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思路,先諗兩個CHOICE
1. UNIQUE CHOICE
2. THE BEST CHOICE
第一個唔難明
係第二個難搞
基於一人一意見原則
一個人一個意見,一百萬人理論上就有一百萬個意見
所以第二點係好難有共識
反而就著第二點
應該做下研究或者調查
去計返每個搭巴士因素下
個CORRELATION係幾多
計完就知邊D因素導致D人搭車
邊D係趕客因素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樓主舉嘅例唔係唔好 , 但應該要考慮返新嘅上落車位置同原本乘客多數出現嘅地方差幾遠 , 同埋班次差距有幾大分別
好簡單講 , 307 皇室堡個站同銅鑼灣希慎 Donki 東角等待多人嘅地方唔算遠好多 , 班人當然肯行
屯碼過海線就另一個玩法 , 59M 59X 960 係屯門人角度嚟講都係出哂名密車 , 比起 962 系 15 分鐘一班明顯大吸引力好多
960 非繁又唔係無位坐 , 加埋 961 嘅間歇性配合 , 自然吸引力高
至於 68X 268X , 都要考慮返 68X 旺角個新站遠咗幾多先 , 而家要停到弼街同旺角道
再加上 68X 個班次明顯惡劣好多 (幾乎 20 分一班起跳)
268X 快到嘅時間亦都明顯較多 (20 分鐘到欖隧轉車站 vs 20 分鐘先到美孚)
你見相近例子嘅 63X 明顯無咁多人轉軑 , 正如上面所講 , 因為同 63X 相近嘅 X 線都比較密 , 而且時間唔差幾遠 , 可能只係 10 分左右
但你話係咪關美孚事 , 我又唔覺得係 , 而係 63X 行車速度明顯偏慢所致
所以 268X 成功因素應該係班次多過站位 , 站位只係分流而唔係吸引
如果要舉例子 , 應該係舉 214 ...
當初大家都笑佢行荔枝角道唔會有客 , 同站嘅線以往都係小貓三兩隻 , 而家個個站都養到人 , 呢個轉變先大
|
|
|
|
|
214係因為深水埗唔少人派左去安達臣公屋同依家皇后山嘈要有車去元朗無分別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286x 嗰2班車調轉時間可能故事會唔同
厹都幾小家,比埋啲無快過嘅假特快
|
|
平客就唔想做,有客就亂咁做
|
|
|
深水埗多人上樓去安達臣 , 但我諗未至於關麗翠苑同麗蘿樓事掛 ? 呢班人應該多數都係係荔枝角道近北河街 / 南昌街上車 ?
而家講緊未過欽州街都有一定上座率 , 而呢堆客唔單止係興華街前上車 , 興華街比例都唔細
|
|
|
|
|
如果好似973 咁行都打得爆架車咪可以試下, 但得收工時間有車就唔會有其他客搭, 同埋咁樣做唔倒巴士公司最鐘意既假特快真流水, 執雞, 屈人搭貴線.
|
|
|
|
|
問題是TD/巴士公司點睇, 是否在適合時機出手.....
1. 回程182X vs 982X
當年巴士公司認為開982X回程唔夠客, 所以揀了開182X 回程。結果間接造就了980X及981P 回程可以行干諾道中入西隧。
見到980X & 981P做得起的時候, 到巴士公司想開982X回程, 就只能經德輔道中入西隧, 連皇后街都埋唔到。
2. 287D
其實我傾向今次改線回程飛走彌敦道, 跟12落大角咀。好簡單, 因為在彌敦道要搭287D的一早搭了。
而且, 287D的目標應該是大角咀放工客。得2班車不如搏下九龍公園徑及中港城, 執到客當bonus, 讓架車快些落到大角咀好過。
否則大角咀放工客見287X就上車走, 走得幾遠就幾遠, 唔會願意等一架唔知幾時落到來的287D。
|
|
|
|
|
268x基本係注定會成功,元朗客集中,可以直接由68X分拆。基本盤都已經唔差,分拆再吸埋天水圍客就更加贏晒。反而同一套野係好難喺屯門甚至天水圍身上做到,始終做到嘅客過於分散,同埋一程車始終係巴士最大優勢。但有左社交媒體同埋ETA之後的確改變左好多人嘅乘車習慣,經過多重通漲,乘客對車費敏感度都降低唔少,某程度上有利於巴士公司開拓客源同走線。967x模式都值得借鑑,棄少人方向谷有需求嘅方向,如果計得掂數,效果應該遠比送晒人上轉車站更理想。 |
|
|
|
|
唔係淨係 60X, 講緊其他 X 線都唔會疏得過 63X 既話, 有幾多個客會肯突登較岩時間行去坐 63X 先
坐 63X 去屯轉轉車但到頭來果區屯轉接駁車唔係密既話, 都係無咩意思, 屯門果個格局要拆旺角特快比較難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