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車與否都睇經濟能力
所以點解路面地底交通都唔差
但都依然越黎越多私家車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客量當然係最重要因素,但唔代表其他factor唔重要
長途線用車多,好多時加班既時候會謹慎好多
舉個例
如果277X非繁12分鐘時段想加密一倍,要加12部車先做到
反之,252如果想加密一倍,3架車已經搞掂
抽3架車,點都容易過抽12部車,所以好多短途線就算唔爆都有得加班
唔講有車型限制既翠竹211,講華明273
如果派雙層大車行,非繁開15都唔會爆
但如果開15,成條線就一啲價值都無
當初中型巴士個概念
就應該嘗試去填補 小巴(密車但繁時載唔曬)同 巴士(繁時載得曬但班次疏到喊)之間既真空
252如果又係用返九巴啲縮數邏輯做,係本末倒置
至於你話人口,香港有唔少住宅區都係兩萬幾人就算一個住宅區又難做埋其他區域,有啲仲有埋小巴線邨巴線地鐵站,但係咪就代表呢啲區唔駛對外線?
老實,我覺得既然掃管笏隔離有個屯轉
翠竹模式(全日5分鐘一班駁曬全港各區)
會好過
麗瑤模式(開長既對外線,但全部30分鐘一班)
用6架車就可以善用屯轉M線荃灣段既剩餘運載能力
解決曬兩萬幾人既交通需求,密轉密駁曬 荃葵/東九/港島/西九/沙田
係好有效益既一件事
除非掃管笏自己開五條新全日線出全港各區
否則唔見得長途線點做到呢個效果
——————————
最後,我唔係用家
九巴252點處理唔會影響到我
但如果運輸署跪低,班居民最後走曬去搭村巴小巴出荃灣/青衣轉地鐵,唔好問點解 |
|
|
|
|
佢都唔批村巴小巴入
根本無其他選擇咪要死死氣搭 252
除非老九想拆哂
61A 61M
252 252M
全部亂合班次解決
|
|
.
|
|
|
252絕對應該用273模式運作
如果加到6-8,走線上應該改循環
掃管笏>屯轉九龍方向>大欖涌>屯轉屯門方向>青公新大欖段>掃管笏咁行
一來可以減省行車/休息時間,二來咁做屯門>掃管笏啲散客都可以用得著252
反正 市區線>252 都無得夾班次,屯轉定點無意思
|
|
|
|
|
你叫唔叫得郁九巴用細車開密車?
而家啲居民叫邨巴咪就係反映緊巴士服務未能滿足需求
|
|
建議開NP689K:馬鞍山=沙市=觀塘道=港島東
|
|
|
本帖最後由 10598C 於 2022-6-4 23:04 編輯
我覺得分兩邊講
講去屯門村巴或者出荃灣巴士的話,其實係公平與否嘅問題
相較其他地方好似峻巒 NOVO LAND 都有車出荃灣
又或者青公沿線都可以申請到村巴入屯門,就顯得掃管笏個 case 唔公平
不過隨著 K53 服務改善,又未必真係需要再開辦屯門村巴
至於單層巴士與否,如非有用車限制,九巴肯定想用一個車長載到最多乘客,先可以利益最大化
如果短期內無其他直接競爭(K53 入屯門轉西鐵肯定唔係直接競爭),九巴應該都係食最大塊餅
非繁忙 12-15 分鐘一班都算可接受,好多接駁路線好似 98A 非繁都係咁上下
但作為純住宅區加免費轉乘自家路線,252 比起 211 273 收入都更少
不過掃管笏仲有發展,未來應該仲有加強空間
大方向應該係繁忙時間有直車去市區,非繁忙就 252 食曬
假日就村巴式日間去荃灣
荃灣線整體類似 268B 個種服務時間
----------
不過我覺得比起麗瑤做例子,更適合嘅係元朗南,有齊區內 68F 同荃葵青 68E 就全部 30 分鐘一班
另外峻巒長短線就 68 68F 268M 各自 30 分鐘一班
另外贊成 252 循環,不過邊到做總站可以再討論
掃管笏入面都可以做循環(回程跟 K53 兜入恆大君瓏灣)
|
|
|
|
|
本帖最後由 castanopsis 於 2022-6-5 00:34 編輯
叫唔郁,所以就話九巴傻仔囉
明明加多3架車,就可以滿足掃管笏二萬幾人既交通需求
如果接駁線入伙之後就開返6-8,根本無幾多人會投訴
呀,佢係都要算死草,接駁線開到20-30分鐘一班,然後開始多人,加班都擠牙膏咁
宜家不斷累積民怨,他朝如果班客倒走咗真係唔好怪人
|
|
|
|
|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2-6-5 00:49 編輯
話雖如此,但又關乎少少居民生活模式。
211同252係有少少本質上嘅分別,就係211能夠兼顧埋接駁黃大仙(購物中心)需求。
雖然黃金海岸商場都有呢個功能,但始終選擇太少。
而掃管芴直頭係一個超級市場都冇,所以呢樣野就黎得重要。
下面純粹個人感覺,未必係真係代表到大部份居民真實意願嘅,有怪莫怪。
荃灣對屯元天黎講係一個同市區對接嘅窗口。
基本上你都唔好意思叫朋友市區人入屯元同你消遣,但荃灣係做到呢個功能。
多年黎大西北人都算帶旺左荃灣唔少,作為以前地鐵轉車站又好,到而家M線轉型,地位雖有失色但基本盤荃灣都仲有一定客源。
掃管芴尷尬位在於,K53出屯市唔係特別快,行屯公出荃灣都唔係特別慢,
所以有呼聲想要直出荃灣都算係情理之中,而理論上,比起268M,掃管芴出荃灣門檻理應更低,因為比少條隧道費。
而就算268M荃灣服務範圍咁窄,都經常性係有三分一至一半客係荃灣上。
比較理想嘅Case係,252照做接駁,61M拆條掃管芴線輔助,用車係一定多左架啦,但情理上似乎更符合新區居民期望。
當然,情理可以唔兼顧嘅,因為九巴的確係掃管芴出市區無競爭對手。
|
|
|
|
|
268M明顯係因為新鴻基樓所以先開
唔係因為九巴想開或者覺得值得開
而成件事只係benefit到出荃灣既客
其他區尤其入城方向,我覺得268M沿線個處理方法其實效果好一般
至於單層巴士與否,如非有用車限制,九巴肯定想用一個車長載到最多乘客,先可以利益最大化
如果短期內無其他直接競爭(K53 入屯門轉西鐵肯定唔係直接競爭),九巴應該都係食最大塊餅
非繁忙 12-15 分鐘一班都算可接受,好多接駁路線好似 98A 非繁都係咁上下
但作為純住宅區加免費轉乘自家路線,252 比起 211 273 收入都更少
做得唔好,競爭就會隨之而來,如果你252開6-8
其他公司無論係小巴城巴定村巴,插針都唔會插得入
你睇下1A/20A就知密車慣性收視既威力
宜家252算死草,係有負面後果架,只係無咁快見到咁解
252角色,其實比較似17M,你諗下如果翠林17M開雙層15分鐘一班,會唔會嘈?
而坦白講,98A早幾年減到12-15係唔理想
係康翠仲有93K/95M可以搭,外區線亦多,成件事先叫做無咁難睇
一直覺得,轉乘應該按返長短線車費比例分賬
而唔應該假設短線食曬,然後得出短途先無肉食既conclusion
例如59X轉252,應該當252收$3.9而唔係$0
而老實講班客其實絕對唔會介意俾多兩蚊換密車
呢啲位反而可以寒酸少少都無問題
不過我覺得比起麗瑤做例子,更適合嘅係元朗南,有齊區內 68F 同荃葵青 68E 就全部 30 分鐘一班
另外峻巒長短線就 68 68F 268M 各自 30 分鐘一班
元朗南我覺得都係嘛嘛
其實宜家68M唔爆應該考慮拉佢入元朗公園
然後68E改做大棠去青衣
當然我同意可以搬早繁268C/968元朗南特班套模式落掃管笏
某程度上宜家都叫做做緊
另外贊成 252 循環,不過邊到做總站可以再討論
掃管笏入面都可以做循環(回程跟 K53 兜入恆大君瓏灣)
唔熟掃管笏路網
但掃管笏做總站做循環,比較容易做曬 屯轉 往九龍/往屯門 兩個方向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