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12 於 2009-1-5 01:35 發表 
我都係咁話…成日聽到果個叫做…係咪叫盧覺強…個工程師,成日話整孖柱…又話可以拆晒前排做鐵架,我心諗…多餘既。個結構一日唔變,係咪加左柱等如變左?做工程師都應該知咁加法行唔通啦…其實最治本既方法係響車身設計方 ...
盧生話過乘客坐巴士果時唔好坐車身側邊果d坐位(請問巴士有咩位唔係車身側邊?) |
|
|
|
|
|
短 Trident 集團主席、愉景灣之友暨 sica何洛瑤 fans:Dbay116
|
|
|
要慳油就應該係機械配搭上落手喇
AVBW係一個好既例子,
佢係重,但佢行70又唔會話無力到要用5波高轉黎行,一落六波條數都差唔少
點睇都會好過V. AVBE咁又紙紮又燒油(行70黎計)
[ 本帖最後由 3ASV467 於 2009-1-5 23:0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9-1-5 02:36 AM 發表 
其實我覺得巴士製造業界應該打破"底盤&車身"lee種做法嘅框框,研究全面改用整體式結構,加設crumple zone等被動安全設計,全面改善公共汽車結構上嘅安全。
不過,整咁多野,最終都系果句 - 無意外嘅話,架車點弱都無問題。 ...
要改善﹐先從車陣入手﹐以下是一條 b9 車陣車頭部份
大家可發現﹐車頭根本沒有支結構性的保護性的防撞設計。
最食力的車陣﹐高度大約只有去到一般人的小腿﹐即係任何撞車都唔會撞到車陣﹐全部要由車身硬食﹐當車撞車的時候﹐想唔撞散都幾難。
要改善﹐其實好簡單﹐只要由車陣原身出 一個倒 u 形的支架﹐便可以提高很多的保護﹐而且技術上真係唔會太難﹐車身只要就下位便可以。
非低地台的車﹐反而沒有此問題。原因係車陣比低地台厚﹐加上有水箱在車頭﹐己有倒 u 形的結構﹐所以撞起上來﹐已經由車陣去食力﹐好少出現頭幅完全破壞﹐散晒的情況。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09-1-5 23:1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a54 於 2009-1-3 13:16 發表 
但係當大家未見過其他巴士跌落山 (包括實驗),又點知其他跌落山一定會散呢?
(當年 AP69 係車頭撞地先,咁其實同一部巴士高速撞完牆再反車差唔多....)
所以我一直都唔係咁同意 AP69 事件可以帶出德國車硬淨的結論.... ...
其實近三十年前都有架巴士由勵德村跌落山, 不過係用傳統鐵車身,
損毀程度和AP69差不多. |
|
|
|
|
原帖由 3ASV467 於 2009-1-5 23:07 發表 
要慳油就應該係機械配搭上落手喇
AVBW係一個好既例子,
佢係重,但佢行70又唔會話無力到要用5波高轉黎行,一落六波條數都差唔少
點睇都會好過V. AVBE咁又紙紮又燒油(行70黎計) ...
AVBW 的油耗如何? 1 liter 行幾多 km?? |
|
|
|
|
原帖由 LA16-3ASV465-51 於 2009-1-6 00:58 發表 
咁講法,香港雙層巴士設計應該要回歸返大陸最早期既雙層巴士咁
走廊靠兩邊窗,中間三座位
咁轉彎個時有人行過走廊會更危險, 重心更加偏側. |
|
坑口皇帝 馬尾皇后 囍結良緣
|
|
|
原帖由 ricky619 於 2009-1-6 11:09 發表 
其實近三十年前都有架巴士由勵德村跌落山, 不過係用傳統鐵車身,
損毀程度和AP69差不多.
網上曾經搜尋過都無乜資料搵到
可否比多dd資料嗎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