41P 最大問題唔係第一城, 係濱景,
呢個真係焗佢 A41P 做

DH8737 發表於 2020-9-9 14:04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9 14:16

miklcct 發表於 2020-9-9 14:01
九巴網頁所顯示嘅轉乘組合好多都係不切實際嘅大包圍式組合,例如A線轉九巴咁,而有部分建議唔同站柱嘅轉 ...

既然你都承認九巴多大包圍轉乘,咁即係真係同站(已經唔一定要同一站柱)並唔係你想像中咁多啦
你話鐵路轉乘彈性少,係因為香港嘅鐵路線好少兩條路線並行同一路段,交匯車站數量一定唔多
乘客點坐都只需要記住去一個轉乘點轉另一路線,個cognitive load一定比巴士轉乘計劃少
巴士轉乘設計上複雜好多,我唔否認識得轉可以慳到時間,但我見到轉乘資訊提供一定有改善空間


DH8737 發表於 2020-9-9 14:19

S3bl430 發表於 2020-9-9 14:25

DH8737 發表於 2020-9-9 14:04
其實點解我話容溟舟係成個矛盾位既主角?
唔知係咪我錯覺定主觀,容溟舟前一任果個民建聯都唔似佢咁,下下 ...

咁富安的確有咁既牙力(客量),你又奈佢唔何,人地居民就係唔鍾意坐81C和89C,多數搭87D和89D。以上2組線拆線重組的問題處理得唔好,絕對是災難級政治炸彈,大家都唔想搞

惟一有條件飛走亞公角的是40X,不過在山頭主義下,FF就好

kitarolo 發表於 2020-9-9 14:27

DH8737 發表於 2020-9-9 14:19
冇T4,馬鞍山去城隧同青沙點都要行第一城。

經紅梅谷/大老山隧道公路
亦可不經第一城

kwn1029 發表於 2020-9-9 14:32

DH8737 發表於 2020-9-9 14:19
冇T4,馬鞍山去城隧同青沙點都要行第一城。

可以行沙瀝公路, 學798,88X咁去鄉事會路都ok
但濱景係夾硬搵 A41P 食,因為冇 A41P 濱景就冇車去到機場,所以 A41P 係冇辦法飛得走濱景一城的了

DH8737 發表於 2020-9-9 14:32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9-9 14:34

DH8737 發表於 2020-9-9 14:04
其實點解我話容溟舟係成個矛盾位既主角?
唔知係咪我錯覺定主觀,容溟舟前一任果個民建聯都唔似佢咁,下下 ...

上面都有提過,先天因素令離開馬鞍山嘅巴士路線都會經過富安
對於富安居民黎講,一出恆德街就有巴士坐係佢地嘅norm
當區區議員亦多少反映左居民個心態
加上各條巴士線去到富安已經係馬鞍山區內尾站
多一條線多個選擇就可以快d上到車
所以區議員死都要攬晒所有車經亞公角街唔係無原因

上面亦有提過,區議會只係一個諮詢架構
交通規劃實際係由TD負責
所以咁多年黎積落黎嘅交通問題
亦反映左政府係多屆區議會都無認真接收意見
甚至做好游說工作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再論亞公角街 vs 烏溪沙的矛盾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