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AREOT展開規劃及初步設計工作
開啟左側

AREOT展開規劃及初步設計工作

  [複製鏈接]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0:5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3-28 12:59 編輯
LH797 發表於 2022-3-28 12:52
所以如果係直通的話, AREOT個設計就要大執, TAM唔起

TAM起唔起對小弟建議嘅AREOT無乜影響。

只係睇下到時只係起隧道管道,
定係會唔會响旁邊起埋月台?

要記住,假使仲起添馬站,換線/直通同交匯嘅添馬站都好唔同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1:5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3-28 14:06 編輯
tonyng 發表於 2022-3-27 17:34
有好多公海睇唔到的constraints係dictate咗alignment的可選options,但太詳細的資料就不便在這裡透露了。
...

從小弟嘅貼文,相信唔難估到小弟係乜背景。

我亦知道有D資料,例如未公開或者建造嘅設計圖,
或技術細節等,確實因工作守則及操守等不能公開。

個人純粹討論呢D方案以外嘅可行性,俾呢D“內部資料”bound住嘅意義不大。
小弟故意提一D已經落成,係人都睇到嘅項目唔係無原因。


言歸正傳,斜嘅管道係假定會換線或直通,
最直接當然係跟最低斜度去預留。

而深入咁睇,換線或直通都一定要用新spec,兼容兩線嘅車。
倘若真係換線或直通,現有訂單就要改spec。
雖然一定俾製造商claim爆廠,都係必不可少。
既然係用新spec嘅車,斜度嘅限制係咪仲存在?
同埋,雖然越過荃灣線管道及接入會展站的確係有限制。但添馬一帶(從技術及空間)仍有改動空間,唔見得有大障礙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2:1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3-28 14:35 編輯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8 03:19
其他事我不敢講,但機場鐵路延展段已不是近期所提出的方案,而是一早就決定要起,只差何時起而已。早前政 ...

既然北港島線前景未明,除非令工程造價大幅上升,又或者當局已有定案
否則駛多少少留有一手,根本係正常做法。
至少,北港島線肯定未有定案。
而正如小弟所言,响呢個階段做兩手準備,只係碎銀而己。
重點係,而家只係初步設計,仲有隨後嘅詳細設計。點解個個當有哂圖紙,明日就要開工咁?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8 23:1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1:58
從小弟嘅貼文,相信唔難估到小弟係乜背景。

我亦知道有D資料,例如未公開或者建造嘅設計圖,

越位隧道一定要水平興建,北港島綫也一樣,交匯方案兩線上下會重疊,如果想將東涌線與北港島線接駁,不可能只是到時在指定位置再挖隧道便可以,而是很可能要整個建築拆除重建,費時失事,還未計就算有新車也解決不到短時間內爬波的問題。反之,與想將合併方案改為交匯時,也會有類似的難題。因此,如黨鐵還是沒有確實的北港島線方案時,不會輕易找公司作初步設計。

評分

參與人數 1aPower +3 HugeC +10 收起 理由
marcowong1011 + 3 + 10 D 人當正係simcity 起地鐵咁

查看全部評分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3-29 01:26 | 顯示全部樓層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2:12
既然北港島線前景未明,除非令工程造價大幅上升,又或者當局已有定案
否則駛多少少留有一手,根本係正常做 ...

其實而家做多組 NIL 預留結構唔係碎銀黎。
否則而家唔會咁多條線咁易因成本問題唔做預留結構。

主要問題係通風大樓,你起多兩條隧道,
係要包埋佢抽風量,同埋 6 線管道逃生路線。

成條龍和道同隧道重建,地下排水管道,
中環軍營保護距離,
荃灣線全新保護結構同中灣繞灣北出口保護。

夾夾埋埋做得靚仔絕對價值不菲。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barking 發表於 2022-3-29 03: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barking 於 2022-3-29 03:21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2:12
既然北港島線前景未明,除非令工程造價大幅上升,又或者當局已有定案
否則駛多少少留有一手,根本係正常做 ...

假設添馬站一綫一層(不同層轉車),一次設計overrun tunnel,可唔可以咁:

(下層TCL香港站、向東)
- 外岔爬升至添馬站上層月台高度,接添馬站NiL月台。
- 內岔往掉頭隧道,接添馬站下層月台(總站)。

(上層AEL香港站、向東)
- 接AEL掉頭隧道,只佔用一條AEL掉頭軌(近維港一條)

(上層Nil添馬站、向西)
- 接AEL掉頭隧道,佔用另一條原AEL掉頭軌(近中環一條)

如是者,TCL既可暫時運用掉頭隧道,又可伸延至添馬站(下層總站),又可預留直通NiL。


s3n370 發表於 2022-3-29 04:0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3-28 21:29 編輯
dennis28a 發表於 2022-3-28 17:26
其實而家做多組 NIL 預留結構唔係碎銀黎。
否則而家唔會咁多條線咁易因成本問題唔做預留結構。


其實預留交匯及直通/換線,
最貴一項係全段隧道需要掘深D而引致嘅臨時支撐。
但以本身東涌線嘅深度,比例的確唔大。

你講果D貴野就真係碎銀啦。
抽風只係預多間房,同埋少少抽風管道。
抽風機組肯定係北港島線真係落實,先至擺落去,而唔會呢一刻擺响度封塵。

至於預响通風樓,就算唔計你嘅諗法,同港鐵自身嘅逃生策略完全唔同。
你只要諗一諗實際營運情況,
就知根本唔駛預6條管道(乘客)嘅逃生。
唯一有6條管道嘅case係交匯,所有入得調頭隧道嘅一定係吉車。
抽車嘅車長加工作人員,常人手指加腳趾數得哂,
最低標準嘅逃生通道夠有凸。

而行換線或直通,頂多係兩條管道有載客列車。
而假若架車隧道中間停低,D客真係要走,沿管道行去下個站,快過經通風樓上地面下話?
事實上,通風大樓頂多只係預消防及工作人員入去隧道管道救援,從來唔係預客逃生。
所以幾多條管道,逃生通道唔會有分別。

至於掘起龍和道等等都拎出黎講就真係得啖笑,有邊個scheme唔駛掘開龍和道?
唯一諗到就係完全唔起呢個scheme。





s3n370 發表於 2022-3-29 05:0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3-28 21:13 編輯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8 15:15
越位隧道一定要水平興建,北港島綫也一樣,交匯方案兩線上下會重疊,如果想將東涌線與北港島線接駁,不可 ...

你頂多只係說明到,若果按2020嘅交匯方案,而又無預視到可能會按換線/直通吧嘅可能去興建AREOT,
一旦要改為直通或換線(or vice versa)的話,
可能,只係可能,要拆卸興建佐嘅隧道管道。

如果越位隧道必需平置,加東涌線列車爬坡能力有限,
而無可能爬到上去,咁係咪可以判直通或換線死刑?
但事實明顯唔係,可否講清楚D?

小弟上面提佐兩個不同預留方案,
請問邊度需要拆佐佢再另鑽隧道?

港鐵請得工程顧問做設計,
就係响咁多限制及考慮下,要制定啱港鐵駛兼且拆最少野嘅方案---不論北港島線有或未有定案。

未有定案而起哂可以兼容多個方案嘅案例唔少,
剩係上蓋物業,有邊個物業發展係鐵路興建果刻,
就已經定到個詳細方案?咁未定實又點樣預留?

就算剩係計鐵路本身,未定案但要留幾手嘅事例唔少。
早期嘅鑽石山站己係一例。
其中一個近期嘅,係起九龍南線果陣,
區域快線未知係共軌定獨立路軌。
甚至內地高鐵都仲係啱啱起步。
咁當時咪就係起定哂咁多個alignment options嘅預留,
包括承托九龍南線隧道嘅樁柱囉。
咁最後係咪唔駛拆?自己睇。
https://youtu.be/elgOlV17UGc
(唔想睇哂,可由5:00睇起)
s3n370 發表於 2022-3-29 06:5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barking 發表於 2022-3-28 19:20
假設添馬站一綫一層(不同層轉車),一次設計overrun tunnel,可唔可以咁:

(下層TCL香港站、向東)

預得TCL爬升,其實無需爬上交匯方案入面嘅上層月台高度。
因為TCL爬升得,添馬站/隧道就只有一對路軌/管道,
絕對可以擺兩層之間任何深度。

按此引申,東涌線爬坡能力看似係好sound嘅論據,實際只係non issue。
交匯就打平咁行、任何去添馬以東嘅option,可以擺响上下層之間任何位置。

假若衰到TWL都爬唔過?
任何將東涌線延長至添馬以東嘅option都可以即時打靶,
剩低一係交匯,一係TKL延至會展,再唔係就do nothing。
咁仲有乜好諗?
hellomato 發表於 2022-3-29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AEROT最大難度在於要同時容納3條線:AEL,TCL和TKL(=NIL)
從前面嘅討論可以看出,將AEROT嘅TCL和TKL部分向東走,就是建議中嘅TAM。
但是現在得出TAM因為各種技術問題(interfacing之類),加上catchment好細,大概率擱置興建。
咁就要嘗試另外搵地方來完成交匯。我想到嘅方案有——
1. EXC做交匯,TCL拉一條單軌去EXC;新建單月台擺港灣道地下,通道連接現有大堂。考慮將TKL路軌做雙邊月台,起通道直接連貫TCL月台。
2. 把AEROT為改為全新TKL總站,無overrun。AEL和TCL掉頭/overrun結構分別位於新車站的上方和下方。閘內通道連接HOK。新車站預計興建3-4個出口,分別前往大會堂、中環海濱(天星碼頭)和添馬公園。
*離題一說:傳聞NIL甚至想取消興建CBN,但我覺得還是有保留的價值——東鐵過海客對去銅鑼灣嘅需求應該夠大,反正在銅鑼灣都係行地面時間居多。
我是一部小小MMC~~~~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