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都好過亂攪一通亂改一通既 
 
不過大勢下係要再重組路線,減少不必要資源浪費 
 
路網影響下,68E 做左雙頭接駁線 
 
但係 30 分鐘一班直頭害死佢 
 
如果 68F 取消,換 68 68E 加班 
 
其實更好 
 
- 
 
另一方面,米埔到凹頭缺乏78 小巴以外既駁腳線 
 
只係維持到 76K 每 30 分鐘一班既服務同 976 系繁時服務 
 
如果可以有直達欖隧轉車其實都好 
 |   
 
 
 
 |  
| 
 . 
 | 
 
 
| 
 | 
 
| 
 | 
 
 
 
 
元朗南啲村巴多數駁去元朗站 
但睇返yoho啲上落客數字,似乎班客都係掉轉頭落西鐵多過轉巴士 
你見968/268C載走一千人,但元朗市相關路線無相應減走10架車,亦無乜點跌客 
大棠巴士市佔率就高啲,不過K66西鐵有轉乘,變咗都唔少人朗屏轉鐵走 
 
至於商業上值唔值得做,就視乎點定價 
一般而言,城巴太孤寒,九巴就太慷概 
無人話一定要做免費轉乘,你真係做到十八鄉路直出既,補多兩三蚊又點話 
反正點都平過/快過 搭 K66/紅小 
 |   
 
 
 
 |  
| 
 | 
 
 
| 
 | 
 
| 
 |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4-2-8 09:33 
青衣>元朗 同 青衣>北區,堆曬落279X度,又唔係最大問題 
反正元朗客落車之後,欖隧又會上返一定人數返北 ...  
呢個重組最老土就係增加左279X客流壓力,而68E又冇比264M多客;一到279X頂閘北上,條68E先叫做有得可有可無咁執餅碎。南行仲搞笑,受制於欖隧轉乘金額問題,以往264M天南開始都識執青衣客到大馬路上公路,而家焗搭M線,去到欖隧十次有七次都係上番279系,68E過橋段可有可無,做唔番原本班客,變相直車資源比人沒收左,但最後元南有冇交足功課?無。 
 
而家仲要話元南因為疏車,所以唔想理68E,呵呵,咁我建議不如直接取消68E比番264M大馬路,元南攞住你6-8分一班968黎做argument迫968拆車比元南968開全日囉。 |   
 
 
 
 |  
| 
 | 
 
 
| 
 | 
 
| 
 | 
 
 
 
 
點改可以再傾 
亂改當然唔好,樓上276系啲天花龍鳳,我都忍唔住出來做反駁隊 
但相關版友,次次立場都係維持原狀 
又未免死板咗啲 
 
68E班次疏係死因 
但另一個問題係,完全同邨巴零分工 
樓上有一樣嘢講得啱,當初運輸署係打算用68E/F代替邨巴,但後來又鬆手放水俾屋苑開NR線 
68E/F走線同邨巴一樣,正常人都唔會走出去搭車,尤其私樓班客睇落都唔係計較價錢 
而邨巴搭到出元朗站,巴士競爭力就好弱 
元朗啲線其實無想像中咁密,單飛68X/268X非繁開緊15-20,68M荃灣止步,漏洞唔少 
當然班客可以搭到上欖隧叫多幾飛,但偏偏68E兜高埔,呢班客有都嚇走曬 
 
所以,單純加密68E,係解決唔到問題 
我同意68F定位尷尬,但同時宜家養起咗班客,買完餸鳳翔路搭車返Park Yoho,要改要考慮埋 
76K沿線基本盤弱過其他幾個鄉郊大區,多客既一段有268M 
要搞欖隧接駁,優先次序應該未到佢,點都係大棠先,然後繁時元朗工業區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 
 | 
 
 
 
 
我同意還返68E入大馬路 
元朗南搵過第二個方法處理 
但建議同時改埋青衣段走線,長安轉車站概念股唔係無人用,但68E/279X唔係密之下,無啦啦要人轉多次車好無謂 
 
元朗南唔重覆,但我覺得重點係要拉埋大棠 
 |   
 
 
 
 |  
| 
 | 
 
 
| 
 | 
 
| 
 |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4-2-8 13:32 編輯  
 
淨係講元朗區人口十年間多左10萬,亦都曾經因為人口增多拆多左個十八鄉中選區,特車有資源嘅陸續增加而冇減少主線班次係好合理。話雖如此,但十八鄉路沿線嘅元南人口依然唔算多,三萬有找,而家68E/F聯合做三個字一班我會話唔係最理想,但折衷黎講算係咁,最少以而家嘅客流好難說服開全日密車齋去欖隧食風。所以我會話,要再改善嘅,可能係由而家68F+68E,變做68F+一條直出但只去橋底嘅線,用車少同時盡可能還原部份264M功能,但咁樣元南會唔會肯,係未知之數。 
 
 
 
 |   
 
 
 
 |  
| 
 | 
 
 
| 
 | 
 
| 
 | 
 
 
 
 
堆私樓村巴非繁咪又係廿分鐘至半個鐘/班,有乜問題? 
定你認為68E非繁10-15分鐘/班會有得打  
 
 |   
 
 
 
 |  
| 
 | 
 
 
| 
 | 
 
| 
 | 
 
 
 
 
有得打嘅,不過大機會係30分班每班載30個客vs 15分班每班載20個客咁。總客量高左但載客率冇提升嘅情況...  
 
朝早出門番工直線巴士有優勢嘅,但下繁回程嘅話,我諗好一部分人會考慮先直入元朗市買餸食飯先再返歸。 
唔係話呢班人會有好多,而係村巴係兩種需求同時serve到,巴士只係serve到一種,喺咁嘅人口基數底下欖隧接駁係唔易做夠客。 
當然都有252呢類成功例子,但掃管同元南有冇咁大可比性,就要更多分析啦。 
 |   
 
 
 
 |  
| 
 | 
 
 
| 
 | 
 
| 
 | 
 
 
 
 
兜高埔明顯豬頭骨同264M歷史問題 
當然你話有268M行緊高埔上大欖,條68E要走我非常同意 
68E撤走換特快上大欖會多咗客我亦都同意 
但呢班客用月票黎搭車根本唔會怕你兩三蚊補價 
佢地返屋企快咗條線無賺多 
 
 
 |   
 
 
 
 |  
| 
 | 
 
 
| 
 | 
 
| 
 | 
 
 
 
 
三萬,已經多過 康盛翠林、深井,亦多過251A沿線一截 
你話好少又唔係,只係68E做唔到應有既效果 
 
我始終覺得大棠2萬人,係解開死結既關鍵 
K66宜家keep住密車多客,紅小亦車接車 
但講到觀感,呢啲選擇全部都要塞元朗市 
十八鄉路直走,速度係直接快咗兩級 
一來有機會吸返啲頂唔順K66/紅小揸車既人 
二來谷得密先有機會搶到蝶翠峰/尚悅客 
當然個前設係元朗公園要分開處理 
可能係由而家68F+68E,變做68F+一條直出但只去橋底嘅線  
欖隧只去橋底即係八鄉路? 
咁即係繼續兜高埔,仲要硬食博愛迴旋處 
做少咗客但快得少,似乎唔多理想 |   
 
 
 
 |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