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1:50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13:46
巴士quota唔使咁死
人哋限私家車數目,得香港咁反智自己限制公共大型運輸工具
而家啲減班就真係商業市場 ...

而家問題唔係道路流量,而係市區埋站。
條路幾闊都好,都係得一條行人路可以上落客。

正如運輸署趕得巴士行小路甚至逆走,唔會痴線到連屯門公路、紅隧都唔俾行。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21:51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0:57
講到懶係顧及各方面,原來咪又係滿足你自己。
巴士公司出哂名縮得就縮,D客載得一個得一個,
有得迫就迫到 ...

時光倒流二十幾年前
九巴中天北新巴中將南咪返去呢個101 (先唔理九巴棄將南中間呢啲手段)
不過疫情開始以過境線為生嘅黃色公司咪扭曲曬呢個101
中曬啲新大區大標,紅色咪中極都係單頭
而家疫情後更冇路捉
嘢又唔改得太多,規格個個都做到一樣咁滯,兩邊都冇賣點
淨係鬥慘唔使本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1:56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13:51
時光倒流二十幾年前
九巴中天北新巴中將南咪返去呢個101 (先唔理九巴棄將南中間呢啲手段)
不過疫情開始 ...

個人不知幾想當年哎窮嘅嶼巴支支都落。
唔係下下都剩係B線。
甚至呢幾水嘅細標,完全係有D規模嘅邨巴公司食得起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22:08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1:56
個人不知幾想當年哎窮嘅嶼巴支支都落。
唔係下下都剩係B線。
甚至呢幾水嘅細標,完全係有D規模嘅邨巴公司 ...

兩巴爛價鬥搶就細公司都冇得做
壓低成本點夠紅黃嚟,仲未講連車都隨時要另外買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22:09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1:50
而家問題唔係道路流量,而係市區埋站。
條路幾闊都好,都係得一條行人路可以上落客。



流量大致等同埋站
少咗其他巴士流量自然亦少咗埋站,重組站位,新路線埋返站自然可以net zero
例如彌敦道北行金都出面隧巴站或油麻地眾坊街隧巴站,以往都甚少有巴士長停/排隊埋站拉龍
而家紅隧線減班後吉嘅時間就更多
又例如南行九巴啲晨早尖嘴特快線站位亦有類似情況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2:42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8-21 14:54 編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14:09
流量大致等同埋站
少咗其他巴士流量自然亦少咗埋站,重組站位,新路線埋返站自然可以net zero
例如彌敦道 ...
所以彌敦道、怡和街舊日有限,今日咪任行囉。

長沙灣道嘅荃葵線減佐,但係好快俾青沙線進佔。
觀塘道少佐沙田車,屯元天車好快又填滿哂。

以觀塘道嘅例子,運輸署都係叫佢新線行入面算數,
而唔係好似中區線咁,有堆車要金鐘止步。(個人認為新界觀塘密車線應該拆,一條彩虹止步,另一條直飛到九龍灣站先至停)

而路邊空間有限下,根本要借用港島北嘅方法,出城外圍落,返歸先至行中軸上車。
甚至青山道元洲街可以諗唔再做one way system,
可以諗一條做日間巴士專線(夜晚繁忙時間後俾番舖頭上落貨),另一條變番雙向。反正不嬲都泊滿哂車。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2:44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8-21 14:50 編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14:08
兩巴爛價鬥搶就細公司都冇得做
壓低成本點夠紅黃嚟,仲未講連車都隨時要另外買
...
鬥平咪得90 96 97,其他都係正常價
另外,萬一兩大唔中有車剩,唔通擺响度吽咩。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23:21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4-8-21 23:59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2:44
鬥平咪得90 96 97,其他都係正常價
另外,萬一兩大唔中有車剩,唔通擺响度吽咩。
...
就算唔計單價鬥平
仲有幾多人有歐六低地台雙層
幾球嘢一架 (仲要紅黃大批購入嘅平均價)仲未計其他額外維護維修洗費
唔少細標連全日機會都冇
兩繁兩出兩入都唔會夠時間開完一架回車再開第二班即係要兩架車 2x幾球嘢
全日utilise唔到架車,幾時先回到本

連有條件玩嘅嶼巴都唔玩
紅黃成本一蚊嘅嘢,你要用十蚊成本
兩巴玩曬好正常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23:50

s3n370 發表於 2024-8-21 22:42
所以彌敦道、怡和街舊日有限,今日咪任行囉。

長沙灣道嘅荃葵線減佐,但係好快俾青沙線進佔。


村巴mode就可以外圍落
反正村巴自己都係,走佬又快啲

本來長途線飛轉車站加市區有限度外圍停大站成件事就好村巴mode
只係停外圍又變咗獨市位又要死攬返個轉車站
成件事好多制肘,特別係同屯門月票公司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s3n370 發表於 2024-8-22 00:1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8-21 16:30 編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4-8-21 15:21
就算唔計單價鬥平
仲有幾多人有歐六低地台雙層
幾球嘢一架 (仲要紅黃大批購入嘅平均價)仲未計其他額外 ...
表面睇九城有車剩,開初可以抽落新線。
但係你長線run落,每十幾年都要買新車。折舊都分十幾年攤銷。
做完都係蝕嘅,就邊間都唔會sustain到。極端D如果客唔多都要開多線密車,咁運輸署就責無旁貸啦。

況且間間公司都唔會現兜兜買車,有得賺仲有穩定現金流,點會融資唔到?雖然九城買親車嘅一定多,但係你睇外地巴士公司一訂十架八架已經係大單,
咁單頭公司訂唔會爭太遠。

而呢水新線根本係開全日D嘅屋苑邨巴咁,繁時密非繁疏。
就算九城一樣避唔到非繁redundant嘅問題。

個人認為唔投非關無錢賺,反而係非專flexible D,做開細未必有興趣玩大。

兩巴有規模網絡效應,有優勢係必然。
但係制度上又可唔可以否定細公司落場呢?


頁: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查看完整版本: 大埔綠小又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