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570# 的帖子
建生段只係舉一個例子而已,沒有特別意思,討論根係要用例子去支持自己的論點,不需太介懷。
你在未段提到的例子,751在你的重組之中好象唔會有改變,亦都唔係那54部車之中,根本與你的建議無關。
之於61系乘客量參差,有沒有可能只係某些班次的轉西鐵的乘客較多,所以在兆康之後的乘客較少。 |
|
|
|
|
當年平早繁, 505減1卡,506減4卡,507減1卡,615加1卡,720加1拖卡, 總數減3卡.
非繁507由7.5減至9, 614系由8減至9,減完雖則載客能力下降但都無供不應求, 反而令上座率上升,增加了運作效率, 路面車龍又短左, 簡真係天大的喜訊~!
有既, 兆康以北會好左囉, 咁究意係兆康以北好左重要d, 定係兆康以南差左重要d?
即管改番晒行巴士囉, 睇下到時對路面所產生既額外負荷有幾嚴重有幾負面...
706呢d叫交更, 552呢d叫車務調動, 交更九成九無問題的, 但車務調動先係日常運作中最易出錯既地方, 雖則只係兩架車或者兩個人換位咁簡單, 無變車腦資料或者聽漏半句指示, 足以令之後有行錯路入錯波口開錯時間既嚴重事故發生.
你呢d係特別野,只適用於某些班次, 當然唔係用一個習慣左既做法黎渣. 個個波口都行15, 係一個半波口仲要左轉至要降低到10的話, 呢d絕對唔係憑習慣可以做到, 必須要在該位置作特別提示至得.
行得快只係唔代表蝕得快. 路軌設計時有最佳駛經速度, 可以就到磨擦力同噪音係最低的, 一旦唔係呢段速度駛過, 磨擦力大左就會蝕多左. 都未計換軌既人工, 同日常可能要作針對性檢查的額外成本.
你嚮平早繁攪成咁, 造成有人無車搭,有車無人搭咁大既資源錯配問題, 你可俾得出一個合理又令人服既解釋嗎?
邊個咁得閒同你估? 只要唔係2:1, 就已經唔係隔班唔入啦. 搭得少果d咁又點呀? 擇公字呀?
761特果一兩個牌就事少, 兼且多數同一抽車由10點掛到3點半, 問題自然不大.
你呢d簡直係屎橋, 一來119卡車隨時會行條線,即係要足119張/塊牌啦, 二來擺車頭即係停左站d客得橫邊可以睇,即係睇唔到啦. 3來有司機係唔鍾意無左上半截擋風玻璃俾佢地睇野, 兼且要睇住黎又掛又拆煩到佢地啦. 靠廣播? 即係失聰的提佢唔到啦.
係, 等到春秋二祭之後收爆幾籮投訴信啦~!
要剷就同馬路一齊剷啦~!
就咁一句對比, 你好叫人諗到背後九萬幾公里遠既意思~! 況且果句完全反映唔到可以"改善班次混亂,提升車廂載客效率"播~!
咁即係你提出黎既野唔可行啦~! 咁你拎d唔可行既野提出黎有咩用?! 拎d唔可行既野出黎討論,簡真係徒人時間~!!
咩叫"cover客量就會更好"??
#548 - "要在54架屯門區用車不變 及 屯門區客量不變的兩個條件下,重組後一定沒有可能出現比重組前更差的可能"
在"屯門區客量不變"的條件下去重組, "cover客量就會更好", 呢d係咩怪理論??? |
|
|
|
|
我在這個版很久,看得出lzengalau對輕鐵內部制度的熟悉程度比你高很多。
其實,討論左咁多版,有咁多版友都唔buy你那套,你是否應該再度思量一下你的論點呢,睇下分岐在那裡?仲有,你的討論越來越不理性,動輒就說摺埋輕鐵,根本對討論毫無幫助。
P.S. 依個主題明明係討論"已取消及未有開辦的輕鐵路線",你其實係度作離題討論。 |
|
|
|
|
原帖由 wilsonli321 於 2008-9-21 00:24 發表 
首先,不用懷疑的是,只要在屯門區54架車不變及屯門區客量不變的兩個條件下,
重組後,就算不能改善車廂載客效率,也一定不會比重組前效率更差的,
至於你說553是否一定5分鐘? 其實不一定的,之前已經講過,551,552,553,61 ...
你去元朗緊係少人啦呀哥
南去北大把車幫埋你做呀
但北去南冇呀
鐵巴都少呀
唉 .. 原來你一直理念錯哂 |
|
|
|
|
原帖由 wilsonli321 於 2008-9-21 13:08 發表 
南去北大把車? 北去南冇?
乜元朗變左個黑洞咩? D輕鐵列車入左去就出唔返黎??
南去北大把車取代 [ $$ 計 ]
相返北去南就少到可憐 [ $$ 計 ]
eg:
紅橋去元朗區有 68A 63X 53 [ 疏另計 ]
元朗區返紅橋就冇 ..
加上好少學生需要向北返學 [ 屯門計 ]
最盡都係藍地 .. 極少量要去元朗
相反屯門區內特別人 , 但冇巴士服務取代
元朗區 ? K73 K74 K73P K75 K75P 5 大條線幫輕鐵 ..
屯門一條都冇
都天水圍就 hold 咁多車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