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發表於 2022-2-1 23:45
四幹段路分兩組
第一組薄扶林
我上面本身係 focus緊 hku (巴士為主)/堅城 (小巴)轉車翻南區嘅客究竟 prefer用邊個站轉車嘅,所以引申出兩個問題:
1. Hku轉巴士係咪因為疏得滯,所以啲客寧願去堅城搭小巴?華富有五飛已經好夠打 23號小巴,咁即係hku轉車落數碼港唔夠吸引 (得兩飛,970仲要兜華富)。
2. 如果我單純係想將啲南區客送去鐵就算嘅話,咁 43A行法一定最慳車,密密做 hku落南區嗰段,但只要行遠少少做中環特快嘅話,又簡單地做多一水薄扶林中環客。雙向飛橋可能唔快得幾多,唔知慳唔慳到車,但基本上一定穩定過行內街之餘,亦有誘因以較少行車時間掠到更多水 (我唔冧住 30X會點減價,起碼唔會減到落 4X水平先,要平就落翻 4仔),咁南行上橋嗰陣唔需要坐到太多客都可以圍到條數,相比起行內街。
而數碼港嘅客都冇必要再平比佢,我唔expect嗰頭啲人會覺得巴士太貴 (同M49價錢比意義唔大,十四年前嘅票價同需求對比起 2022年嘅可比性太細),反而我會冧30X兜華富嘅話可唔可以再飛多幾個薄扶林道嘅站去吸華富客,去值回票價,當然我都希望 4會加多架車補位。
內街實在太多線(聯合到站就另一個問題啦),斬 4X實在冇必要再拉埋條 30X落去維持住內街落南區嘅密度。私心係想推多啲內街客去用瑪麗轉乘嘅 (多三條線入華富),當然我都認同內街去華富應該要密過廿分鐘一班 (惡毒啲我想拉埋條 40M落山,西行大道西後直去,但好似又冇乜用),但唔覺得應該用 30X嚟做,一陣再拖多幾卡就冇意思。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荃南線由黃竹坑開如果唔經薄扶林,可以話連田灣/香港仔都放棄埋。唔通真係直出香隧塞堅拿道天橋咩?另一方面去睇,如果行西隧去程南行經西營盤上薄扶林道,北行經摩星嶺沿域多利道落堅尼地城 |
|
|
|
|
110越做越好似乎唔關尖咀/尖東事,海港城/尖東長年以來都吸唔到大客源過海
110如是,973如是;海港城要過海搭天星過到灣仔大把車轉,使咩等110,
未計等車時間,灣仔登陸個時,110都唔知出尖麼未
|
|
|
|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22-2-3 03:00 編輯
正解,搞到數碼港有客無車搭,擺明黃橙寧願拎條 43M 行碧遙灣都唔落數碼港而出事,
大口環班客就日日「擘大個口得個環」死等條綠頂 58。
但邊個話 30X 非繁少客?就算而家比 58 搶客都為到皮,死未。
只係黃橙公司走去無野搵野搞,想節省資源。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2-3 02:56
正解,搞到數碼港有客無車搭,擺明黃橙寧願拎條 43M 行碧遙灣都唔落數碼港而出事,
大口環班客就日日「擘 ...
30X係薄扶林道落中環最快嗰係,要開刀都應該搵4 7 91堆特慢頹線掛? |
|
|
|
|
nwfb1001 發表於 2022-2-3 02:06
110越做越好似乎唔關尖咀/尖東事,海港城/尖東長年以來都吸唔到大客源過海
110如是,973如是;海港城要過 ...
咁都正常,似終尖沙咀落地底過海真係快過巴士唔少,南行灣仔碼頭轉7字頭特快亦算方便
我都知110客量好咗主因係改東廊特快,但連帶尖沙咀多咗唔少客上車
夜晚路面暢順,車程會相對快
973假日有搭過,客量唔差(但好睇疫情發展)
南行廣東道自轉唔知想點,好地地直行九龍公園俓唔得咩?
|
|
|
|
|
好似嗰段沙灣徑唔知係因為居民嫌巴士嘈, 唔肯放, 定路面而行唔到, 中途經數碼港就一定要原路出入
49X就係因為咁而行香港仔隧道
|
|
|
|
|
任何選擇都有市場
但同時間唔係得巴士
亦要有取捨
好似54 55
依家D人擺明坐54M上瑪麗
咪54 55陰乾
以前真係高度集中中環返上山
依家唔係
早兩年低B黃都想4X全日跑四幹返南區
停堅尼地城站同置富
行士美菲路上山
結果RPP明明話落實做
最後無下文
如果真係有市場就唔會彈弓手唔做
同埋一個萎縮左既市場
無得加強服務就只可考慮去留問題
同埋華富同數碼港都分左手咁多年
事實都證明華富需求係大好多
華富居民寧願維持現狀
數碼港佢死佢事啦
如果話巴士搶58客
我一定買巴士輸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試路失敗
大口環道都係
所以先奠定下面小巴玩晒局面
而且D客寧願等唔知幾多班小巴
都未必肯行去搭巴士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HKU上地面可以避開西營盤上山樽頸位
搭西隧線隧道口出嚟上港大條路認真唔開胃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