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城巴於6月1日開始「實時抵站預報系統」前期工作 ...
開啟左側

[其他] 城巴於6月1日開始「實時抵站預報系統」前期工作

  [複製鏈接]
3ASV174 發表於 2017-5-28 02:0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GK3258 發表於 2017-5-28 01:12
九巴都唔係boom一聲變個系統出黎,推出前都做左好耐前期工作。
只能講本身兩間公司vision唔同,一間覺得E ...

就算九巴幾早開始做前期工作,
都唔會早過新巴城巴,因為人地由搞報站開始目標已經係自動化,所以一路目標都係用 GPS 定位,
雖然九巴同期都有試玩 GPS 實時到站預報,但當年效果唔好,根本就無諗住發展落去,報站就手動叫車長搞掂晒算數,低科技當然快趣。

當年根本無人會估到 10 年後人人都拎住部智能電話上網,呢樣野在當時係無法想像。
套 system 又點預備定呢個擴充?依家話新巴城巴 2007 年時無諗到九巴 2012 年諗既野,都有欠公道吧?
搞咁多年研發同全個車隊應用 Telargo 成本都唔少野,要全線做 ETA 等於要推倒重來,點解大家又會覺得呢樣野係 boom 一聲就可以生到出黎?
何況中間呢咁多年,城巴本土線一毫子都未加過,而九巴全冷再加左四次價,有o的路線已經就快比當年收貴左一個 double。

今時今日簡單野如車廂 Wifi,又睇下新城有左幾多年之後,九巴先至有?
簡單野無變有都尚且要咁耐,何況係推翻一套洗左好多錢搞而全個車隊都用緊無耐既 system?

評分

參與人數 3aPower +2 HugeC +20 收起 理由
EdwinTse@FB + 10 好難唔讚你
27131118 + 1 + 10 精闢見解
city_alexander + 1 英雄所見略同

查看全部評分

如要討論,請先自貼差餉單一次
hkt116 發表於 2017-5-28 03:40 | 顯示全部樓層
3ASV174 發表於 2017-5-28 02:00
就算九巴幾早開始做前期工作,
都唔會早過新巴城巴,因為人地由搞報站開始目標已經係自動化,所以一路目 ...

但係唔好忘記 F2 堆車都係 2012 年有 A 線 ETA 功能
買套流量細嘅server緊係1個月有2-3日全部車 lost communication 啦......
HKWFM 魚市場 http://hkwfm.net
Mueller 發表於 2017-5-28 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2011年智能手機都開始普及,2011年城巴新巴app推出,2012年亦已經可以用智能手機詢城巴A線抵站時間
新創建旗下某路線就算係開得密都好容易因為塞車而搞到等勁耐都無車例如路線11晚繁大概10分鐘左右一班但係灣仔銅鑼灣軒尼詩道成日塞車搞到路線11車炒埋一碟睇下ETA就知有時要等4個字先有車黎如果俾乘客知道你有車黎緊,只不過係因為塞車而遲黎地等車都等得安心嗰啲脫班嚴重既南區同流水線更加唔洗講。實時系統可以讓站長預早知道巴士大約咩時間返到總站,從而更有效率調動車輛以舒緩班情況。2013年陳生本書正正講左實時系統對班次調動既好處。所以2012年建造專營權二車隊實時系統既同時,點解唔順便擴展至全線呢?
不過今時今日GPS大量應用於巴士,城巴同新巴多年努力不懈既嘗試可以話係構成重要既一環2003年路線97既實時巴士追蹤、2005/2006年路線15自動報站、2006年路線A10自動報站及實時抵站短訊詢服務、以及2007KGIS自動報站,經過多年嘗試、失敗與努力,自動報站終於在2011年開始大規模採用,而與城巴專營權二自家車務系統如站長紙連結既實時系統亦2012年末開發完成。真係要俾credit負責開發有關系統既城巴營運支援部一眾員工,無地既努力相信難以有今日既成果。
九巴參與過既測試則鮮為人知。現有Openmatics亦係由2012開始試用,直至2014年末先至開始逐步擴展至全線。所需時間亦不少。其積極態度亦嘉許。
不過比較下兩間公司實時系統既表現,就唔難明白點解新創建唔採用九巴已經完成開發既系統、而研發另一套系統既原因。例如比較下午4點幾至5點幾路線681九巴班次於中環畢打街巴士站既預計抵站時間,以及城巴路線1112A於同一巴士站既預計抵站時間,即使係測試中既LECIP都有相當高既準繩度。

who_r_u 發表於 2017-5-28 08:3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3ASV174 發表於 2017-5-28 02:00
就算九巴幾早開始做前期工作,
都唔會早過新巴城巴,因為人地由搞報站開始目標已經係自動化,所以一路目 ...




講到尾呢個世界不嬲都係達者為先
我淨係知道我可以用九記個 apps 睇時間
用 T 定係 O?關我乜事?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7-5-28 11:14 | 顯示全部樓層
who_r_u 發表於 2017-5-28 08:31
講到尾呢個世界不嬲都係達者為先
我淨係知道我可以用九記個 apps 睇時間
用 T 定係 O?關我乜事?

我想講
我黃大仙返將軍澳坐巴士只坐A29
城巴個預報,十分鐘前寫14分到,直到架車14分到時仍然寫14分到
九巴個預報,十分鐘前寫8分鐘後到,過多2分鐘寫5分鐘後到,過多1分鐘改為7分鐘後到
結果等足15分鐘先到

作為乘客,我覺得準繩度比推出速度重要

3bx 發表於 2017-5-28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7-5-28 11:14
我想講
我黃大仙返將軍澳坐巴士只坐A29
城巴個預報,十分鐘前寫14分到,直到架車14分到時仍然寫14分到

如果大家都唔塞車,車速正常,城巴同九巴都係差不多準確
但如果塞車,九巴會出現塞車未到站而寫到達/離開,有時就會寫行車受阻@
而假設城巴原本預計5分鐘後7:30分到站的車,如果塞車停左係度半個鐘,睇APP仍然係預計5分鐘後的時間,即係會變左8:00分

who_r_u 發表於 2017-5-28 13:1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7-5-28 11:14
我想講
我黃大仙返將軍澳坐巴士只坐A29
城巴個預報,十分鐘前寫14分到,直到架車14分到時仍然寫14分到

大部份乘客都無得用
任你 internal 幾準又有咩用?

betaone 發表於 2017-5-28 13:21 | 顯示全部樓層
3ASV174 發表於 2017-5-28 02:00
就算九巴幾早開始做前期工作,
都唔會早過新巴城巴,因為人地由搞報站開始目標已經係自動化,所以一路目 ...

現在老人家都用無限4G,Wifi有幾多人需要?心照啦

唔加價就可以冇服務?基本上大把在職人士寧可俾多幾幾蚊換取快捷可靠的服務
你睇下南港島線開左後,有幾多人棄新城投港鐵就知啦

學樓上師兄講,乘客淨係知道可以用APP查171幾時有車,而新城冇
betaone 發表於 2017-5-28 13:25 | 顯示全部樓層
Charon1999 發表於 2017-5-28 11:14
我想講
我黃大仙返將軍澳坐巴士只坐A29
城巴個預報,十分鐘前寫14分到,直到架車14分到時仍然寫14分到

作為乘客,我覺得「有得用」比「準繩度」重要囉;P;P
epsilon 發表於 2017-5-28 14:3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3ASV174 發表於 2017-5-28 02:00
就算九巴幾早開始做前期工作,
都唔會早過新巴城巴,因為人地由搞報站開始目標已經係自動化,所以一路目 ...

10年前無法想像今日人人手持智能手機?
如果成間公司都係得前線司機同維修工,呢個辯解或者成立。

但係班管理層唔係應該有前瞻vision?
喺公司入面唔係應該有IT、IS專才提出創新理念?
承標公司入proposal唔係應該有分析未來發展需要?
系統唔係應該預留擴容空間同增加額外功能嘅兼容性?
幾乎每年賺突唔係應該有資源提早更新升級系統去做全線ETA?

到底係滿足於現狀,自詡已經比對家超前好多,
定係真係預視唔到科技發展,我諗唔係咁難判斷。
點解總係有人唔肯面對現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4-30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