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成日出入創興
我印象中康文署堆車服務時段有限
叫做應付到水上活動中心需求,夜晚天文公園就要的士解決
個人覺得- L1 B6 i! _3 k* M1 ^ x
9 U$ y8 {& i' w5 r( Z
係西貢市中心設辦事處做遊客登記/ w7 q& ?- T7 v4 p2 @: t( C7 L1 k
由政府提供即日預約交通
再分派比村巴的士做
94/96R照keep
其實係合理過比綠小/巴士行咁其餘既路
唔可行
入西貢既客,唔係全部都即日原路出入
有人搭車入去坐船走
有人搭船入去坐車走
有人行入去坐車走
亦好多人會入去露營過夜
|
|
|
|
|
若果唔想條路多車行
係唔係更加應該提供公共交通?
我咁多年來入西貢不下二三十次
感覺上,東壩/西灣亭沿路,好多時仲多車過北潭路
原因正正係因為黃石/北潭凹/海下有小巴巴士走,一架巴士已經車走一百個客
東壩/西灣亭公共交通差,同樣一百個客,至少二三十架的士先清得走
若果怕道路超負荷
就更加應該開小巴巴士入東壩/西灣亭
甚至研究下可唔可以派短單入去,一車清走五六十個客
包保唔會再有的士車海
|
|
|
|
|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4-15 09:49
若果唔想條路多車行
係唔係更加應該提供公共交通?
你說得對,但西壩到東壩避車處偏小,先天局限左公共小巴的發展...
我覺得,要擴闊條路(至少達到北潭涌到西壩果個闊道)或者將萬宜路和西灣路打通(即起一條環繞萬宜水庫的路),才有大幅增加公共交通的空間 |
|
|
|
|
小巴本身靈活性好高
大把更窄既鄉村道路都有小巴行
呢層你唔使擔心
小巴既問題係,中途站永遠上唔到車
西灣亭中途站本身少客,或者問題不大
東壩萬宜路沿途本身有好幾個多客位(白腊、西壩)
小巴總站上滿全飛,中間只會繼續出事
要解決呢個問題,最低限度都要派短單,供應企位俾中途站
派短單,路面執一執應該過到,但對頭車會係問題
可能要plan好對頭車相遇既位置,早到既車停喺避車處等對頭車過咗先繼續行
|
|
|
|
|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9-4-15 11:14
小巴本身靈活性好高
大把更窄既鄉村道路都有小巴行
呢層你唔使擔心
本身條路係水務署,佢無責任推廣旅遊業,佢更會驚多左旅客會污染水源,條路“執一執”的行政難度也不小,而且不是能短期做得到
依則係2012年新聞,近幾年萬宜路沒有明顯擴闊,依個rules應該繼續適用,所以唔好再幻想短期內短單可以入去。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旅議會接獲旅行社反映後,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及水務署商討,有關方面同意以試辦方式,一次過發出三個月期的車輛許可證,讓旅遊巴士取道萬宜路前往萬宜水庫東壩,但只供內地及海外旅行團前往,不適用於本地旅行團,並限制只適用於二十九座或以下座位的旅巴,有關巴士必須是環保廢氣排放量低的車輛,於周一至周五接載旅客前往,公眾假期除外。”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20103/00407_066.html |
|
|
|
|
水務至唔會揹呢個大伏
以今日既狀況 唔玩禁客令已經偷笑 重想由巴士帶客入
|
|
|
|
|
認同,北潭涌閘口
至東壩理應只准小巴
(29座或以下)或者徒步,
的士都唔俾入,集水區理應
用呢種方式限制訪客人數。
具體可以係某時段
(例如0800~2000)
就有4至5部小巴穿梭
兩地,單程20蚊都唔緊要,
其餘時段就准的士內進。 |
|
|
|
|
其實水務同漁護應該鎖哂萬宜果隻閘
並改為准許部分小巴進入禁區
的士上山上到過哂火位,要做野
|
|
.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19-4-15 19:07 編輯
行山客/露營客未必兩手空空,
分分鐘重裝露營呢,
(至少我有一次去浪茄露營,有團友帶手推車推物資)
所以的士點都有佢既用處既...
|
|
錯字連篇
|
|
|
本帖最後由 GA6072 於 2019-4-15 22:25 編輯
至簡單既動作係的士巴士專利巴都要攞証入去預防車海
最好就係西貢遊客中心開登記counter
派GPS locator比入內遊客
咁就可以更好咁預計交通需求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