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某新聞:計劃將沙中線縮短為沙紅線
開啟左側

某新聞:計劃將沙中線縮短為沙紅線

[複製鏈接]
dennis28a 發表於 2007-2-26 23:5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PB602 於 2007-2-26 22:52 發表

1) 東鐵響九龍塘已經有大量乘客落車轉乘地鐵往九龍東西(部份往九龍東者會提早響大圍落車),
而事實上目前尖東至紅磡一段有大量剩餘客位, 可以騰出空間接載來自地鐵既乘客.

2) 基於地鐵本身可以用較佳既轉車方式過海, 相對之下響九龍塘由地鐵轉東鐵實在唔太方便, 有
理由相信(1)中所提及既空位已經足夠接載地鐵轉車客.

3) 旺角方面, 東鐵位置根本無地鐵咁吸引, 我懷疑會唔會有大量人流利用東鐵過海.

4) 最重要既係由新界過海, 經旺角比經土瓜灣直接, 車程亦較快, 因此東鐵直接過海係最快捷方案.

5) 馬鐵通車前, 反對東鐵過海人仕多假定好多人會坐馬鐵轉東鐵去旺角, 紅磡及尖東, 因此認為東
鐵過海會令東鐵"百上加斤". 但馬鐵通車後已證明馬鐵轉東鐵去九龍既人流根本唔多, 咁起碼少左
呢一層"壓力"先.


下列內容假設4HC是以東鐵過海方案。

1. 閣下根本未包括東鐵過海後,上水、大埔、馬鞍山、沙田、大圍的過海隧道巴士的原有乘客有機會轉乘東鐵。目前歸目前,現時尚有不少市民是乘坐隧巴及村巴過海,現時有大量剩餘客位,並不代表將來不會增加乘客,單憑現時的客量指標,只是以偏蓋全。

而且,現時有不少在九龍塘站轉乘的乘客,尤其是多少乘客是往九龍東西南北亦無人知道(除非你有數據在手),不過儘管尖東站開通後,並不代表九龍塘站轉乘的乘客大多為非過海的。還有,前往九龍東的乘客提早在大圍落車?相信只有少部份,因為前往九龍東往返上水、大埔、馬鞍山、沙田、大圍的市民主要是以巴士代步,而不是單靠使用鐵路出入。

2. 兩鐵合併後,在北港島線落成前,4HC過海的確較現有系統為快,尤其前往灣仔、銅鑼灣一帶,沙紅線與及鑽石山等乘客分流至東鐵過海不足為奇(根本是4HC的原意),九龍塘轉車站相對來說不算十分不便,總好過在金鐘站轉乘港島線。

3. 懷疑歸懷疑,未來東鐵過海後,旺角站將會南移,介時會吸納更多何文田山、窩打老山的居民乘坐,論地利,使用東鐵過海總比在旺角地鐵站一帶擠車還好。

4. 如果鐵路只是追求車程較快的選擇,為何我們要不斷把樽頸的鐵路路段分流?現在東鐵過海,畢架山隧道路段早已出現樽頸,還要把樽頸問題延伸至新鐵路?還要增加樽頸路段的客量?不是嗎?

5. 閣下只是按馬鐵的客量指標,根本沒有考慮馬鞍山區內居民前往CBD的交通需求。現時馬鐵轉東鐵去九龍的乘客根本不多,不代表東西南北走廊接通後,馬鐵轉東鐵過海的乘客少於馬鞍山居民利用東鐵前往九龍的需求。而且,現時兩鐵尚未合併以及馬鐵上蓋物業發展項目尚未落成。不要忘記,新市鎮的城市發展,主要是令居民更容易適應新鐵路系統出入,當上蓋物業落成,按城市發展規律理應會有更有乘客利用馬鐵出入市區。(東涌線、西鐵亦是如此發展)
DIH 發表於 2007-3-1 22: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B602 於 2007-2-26 23:04 發表


其實如果Thinking Out of the Box, 我覺得馬鐵向西伸延, 穿過尖山接駁地鐵荃灣線, 東涌線
及西鐵(比如同時響荔景, 美孚及長沙灣設站), 可能會更加方便.

目前由沙田坐鐵路去東北九龍, 新界西或大嶼山都 ...

如此一來,大圍至紅磡段要獨立成線還是和尖山線梅花間竹?
因為沙田往東九龍亦有一定需求(大圍至鑽石山成立),東九龍線亦遲早要建。

往西可以過尖山後向南,與西鐵共用美孚站,然路線安排分兩種:
.屯門-紅磡-鑽石山-烏溪沙 及相反
.烏溪沙-鑽石山-紅磡-美孚-大圍-烏溪沙 及相反

建鐵路開支龐大,一開開兩條穿山線會唔會太激?
ATR129 發表於 2007-3-3 04:4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IH 於 2007-3-1 22:09 發表

如此一來,大圍至紅磡段要獨立成線還是和尖山線梅花間竹?
因為沙田往東九龍亦有一定需求(大圍至鑽石山成立),東九龍線亦遲早要建。

往西可以過尖山後向南,與西鐵共用美孚站,然路線安排分兩種:
.屯 ...


好提議,若馬鐵向西伸延接駁地鐵荃灣線、 東涌線及西鐵
建議可以有兩種走線方案選其一

直接較短走線,大圍站後延長至南昌作總站,經蘇屋、興華街附近地底,中間可以只加長沙灣一站轉乘地鐵荃灣線‧

延線長度跟原來大圍至鑽石山站或至啓德接近,若加上東涌線由南昌接駁至中環站,路程跟沙中線方案大圍站至過港島後第一個站相若‧加上北港島線落成後東涌線將會直結至柴灣站,界時利用馬鐵往港島北岸中環以東沿途各站只須轉一程車‧

東九龍線則繼續由西鐵經紅磡站延長北上,直至鑽石山站止‧大圍至鑽石山路段可按日後需求才興建。

由於從大圍經馬鐵轉乘東涌線往港島的落腳點,會較經東鐵過海之落腳點為西面,預料可吸引東鐵南乘往地鐵港島線金鐘以西的搭客轉乘,提升分流作用。

***

間接較長走線,大圍站後延長經葵涌石蔭邨附近 / 以北,接駁地鐵大窩口站,經關門口街附近荃灣公園南設站,接駁西鐵荃灣西站,再西南接東涌線青衣站‧途中或加石蔭一站‧

轉駁西鐵北乘、東涌線東乘車程較直接,可是不能為東鐵 / 馬鐵往港島乘客分流,沙紅線大圍至鑽石山路段須按原時間表上馬‧另外走線如何穿過荃灣路高架穚底,又可以跨越藍巴勒海峽,會是其中一個技術問題‧
Cantona 發表於 2007-3-3 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ATR129 於 2007-3-3 04:44 發表
直接較短走線,大圍站後延長至南昌作總站,經蘇屋、興華街附近地底,中間可以只加長沙灣一站轉乘地鐵荃灣線‧

延線長度跟原來大圍至鑽石山站或至啓德接近,若加上東涌線由南昌接駁至中環站,路程跟沙中線方案大圍站至過港島後第一個站相若‧加上北港島線落成後東涌線將會直結至柴灣站,界時利用馬鐵往港島北岸中環以東沿途各站只須轉一程車‧

東九龍線則繼續由西鐵經紅磡站延長北上,直至鑽石山站止‧大圍至鑽石山路段可按日後需求才興建。

由於從大圍經馬鐵轉乘東涌線往港島的落腳點,會較經東鐵過海之落腳點為西面,預料可吸引東鐵南乘往地鐵港島線金鐘以西的搭客轉乘,提升分流作用。

贊成你的建議

這樣,可避免新界東乘客過份集中用荃灣線過海,同時可提升東涌線的載客量
亦可方便新界東乘客,轉西鐵前往新界西
可大為提升東鐵的競爭力

我認為,興建大圍至南昌一段,比興建紅磡到鑽石山一段更為重要
DIH 發表於 2007-3-3 16:4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ATR129及Cantona的文章

依時序排列,我的建議定為〔方案A〕(只計定線而不計總站位置)。

***
ATR129的短走線〔方案B〕
假如經興華街出的話,需要明挖隨填,會比較擾民,
而且穿山隧道需要繞過沙田濾水廠,呈S形,技術上比直線鑽挖困難,即使成事造價亦會很高。
南昌站在九龍南線通車後只適宜作中途站,用作總站則會令西鐵班次減少,我建議用九龍西撥兩個月台為總站。
往大西北不如其他兩個方案方便,但直入長沙灣這個賣點,可以某程度打殘九巴86系四條線,有失亦有得。
成/敗:50/50

ATR129的長走線〔方案C〕
我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過藍巴勒海峽的確是一大問題,
衡量後我諗為沙田往九龍西或港島,比往荃灣北及北大嶼有較多客源及競爭力較大,
不要忘記往荃灣北及北大嶼有大量快捷便宜的城隧巴士,又唔係極度重疊,唔太cut得巴士,結果條鐵路會成馬鐵翻版。
成/敗:30/70

Cantona「興建大圍至南昌一段,比興建紅磡到鑽石山一段更為重要」
同意,沙田出九龍西是市區鐵路線最大的盲點。
沙田往港島巴士受制於紅隧塞車及中環配額,八號幹線新段的設計對沙田往港島也沒有幫助,
沙田往港島的巴士相對這條鐵路較慢。

我自己的建議〔方案A〕,我不予分數,由各位定奪,只在此defend一下。
往美孚西鐵站共用月台,由沙田出發往大西北只需搭一個站往對面月台轉車,再下一站已經是荃灣西,
而且城河東往大西北本身是要過河轉巴士,此鐵路雖然都要轉,但130kph與70kph之比,相信吸引力頗大。

我對往荃灣北的轉乘不予厚望,所以只用回西鐵的轉乘通道,往荃灣北方便程度介乎〔方案B〕及〔方案C〕。
保留「袋形」路線的建議,大圍至鑽石山要起,74X、89幾時都咁多人,好大舊餅食,食埋84M(取消),
既然都起到鑽石山及紅磡(九龍南線),不如一次過搞掂埋東九龍線,食埋85系(減班或縮線)。
鑽石山建議成為三軌車站,也使用九龍西總站,提供服務之路線為:

.屯 門<>美 孚<>鑽石山
.烏溪沙<>美 孚<>九龍西
.烏溪沙<>鑽石山<>荃灣西

美 孚<>大 圍 班次 1x
大 圍<>鑽石山 班次 1x
荃灣西<>屯 門 班次 1x
荃灣西<>美 孚 班次 2x
鑽石山<>九龍西 班次 2x
九龍西<>美 孚 班次 3x

往東涌線港島方向方便程度和〔方案B〕相若,東涌線的剩餘載客量能充分利用,
第四條過海鐵路迫切性減低,可暫緩興建,或者可以說,
即使東鐵用九卡過海也不會太擠迫,從另一角度看可以提升吸引力。

總括來說,我的方案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加多一條線接通兩個站,只係起條大直路隧道,唔使起多個站,
即時將新界東西「通波仔」,相信成本效益不俗,如果我係田北辰我就拋埋呢個方案出來。
***

無論如何,東鐵都應全面提升訊號系統和列車性能,並至少在繁忙車站加裝半身閘。

小弟愚見,歡迎指點。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7-3-3 16:55 編輯 ]
307 發表於 2007-3-8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我覺得沙中線都係應該起...

第一:沙田、大埔、北區加埋過百萬人口,
但係依家只可以靠巴士、村巴等過海,
如果用鐵路的,亦都只可以靠觀塘線和/或荃灣線經尖沙咀,
或經觀塘線及將軍澳線過海,
呢兩條線繁時的客量係點樣,
大家心中有數。
結果只係會discourage住新界東的市民唔用鐵路,
而多用其他交通工具過海。

其次,中環係現在香港的中心區,
而沙田一帶係絕對有潛力成為新界東一帶的重鎮。
現在好多公司都已經頂唔住中環的貴租,
而開始搵地方搬。
中環亦都因為交通太擠塞,
而令到好多人卻步。
如果有其他地區的交通可以做到與中環相若,
但係唔會有擠塞問題的話,
長遠而言係可以增加呢d區對工商業的吸引力,
而市民亦都樂見可以以平一點的交通費,
在一個舒適而方便的地方上班,
長遠亦可以緩減通勤人口,
改善空氣質素。

再者,即使中環的核心地位不會得到挑戰,
但以沙田的地理位置及現在的人流而言,
已經可以成為一個地區的中心,
單看新城市廣場的人流可以是全球最多人流的地方之一,
已經可以知道沙田的潛力。
那又為何不可以為沙田提供更好的交通配套,
而同時間亦可以方便沙田以北一帶呢?
只罵不建議=不負責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