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rausssammy 於 2009-1-6 14:53 發表 
AVBW 的油耗如何? 1 liter 行幾多 km??
實際資料我唔知,sor 
不過睇下V.BE 同ZF.BW跑高速轉數差幾遠已經知邊個係慳油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09-1-5 23:14 發表 
要改善﹐先從車陣入手﹐以下是一條 b9 車陣車頭部份
109034
大家可發現﹐車頭根本沒有支結構性的保護性的防撞設計。
最食力的車陣﹐高度大約只有去到一般人的小腿﹐即係任何撞車都唔會撞到車陣﹐全部要由車身硬食﹐當車撞車的 ...
如果加U形架到撞果時會唔會向後bend而唔係幫手帶o的力去車架?
其實與其諗點做好被動防禦,點解唔做主動防禦?
loss一定比被動炒爛少得多 |
|
|
|
|
原帖由 ME32 於 2009-1-6 22:33 發表 
如果加U形架到撞果時會唔會向後bend而唔係幫手帶o的力去車架?
其實與其諗點做好被動防禦,點解唔做主動防禦?
loss一定比被動炒爛少得多 其實應該相輔相承.. |
|
|
|
|
原帖由 rickywk 於 2009-1-6 22:37 發表 
其實應該相輔相承..
介唔介意畫張圖出黎比小弟睇睇
因為其實都唔係好理解到個design... |
|
|
|
|
原帖由 ME32 於 2009-1-6 10:33 PM 發表 
如果加U形架到撞果時會唔會向後bend而唔係幫手帶o的力去車架?
其實與其諗點做好被動防禦,點解唔做主動防禦?
loss一定比被動炒爛少得多
其實﹐無論點整﹐都係會向後壓的﹐只是在乎當時衝擊的力度。
而家﹐只靠車身的 a 柱上安裝一條打橫的金屬柱。始終 a 柱是安裝在車陣之上﹐又唔係太粗﹐負受力始終都是細﹐所以撞起上來較易撞甩 a 柱﹐令打橫的柱走位﹐從而令車頭組件走位受損。
相反﹐如果是由車陣原身出的 倒u 形的車架﹐直接焊死在車陣﹐而且焊死位一定多於 a 柱﹐所以是穩固很多的﹐因此保護性便有所提高。可以想像是車內暗藏看 bumper﹐這是被動性的﹐預比人撞。
主動性的﹐便是車頭組件﹐一些唔係太硬的物料﹐有一定的彈性﹐當撞擊時會吸收一定的力量﹐減低車所受的衝擊力。同時﹐車外的行人也可因此而減輕傷勢。 |
|
|
|
|
原帖由 kfcsir 於 2009-1-6 18:28 發表 
網上曾經搜尋過都無乜資料搵到
可否比多dd資料嗎
原來係1983年1月20日, 有架23A由勵德村總站跌落大坑,
只有司機受傷. 以下剪報由公共圖書館搵.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09-1-6 22:50 發表 
主動性的﹐便是車頭組件﹐一些唔係太硬的物料﹐有一定的彈性﹐當撞擊時會吸收一定的力量﹐減低車所受的衝擊力。同時﹐車外的行人也可因此而減輕傷勢。
以而家玻璃纖維多次被撞既往績咁睇,其實可唔可以照用返去做車頭組件
而只係o係底盤做個倒U陣? |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09-1-6 22:50 發表 
其實﹐無論點整﹐都係會向後壓的﹐只是在乎當時衝擊的力度。
而家﹐只靠車身的 a 柱上安裝一條打橫的金屬柱。始終 a 柱是安裝在車陣之上﹐又唔係太粗﹐負受力始終都是細﹐所以撞起上來較易撞甩 a 柱﹐令打橫的柱走位﹐從而令車頭組 ...
A柱而家食唔到力係因為個position太底
根本撞果時都撞唔中先去唔到力
不過如果原支無燒焊係車頭申支L形可能先可以真正食多o的力
如果唔係個焊位都未食到力已經斷左
另外而家車咀太弱
炒果時根本同篤穿張紙無分別
應該唔可能幫手減撞擊力
p.s.主動唔係指係未有意外前改變車已行動令乘客無咁傷嗎?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9-1-7 03:43 發表 
車頭整到咁實淨,會唔會硬過頭,起唔到緩衝作用呀?
如果真係硬食,炒硬野個撞擊力一定大
[ 本帖最後由 ME32 於 2009-1-7 07:52 編輯 ] |
|
|
|
|
其實個人覺得...亞記車身咁多年來都係水皮.
睇一睇九巴有隻雞在晚年...比天橋底削到成個上層冇左.,部車提早退役
跟住又睇下中巴部銀豪係機場.又係削到落車尾
再睇埋家下堆ALX500,一炒又係成個頭/頂冇左
小小碰撞之下,成個車咀(包括BL/AV/AL果隻車身),一定成個車咀爆肚咁ge款.淨番個水箱你睇
現在冇埋個水箱,唔炒死個司機算你好采.
所以問題所在的確係車咀個位,
我反而覺得由車咀部份底盤有個一體過的TT型結構連上大銀幕底部會令架車捱得撞多少少
即類似吉普車的bumper,不過係收在車咀玻璃纖維組件入面.咁就對行人危險性減低.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