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
1987年中巴所有賺蝕路線、用車數量及非過海線載客數字
[複製鏈接]
|
唔知樓主手上嘅資料有無大約講述各數據個計法呢?
每條線客量都準確到個位數字,但其實係咪都只係約數? (例如每條線每個鐘揀一班車數客然後乘返該小時派車數量,豈或齋以錢箱收入推斷客量?)
成本係咪以路線字軌人同埋車為單位將油錢維修費折舊同埋司機站長人工加晒落去? (固定替更司機開支就平均攤分落常駐幾條路線上面?重有車房打仗唔知點計呢)
最好奇常見中段攝車嘅路線個同埋成本/收入個計法又點?
(相信大部分巴士錢箱一日只會收一次,中段攝其他路線但錢箱收入已經撈埋一齊)
之前已有板友或者唔同討論渠道分享過中巴 90 年代更表同派車,好多兩味線都會攝其他路線食飯
例如 90 年代中,20 有三個字軌分別會攝 102 頭三班車一轉,中段同夜晚又攝 23 82 2
呢三班 102 人同車成本應該計晒落 20 度 (102 字軌車同司機未開工),錢箱銀仔應該同 20 號收入撈埋一齊,但客量 (如果抽查每個鐘頭兩班 102 數客量就會抽中呢堆攝車) 就計落 102?
中段攝 23 82 2 食飯或者飲茶,兩邊字軌司機站長都出緊人工,成本計晒落兩邊,但錢箱收入屬於 20 號字軌車於是歸落 20 嘅收入?
估計 1987 年同 90 年代中營運模式應該都差唔多,不過車齡較低 (就算圓頂寶車齡都只係 11 年) 所以成本高過 90 年代少少
|
|
1344 HV4841 9037 HW8373 32103 MIG4760
|
|
|
官方數字。淨係知呢堆數字係中巴提交去政府。
值得一提係,往後中巴唔見營運數字之餘,甚至更改路線,時間表都唔去提供資料俾運輸署。只係一年一次向政府憲報交數先焗住交功課。
|
|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
|
|
咁講又誇張咗少少. 睇番當年區議會記錄, 中巴如果正式減班減車, 都係會通知運輸署, 更新SoS嘅
例如中巴78A在1991年3月31日版本的SoS, 已經係91年第三個版本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