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仲記得當年最好嘅年代,就係新城互相競爭嘅年代,每一個員工都好有heart,日日都打緊仗,每一條線都好有心去經營,尤其是有競爭嘅添!我仲記得41中巴唔要交俾城巴做41A,即刻起死回生,講真如果唔係有競爭,中巴話唔要,呢一刻無咗呢條線了。由新城合併開始,注定成件事會走樣,重複嘅減咗去,巴士集團睇盤數嘅,效益高嘅咪放多啲資源囉,流水線其實用密食當三番去做,收入並非低嘅,以前計過數,其實全部都有肉食,但對比新式快線,新線食水更深啫!
當年中巴開82,係朝4晚2,點解可以咁?就係密車長時間,穩定嘅服務,成為市民代步嘅骨幹!港島區地鐵其實唔夠就腳,上落出入其實花咗時間,電車點解唔死,除咗平之外,地面車站方便上落,都係優點,巴士全冷後,用城巴標準收費,其實真係吸引人上車,一部巴士如果做個個站有20人上上落落,收入其實都唔差!
可惜合併後不思進取,我個人早已提議,既然無心經營,倒不如交回一個牌照,至於邊個做,我唔建議九巴做!除非互相交部分線出嚟,全港有競爭,否則我見唔到交俾老九,會好咗去邊,可能好啲啲囉,但效果唔顯著,我估計如果俾嶼巴做,可能仲有唔少火花同驚喜!
以前電車路大把線做流水,真係等一陣,隨便上車都到達目的地,今時今日,去邊都睇apps做人,20分鐘以上一班嘅線,其實好惡等,搭地鐵上落麻煩,但都到咗目的地了,要知道其實有時啲人唔需要急,但班次超過15分鐘,叫人點等呢?當年減咁多線,係要加強返2A班次去交換,乜都減晒,唔搭鐵咪上電車囉,反正塞車時,電車仲快過巴士,爭在無冷氣罷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053h4 發表於 2020-1-8 15:16
巴士的社會責任遠高於小巴同村巴, 低地台巴士比單層巴士貴DOUBLE, 亦要顧存蝕錢業務, 無足夠利潤支持, 好 ...
你唔攞九巴條2A比?乜樂華交通好好咩? |
|
|
|
|
但係引進競爭變成惡性競爭又係咪理想?
呢個分餅仔遊戲好似點玩都死咁,單一公司營運就被批服務水平不理想,聯營制度要提升服務水平又好難傾掂數,個別路線引入競爭只會令巴士公司拆東牆補西牆,仲未計隨時會搞到跑狗咁政府要出手解決問題
|
|
|
|
|
過去廿幾年,燃油價格
購置車輛成本高咗幾多?
工資就增長緩慢,或者說銀碼
唔低但追不上購買力,但講近啲
有一年賺突(按資產值百分率計)
要回贈嗰次都無新巴份?
有樣嘢我唔知自己有無睇錯
有唔啱請插,就係九巴泊車或
車廠越搬越偏遠,咁私牌都係
成本(燃料/車長出勤時間)遲啲
連屯門泳池側嘅巴士場都要收返
貴重地段如寶輪街及APM,雖當中
都係母公司獲利,但港島嗰邊好似無
呢個問題? |
|
|
|
|
053h4 發表於 2020-1-9 00:17
調色盤係唔work, 單色盤係work的。
好明顯2,6都無大問題,點解,2,6雙向都同大堆有分段的長途車同路,有 ...
唔好偷換概念
2A西行有東隧車 “輔助”
東行有紅隧車+77/99 “輔助”
以你呢個邏輯
我係新巴就好開心啦
82西行冇長途呀嘛
一於開單向3-5分鐘一班
東行就私牌比曬長途線 |
|
|
|
|
KE7066 發表於 2020-1-9 04:02
但係引進競爭變成惡性競爭又係咪理想?
呢個分餅仔遊戲好似點玩都死咁,單一公司營運就被批服務水平不理 ...
有競爭嘅就自然唔會理d無競爭嘅
你總無可能分到個餅條條線有競爭
如此一來就無辦法避免獨市線俾人搞死
北區已經係典型例子
唔係話673呢d無得做
但係有車點解唔先處理下279X/278X上水站條龍呢?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