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
《 唔 係 問 路 》 往返 沙田 荃灣.點至最快又最慳?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hjhj 於 2009-4-24 00:07 發表 
兩者取道都相似
這樣一個快字就是理由?
48x 沙田每邊只有三個分站
不在新城市廣場上多一點乘客怎樣翻本?
火炭那邊客量少,由小巴經營是合理
但沙田至荃灣的客量很大,加入小巴,選擇無疑多了
換來是天空更灰 ... 481A班次如此疏, 一個鐘都得約4班車, 何來會令天空更灰咁誇張 |
|
|
|
|
以前未有轉車站時, 沒有記錯, 如果禾輋出發的47X, 48X, 源禾路左轉沙田鄉事會路, 過沙燕橋後兜博康再經獅子橋去新城市廣場後先上隧道. 後來被人投訴兜路, 一d都唔X線, 所以先有"轉車站"呢個概念. 讓大圍/沙田/馬鞍山的乘客經轉車站前往荃灣/荔景/葵涌不同地方而不需要額外開線, 例如大圍/沙田/馬鞍山共開三條線一同往荃灣碼頭. |
|
|
|
|
原帖由 hjhj 於 2009-4-24 00:07 發表 
兩者取道都相似
這樣一個快字就是理由?
48x 沙田每邊只有三個分站
不在新城市廣場上多一點乘客怎樣翻本?
火炭那邊客量少,由小巴經營是合理
但沙田至荃灣的客量很大,加入小巴,選擇無疑多了
換來是天空更灰 ...
的確快係一個理由
多客有多客做...有人中意唔想行既就會揀 48X/49X
少客有少客做...有人唔中意上落客晒時間既會揀小巴
總之有需求而整咗條咁既線出嚟...你都吹 AMS 唔脹
正如點解咁多條巴士線做青衣至荃灣都會養到條 409 一樣
有時揾得錢嚟就唔多理個天係咩顏色... |
|
|
|
|
原帖由 n281 於 2009-4-22 08:53 PM 發表 
.
↓ 摘 自 1990 年 4 月 東 方 日 報
九巴在各大報章上刊登既廣告,配合城門隧道通車
● 由於城隧線營辦初期,各線班次不足,
在資源不 ...
只記得當年48 (行獅隧) 改為 48x (行城隊)的時候﹐由12米用車(3n / 3bl) 改成 雞車 (真正的雞 g )﹐在荃碼開出﹐已經半車滿﹐大河道便上爆了﹐清唔到客。
不用太久﹐也改回用番批12米車行。
ps. 應該是改線後第一個假日的情況。 |
|
|
|
|
原帖由 bluemoon 於 2009-4-23 21:25 發表 
兩個鐘? 唔係奇事來…
早上好多時淨係去市中心已經要一個鐘,加埋市中心可以落客落足六七分鐘,之後響沙田入面兜來兜去
去到廣源隨時一個鐘十個字都得… |
|
sSie~~Find you later.
|
|
|
原帖由 3bx 於 2009-4-24 00:50 發表 
481A客量不高,平均約十分鐘一班,搶唔到好多客。
其實帶出另一個問題,有競爭等同唔環保,咁係唔係應該所有
公交變回做獨市呢?
問題在於,
當頻密的 48x 還有充足空間去吸納這批乘客的時候
為什麼要在來往人數甚多的荃灣至沙田間引入這種載客量低的交通工具?
觀乎荃灣市中心至沙田市中心的乘客量
效率上,用小巴顯然不太環保
[ 本帖最後由 hjhj 於 2009-4-24 21:1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hjhj 於 2009-4-24 21:18 發表 
問題在於,
當頻密的 48x 還有充足空間去吸納這批乘客的時候
為什麼要在來往人數甚多的荃灣至沙田間引入這種載客量低的交通工具?
觀乎荃灣市中心至沙田市中心的乘客量
效率上,用小巴顯然不太環保 ...
運輸署批得比小巴做,
證明真係有需求去輔助48X。 |
|
喜愛過的花兒 全都被人摘去了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