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elvin15190 於 2022-3-26 20:27 編輯
不過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的文件曾指出技術上不能在同一地點分別為兩條掉頭隧
道建造地下構築物,港鐵公司提議興建一座綜合構築物供兩者
使用
這個説明了北港島線掉頭隧道軌道要麽與出機場鐵路掉頭隧道延展段一齊起,要麽北港島線掉頭隧道就此煙消雲散,很難再起。
而黨鐵的新聞稿指出
機場鐵路掉頭隧道延展段是一條位於香港站東面的龍和道地下、長約五百
米的地下隧道,讓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列車掉頭。
可見最後方案沒有北港島線掉頭隧道部分,可以推定不會有預留部分,北港島綫交匯方案被推倒
ref:1.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 東涌線延線(2020)
2.黨鐵新聞稿(2022)
|
|
perge movere
|
|
|
除非北港島線方案已定,否則其實洗小小錢起定無壞。又一短視嘅決定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3-26 18:40 編輯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6 12:09
不過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的文件曾指出
這個説明了北港島線掉頭隧道軌道要麽與出機場鐵路掉頭隧道延展 ...
無提=/=無
既然兩隧道為共構,就算今次唔起埋北港島線果部分,
响新建結構起埋駁口位,係十分常見。
你單憑呢兩段文字,就斷言唔會有。就大概等於某段稿無提港鐵站/車廠有上蓋物業,
就等於唔會起/起唔到咩。
|
|
|
|
|
cruisesnet 發表於 2022-3-27 00:46
除非北港島線方案已定,否則其實洗小小錢起定無壞。又一短視嘅決定
我想黨鐵已決定了北港島綫的大概設計,因為黨鐵傾向不想起添馬站,但也想發揮這項目的分流乘客的效用。這就只剩下東將合併,以及會展站的三綫交匯方案,後者因為可行的轉車方案麻煩,不被採用,所以所以只剩下東將合併的方案。添馬站的作用就只有幫乘客由東涌綫轉將軍澳綫,車站位置距離會展、金鐘、中環站不遠,這站的成本效益非常值得商榷。 |
|
|
|
|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7 10:18
我想黨鐵已決定了北港島綫的大概設計,因為黨鐵傾向不想起添馬站,但也想發揮這項目的分流乘客的效用。這 ...
如果最後用東將直通,因為兩邊班次兩繁一定唔夾,中間應該要起番條側線擺車
咁最後個設計應該都要改
個消息都只係開始搞AREOT,未真係動工? |
|
|
|
|
前日批出合約做ARO設計,呢項設計要諗埋NIL的預留方式,亦即係設計完就知道NIL仲會唔會做TAM交匯。
|
|
|
|
|
tonyng 發表於 2022-3-27 13:47
前日批出合約做ARO設計,呢項設計要諗埋NIL的預留方式,亦即係設計完就知道NIL仲會唔會做TAM交匯。
...
話雖如此,我不敢講一定沒有交匯方案,but the odds don't look good。 |
|
|
|
|
呢支標批出之前, 已經有消息顯示正研究唔起TAM,而唔起TAM就得幾個可能性:
1. 只起Phase 1 (即係幾個月前已傳出的方案,不過龜龜唔prefer只起Phase 1)
2. 在TAM以外的地方交匯 (最大可能性係EXC,但興建難度不低)
3. 東將合併 (要研究LAR/URL系統的相容性問題,與以前SWAP情況類似)
4. SWAP (機會較低,因為並不是RDS2014首選,除非重推RDS2000)
由於起TAM和唔起TAM,ARO中的NIL預留方式會完全不同,因此之後出咗ARO的最終設計其實就知道會唔會有TAM交匯。
|
|
|
|
|
tonyng 發表於 2022-3-27 07:08
呢支標批出之前, 已經有消息顯示正研究唔起TAM,而唔起TAM就得幾個可能性:
1. 只起Phase 1 (即係幾個月前 ...
設計同建造一個兼容咁多個方案嘅預留,
唔係高難度嘅事。
除非港鐵自己舉白旗就範。
最簡單係照用交匯方案咁起呢條隧道,
頂多真係起北港島線果陣唔起個站。
到今日為止,政府同港鐵意見雖不一致,但未見港鐵自己舉白旗 |
|
|
|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22-3-27 18:55 編輯
做唔到,原因係交匯方案條vertical alignment與其餘幾個方案完全唔同(起咗交匯用的隧道就駁唔返上去NIL-TWL Crossing起建成個結構),加上地底極多公用設施限制了走線,難度比你想像中大好多。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