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馬開埋月平均數都未到2019全年 莫講話 2018 record high
Figures tell
|
|
|
|
|
Gary_B 發表於 2022-6-1 21:49
屯馬開埋月平均數都未到2019全年 莫講話 2018 record high
Figures tell
咁都有疫情因素 |
|
|
|
|
由 2020 年第四季開始逐個月睇 波幅似係跟疫情狀況有上有落 而唔似係有客大幅回流既向上走勢
|
|
|
|
|
JX9097 發表於 2022-6-1 15:03
話雖如此
但要完全罷鐵真心難
應該話部分路段接近冇可能
尖沙咀去金鐘已經搞唔掂 |
|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22-6-1 22:47 編輯
900晚上班次客量也略有回升
今曰2010班次到青沙約45人,和通車前差不多
=============================
另外,今日985B我坐果班新巴在前面九巴没有延遲開車/碌車之下,
坐滿+企人上青沙,和東鐵過海段通車前分別不大
可能是早上天氣好,吸引乘客搭巴士
|
|
錯字連篇
|
|
|
ahken 發表於 2022-6-1 22:11
應該話部分路段接近冇可能
尖沙咀去金鐘已經搞唔掂
住船再行路無話攬唔掂 |
|
|
|
|
本帖最後由 AD118 於 2022-6-2 00:35 編輯
已經6月,東鐵過海段通車後唔使綁住用九巴月票。唔知六月開始白石角,荃灣,屯門,元朗,上水,粉嶺過海線客量點呢? |
|
|
|
|
AD118 發表於 2022-6-2 00:30
已經6月,東鐵過海段通車後唔使綁住用九巴月票。唔知六月開始白石角,荃灣,屯門,元朗,上水,粉嶺過海線 ...
荃灣嗰條應該冇乜影響,巴士速度完勝,而且直達,地鐵仍然要慢慢碌兼要轉一至兩程。 |
|
|
|
|
本帖最後由 da93 於 2022-6-2 02:57 編輯
其實我之前晌fb講過一個問題,就係講到307,或者907系列個隱憂。
冇錯好多人睇大埔火車站遠離市中心,估計對307影響有限。
如果晌其他區嘅角度黎講,呢個理論係成立,因為其他區好多時習慣係一落樓下有巴士,但大埔唔完全係咁。
307,907c之類嘅過海線好多時係講梗附近幾個屋邨嘅人要行路去搭,呢個步行時間講梗5-10分鐘不等嘅距離,如果我地睇番接駁火車站嘅K巴,或者71A等巴士,其實佢個行車時間好多時等如以往d人步行去坐過海巴士所需要嘅時間,呢度嘅時間成本其實唔爭太遠,咁樣d居民到時就會好簡單地拎鐵路同307直接比較,好自然就會引伸到你呢個結果。
始終大中總站果幾條線,咁多年都養成左居民要搭巴士就要行嘅習慣,當然某部分路線可能會令居民行少左,但唔係一落樓就有車果種概念,尤其以74x,307呢兩條線。
至於白石角果度,只不過話統計上獨立左一項出黎而冇併入沙田/大埔果度,如果唔係佢個比例亦都有影響。
而且,始終而家仲未完全回復正常,政府亦都冇話呢輪嘅疫情停止左,就算而家日日幾百單一樣計入呢一輪疫情入面,亦都好睇得出有部分公司仍然保留梗wfh安排,除非呢個政府真係唔提動態清零,否則而家大家都係一直摸索,我點知佢幾時又收緊防疫限制?
|
|
|
|
|
本帖最後由 PC2625 於 2022-6-2 02:12 編輯
東鐵過海段是在兩鐵合併前已規劃, 初時還強調由九鐵營運, 屬九鐵首條過海鐵路, 希望與地鐵良性競爭及給乘客多一個選擇, 但沒料到後來兩鐵合併變成港鐵, 中環灣仔第三期填海計劃 (天馬艦至灣仔運動場一段) 因司法覆核叫停了多年, 影響了中環灣仔繞道興建延遲了十年, 亦間接影響東鐵過海段延遲動工, 同時造成今天票價不均的歷史問題! 另外, 九鐵是政府全資擁有的公司, 現在仍存在, 只是沒有經營鐵路服務, 而前地鐵或現在港鐵是上市公司, 最大股東不嬲是政府, 所以政府經常被指對港鐵監管不力, 如調低申請加價加幅及因事故嚴重影響服務的罰則喺咁依, 主因是有很大的股東利益衝突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