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發表於 2021-8-23 10:55
clivetock 發表於 2021-8-22 17:24
純粹從字面理解Cap 230,似乎無話唔比將新巴(部分或全部)路線轉比城巴?如果撤銷新巴經營嗰啲路線嘅專 ...
除左睇條例仲要睇先例
由正式提兩巴合併
運輸署反應冷淡
就知應該唔係EASY JOB
本來有人話新巴專營權改個名做城巴算
但似乎有人想專營權路線洗一次牌
LN9267
發表於 2021-8-23 11:56
kay 發表於 2021-8-23 10:55
除左睇條例仲要睇先例
由正式提兩巴合併
運輸署反應冷淡
因為兩巴合併運輸署需要重新弄一份車費表(之前9A說加價的車費表由政府提供),政府心態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KE7066
發表於 2021-8-23 12:21
GF2158 發表於 2021-8-22 02:56
合併後只有巴士公司得益, 唔好諗住合併後兩間公司財政有改善而令班次更頻密,
所謂整合就係為左減野
所謂專營權係避免一巴獨大,但係呢個理念面對現況又係咪現實先?
唔講所謂「一巴獨大」問題,兩個專營權嘅路線盤變咗咁多,想將堆碎濕濕嘅線整合返落一個專營權好合理呀
你自己都話要減要重組根本無需要搞到左手交右手,整合固然有可能減到嘢但係似乎唔係主要目標
JB5571@3B/103
發表於 2021-8-23 12:26
S3bl430 發表於 2021-8-22 13:16
至少兩巴合併後,短車線可以更靈活調動車務資源, 一些行政成本亦可降低,資源節約令財政壓力減少,減少突然財 ...
起碼可以謝絕「小材大用」/「大材小用」情況,PS 上週五坐38XX@23上層滿曬,最終要在修頓球場落車轉40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1-8-23 12:35
GF2158 發表於 2021-8-22 02:56
合併後只有巴士公司得益, 唔好諗住合併後兩間公司財政有改善而令班次更頻密,
所謂整合就係為左減野
名存實亡左好耐啦...
新城歸埋同一間母公司之下已經無競爭可言
最終問題係如果巴士公司真係財政惡劣既
咪又係叫加價
咁最終都係市民找數
而由其兩間巴士公司不論資源浪費同人手重疊既情況
對大家都無益(當然員工除外)
當然啦
如何有效監測巴士公司服務更為重要
但兩間巴士公司分開就係唔係代表好D呢?
未必囉
kei_hk
發表於 2021-8-23 12:51
kay 發表於 2021-8-23 10:55
除左睇條例仲要睇先例
由正式提兩巴合併
運輸署反應冷淡
我個人有以下的感覺 :
新買家到香港巴士好難再容納多一間公司(即係好難再分拆賣出新﹑城其中一間)﹐倒不如真正的合併﹐節省營運開支及提升營運效率。
搵幾條線"過戶"﹐政府又真係可以唔多理。
公務員唔想煩唔想做﹐絕對可以理解。
但係﹐去到專營權夠期唔去續(甚至玩到最大﹐提早交牌)﹐政府就無得唔理。
即係﹐只要佢最膽玩到最大﹐事前同KMB商議好﹐新巴的路線根本可以做到大部份去番城巴手中﹐政府根本吹唔賬。
即係﹐而家搵幾條線出來﹐似係試探政府﹑市民的取向多一些。
唔成功都唔係太大問題﹐最重要係做D野出來﹐話比大家知﹐真正的合併日子﹐真係會有一天達成﹐只係用什麼方法而已。
HR1377
發表於 2021-8-23 13:20
kei_hk 發表於 2021-8-23 12:51
我個人有以下的感覺 :
不明白新城交牌為何同KMB商議好?
其實KMB背後睇緊善水如何將新城合併,待時機一到KMB就會同LWB合併
on11358
發表於 2021-8-23 13:28
其實新巴19轉俾城巴已經係先例。
VA73@2A
發表於 2021-8-23 13:41
on11358 發表於 2021-8-23 13:28
其實新巴19轉俾城巴已經係先例。
其實19唔係新巴轉俾城巴,係新巴取消咗條線,城巴再開一條叫19嘅新線
本身城巴19就係8A,係區議會反對先繼續叫19
今次似係93,93A,95,595直接換城巴做,同1993,1995,1998年一樣
kei_hk
發表於 2021-8-23 14:01
HR1377 發表於 2021-8-23 13:20
不明白新城交牌為何同KMB商議好?
其實KMB背後睇緊善水如何將新城合併,待時機一到KMB就會同LWB合併
當無其他新競爭者有能力進場﹐最大對手就係KMB。
只要同KMB商議好﹐唔好出盡力去投新巴路線﹐城巴自然取到大部份路線。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