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A) Life 生活討論區 其他討論題目 (N) [轉載]窮人一出世就係輸家 - 這一代是輸家中的輸家 ...
開啟左側

[轉載]窮人一出世就係輸家 - 這一代是輸家中的輸家

[複製鏈接]
barking 發表於 2009-8-17 08:5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17 07:47 發表


不過講返轉頭,年年有成兩三萬人咩會考零分,我真係諗極都諗唔明。會考d野咁trivial,只要肯寫少少野落去都已經唔會零分啦。
前排個何漢權仲晌報紙撰文話咩「會考十八分果班人,成績好好丫……七年努力轉頭空」,簡直離晒大譜,乜家陣會考18分好叻咩?
(按:我得閒都有上下某大討論區個升學心得專區,佢呢篇文晌果邊俾人插到飛起)


唔明會否是「學而優則仕」個觀念根深蒂固?
只要肯寫少少野落去都已經唔會零分,其實問題並非零分or有分,而係「學而優則仕」的紛圍下即使擺脫零分執到一兩分又如何?
3ASV196 發表於 2009-8-17 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09-8-17 08:57 發表


唔明會否是「學而優則仕」個觀念根深蒂固?
只要肯寫少少野落去都已經唔會零分,其實問題並非零分or有分,而係「學而優則仕」的紛圍下即使擺脫零分執到一兩分又如何? ...


其實我諗100兄講的唔係指結果, 而是想帶出好多人無心讀書...

如果真係有努力, 一個正常學生, 係唔會得0分, 或1-2分...

不過我覺得大學增加學位, 都唔可以講係壞事, 最少都俾多d
人接觸到大專教育, 即使出黎效果未必好好, 但嘗試過都唔
係壞事....

當然, 近年似乎越來越多大學生"唔生性", 大學都可以俾人踢
出校, 都見唔少...GPA 低過1 都可以出現...
3ASV196.KE7270
barking 發表於 2009-8-17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17 07:56 發表


講返正題,我叫做晌屋村小學同傳統名校分別讀左六年。傳統名校的同學,平均家境的確較好,亦都比較多人入到大學,特別係外國名校或者一些旁人趨之若鶩的專業科目。我無呢方面的確實數據,但係如果有,拎黎做statisticalanalysis,來分析樓主的point,其實會係一個相當有趣的research topic。


會否是因為他們普遍成績彪炳,所以比較多入到外國名校或者一些旁人趨之若鶩的專業科目?

(離題一講,以我所知,很多公司在選擇聘請時亦講究應徵者的「住址」)
S3BL100 發表於 2009-8-17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09-8-17 09:32 發表

會否是因為他們普遍成績彪炳,所以比較多入到外國名校或者一些旁人趨之若鶩的專業科目?

(離題一講,以我所知,很多公司在選擇聘請時亦講究應徵者的「住址」) ...


當然,成績彪炳是入外國名校或者一些旁人趨之若鶩的專業科目的necessary condition,所以我提出的research question可以rephrase作:
家境與學業成績是否有任何correlation?

雖然經常聽聞窮家子弟「寒窗苦讀」考成狀元,亦有不少富家子弟終日沉迷玩樂,不過如果research的結果是兩者有positive correlation,我一點都不會覺得驚訝。

至於最後一點,我聽過有人住公屋想in Big 4,結果連interview的機會都冇,跟住借用男朋友個地址,即刻有interview機會,最後仲獲聘添。商業社會就係咁現實。
S3BL100 發表於 2009-8-17 15:2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9-8-17 09:20 發表
不過我覺得大學增加學位, 都唔可以講係壞事, 最少都俾多d
人接觸到大專教育, 即使出黎效果未必好好, 但嘗試過都唔
係壞事.....


咁又返到一個基本問題。點解要俾更多人接受大專教育?目的係乜?

如果係專業知識,咁香港根本無咁多technical jobs需要咁多高級勞工。
如果係講緊人的整體素質,呢個無錯係外國唔少學校(特別係名牌大學)train學生的主要目的之一,
但係我會奇怪呢樣野點解會係大學的責任,而唔係中小學應該就慢慢build up。
如果係訓練思考能力,唔好意思,我唔覺得呢班終日只會搞莊務糖水會dem無聊beat呢類幼稚白痴活動
而又對社會缺乏承擔的大學生有咩咁高人一等的獨立思考能力。而思考能力,同樣應該係中學就應該訓練。

再者,顯而易見,而家個大專教育個平均效果,係比起幾十年前差得遠,呢點無須多講。
3ASV196 發表於 2009-8-17 16:0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17 15:29 發表


咁又返到一個基本問題。點解要俾更多人接受大專教育?目的係乜?

如果係專業知識,咁香港根本無咁多technical jobs需要咁多高級勞工。
如果係講緊人的整體素質,呢個無錯係外國唔少學校(特別係名牌大學)train學生的主要目的 ...


我覺得是一個學習模式的問題....

其實或者咁講, 中小學都是集中於已知的學問的認知.....
而大學係一個發掘新學問的地方, 這個學習模式/方向
亦係同中小學最大分別的地方....
相信閣下亦非常清楚大學教育的特色..

而這種學習模式, 未必係人人都o岩gei, 中學考試叻的人,
未必係追尋學問方面, 可以好成功,相反亦係, 最直接
例子, 可以睇返陳同學, 雖然會考得14分(有無記錯?),
但其發明的天分是甚高, 亦獲得大學的收錄..

我想強調係, "嘗試"..我之前講係 "最少都俾多d人接觸到
大專教育, 即使出黎效果未必好好, 但嘗試過都唔係壞事...."

嘗試係俾學生係大學裡, 更加去清楚返自己學習的方向及
能力, 同時亦為將來學問研究, 收納一定人才...

另外, 一個人的思想/整體素質的建立, 唔係一時三刻, 而是由
幼稚園, 小學, 中學, 到大學, 甚至工作經驗黎建立, 我唔會
講d責任去晒一度, 不過只是覺得如果俾更多人感受到大專
教育 (當然要有一定能力的人) , 並唔係一件壞事...盡管
平均質素一定有所下降..
3ASV196.KE7270
053h4 發表於 2009-8-17 18:5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DIH 發表於 2009-8-17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17 07:52 發表


OT:其實你有無諗過走science journalism,睇你發表的文章,我覺得其實你應該幾適合,而且我(主觀上)認為香港其實好需要多d呢類人。

anyway,唔好話「自知唔夠能力再讀上去」,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同時,留意一下別人對自己的正面 ...

大OT:我其中一份等緊有冇得in的工,似乎同你講的science journalism有少少相似......
不過已經有同學in過,唔知會唔會再搵我呢~

至於我話唔夠能力再讀上去,講真,scientific background唔係問題,
如果係十年前我可能會繼續讀,但現在多了一樣東西叫內地生,那個落差實在太大,
佢地可以由朝到晚一路做做做,無家庭無社交無娛樂。
我的教授都算有一對精明的眼睛,佢唔會只係睇你出現幾多小時,邊個做到嘢佢心知肚明,
可惜同胞們的公德心尚待改進,個lab成日周地chemical,consumables用晒又唔出聲,我真係頂唔順。

不過呢,最主要的原因,都係我發覺我對這個學科的興趣,不至於每分每秒都在「想念」,還是及早抽身為妙。

好喇,回正題:
我就真係唔覺窮人係輸家喇,我反而覺得有錢仔女,
如果被寵壞了,那副不可一世或「何不食肉糜」的態度,
今天他們可能很享受生活,將來後果還是要由自己承受的。
我自己都可以話出身於勞工家庭,廣大九巴乘客養大我,
我父母(尤其是我阿媽)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是我從來沒有額外拿過別人或政府一分一毫就讀完大學(政府一視同仁的津貼唔計),
現時生活尚算可以,我相信我的能力始終會有用武之地,到時回饋社會報答父母,咁就「威哩骨」喇。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8-17 21:13 編輯 ]
Kaix 發表於 2009-8-17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endolino 於 2009-8-16 21:19 發表

原來第四代香港人不配為自己主宰自己地方的經濟及生產工具,而要問一堆永遠不老不死的第二代香港人或其走狗(畀面呢堆人了)下一步你要我地做到有幾似隻牛。

失覺晒。 ...


香港700萬人有幾多個李嘉誠,就算陳志雲都唔會多

可能又係香港人非黑即白嘅心理,
做唔到富豪就不如乞食

我自問好冇大志,我覺得人生最終去到4-5萬人工已經好滿足,
第四代有冇人做到李嘉誠唔關我事,我做好自己分內事就ok

咁神都幾唔公平,咁冇大志嘅人就做到大學生,
目標做李嘉誠嘅就會考零分

不過會考零分嘅學生,有幾多係因為「冇機會做李嘉誠」而唔讀書?? 我真係冇聽過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09-8-18 00:00 編輯 ]
Kaix 發表於 2009-8-18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17 15:23 發表
至於最後一點,我聽過有人住公屋想in Big 4,結果連interview的機會都冇,跟住借用男朋友個地址,即刻有interview機會,最後仲獲聘添。商業社會就係咁現實。


咁呢個又過分左d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0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