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擔心東隧的闊度不足,畢竟設計時是考慮市區綫每小時最高80公里;如果要走每小時110公里,列車的擺動會比較大,使其有可能與狹小的隧道有碰撞
|
|
perge movere
|
|
|
未必得。
估計東隧豎曲線與旁邊馬路一樣,重車超速可能"銼傷"懸掛系統
|
|
|
|
|
經過這幾天的討論,目前得出NIL的最優解應該是:HOK—EXC—CBN—NOP,取消TAM
這種走線更適合以SWAP或者東將直通的方式來實現。
以往我一直是交匯的堅定支持者,但這次我終於發現SWAP某程度上確實更容易實現。
但是SWAP會牽動港島居民島內通勤的利益(之前有N多篇相關討論),那就剩下東將直通。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統一東將兩線的訊號、列車、梳理班次,點樣同AEL夾時間等等。
預計真正動工建設都要到2030年以後,上面這些細節都可以慢慢執。
至少,已知青衣至東涌以及康城支線都係要疏車
(前者受青馬大橋限制,後者本身需求比去寶琳細)
而其他路段沒所謂,可能set兩種車就可以大致解決東將合併的出車問題——
A線:寶琳——青衣 B線:康城——東涌 班次比例【A:B = 2:1】 |
|
我是一部小小MMC~~~~
|
|
|
本帖最後由 Kelvin15190 於 2022-4-1 15:40 編輯
其實本來機場鐵路與將軍澳綫的SACEM信號並不一樣,需不少時間處理。這樣的話,東將直通時可考慮將兩綫信號系統統一為seltrac cbtc,以便開更多的班次,並解決機場鐵路信號系統無法分辨優先權的問題。
|
|
perge movere
|
|
|
講到信號系統問題,鐵典話一開始係想所有原地鐵線(所有市區線+東涌線+機鐵)都換曬做 Advanced SelTrac CBTC
結果首先俾2019年荃灣線炒地鐵事件delay
之後自2020年持續至今嘅疫情持續影響Technical Support效率
所以而家話批Q-Train會先裝SACEM去換M-Train,並且要有市區線長用SACEM嘅準備......
然而東涌線+機鐵+將軍澳線嘅信號系統更換工程都係排到最後,
再加埋換車、東涌西延線、AEROT等工程規劃,呢三條線換信號隨時會後來先上
(疫情touchwood到2026年應該搞掂啦啩......)
|
|
我是一部小小MMC~~~~
|
|
|
北港島線唔似當年九龍南線咁、預備依家屯馬線咁西馬合併咁簡單,佢係因為舒緩港島線長期唔夠載而引申出嚟嘅延線,我諗港鐵內部都唔會單純以建造成本做參考,反而點樣先解決到港島線嘅問題先至係核心,那怕係高成本、但成功將3條新市鎮嘅鐵路綫唔再以金鐘做主力,對大家都有好處。
|
|
最愛的、城巴的、667的、一個傻佬
|
|
|
呢度好多師兄預計添馬站會取消,個人看法卻是相反,關鍵係工程是否要在添馬公園動土
若然要在添馬公園開挖,基本上個站會走唔甩
因為班議員會話:既然挖得個洞點解唔起埋個站?
同埋金鐘站四線交匯已經夠擠迫,多個站疏導人流點都好過擠埋同一個站,情況同顯徑站類似
|
|
|
|
|
北角站啟用時鰂魚涌站的3,4號月台已經對調,因為北角站3號月台已經編為往油麻地方向。
|
|
喵...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