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窮人一出世就係輸家 - 這一代是輸家中的輸家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9-8-19 09:00 發表 
努力去讀書, 盡力去做每一件事, 原因其實真係唔駛去到咁複雜, 對得住
自己, 對得住家人/父母, 已經好足夠......
人人機會的確唔同, 甚至好多人一出生就有缺憾, 但只要係自己能力下,
做到最好就夠....呢個社會本身係需要不同階層的人, 亦唔需要700萬個
李+x...所謂努力, 並唔係指一定要去到最top, 而是係自己控制到的範圍,
做到最好, 就好似好多家庭主婦, 佢唔駛什麼控制生產工具, 亦唔駛指望
見到李+x車尾燈, 只要佢每日煮到餐好飯, 已經努力了, 亦心滿意足了....
社會係需要唔同階層的人,但係咁唔代表因為社會需要低下層工人階級,所以低下層家庭的青少年唔應該,或者唔可以,
對未來存有更大抱負,唔deserve一些家庭環境較佳的青少年相對較容易達到的目標。
你呢堆說話只係用黎安慰人,對於低下階層青少年想達成目標和理想,恕我直言,可謂毫無幫助。如果社會制度令到低下
階層的青少年近乎無可能達成一d家境較理想,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青少年較容易達成的心願,我覺得呢個社會制度係缺乏公義。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8-19 15:37 發表 
社會現實, 同個人發展, 係無必然關係的
何以見得? |
|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20 01:14 發表 
社會係需要唔同階層的人,但係咁唔代表因為社會需要低下層工人階級,所以低下層家庭的青少年唔應該,或者唔可以,
對未來存有更大抱負,唔deserve一些家庭環境較佳的青少年相對較容易達到的目標。
你呢堆說話只係用黎安慰人 ...
其實任何社會制度, 本身都會引黎唔同人有唔同機會的情況, 你可以講咁係唔公義/唔公平,
但我講以上, 係正正想講, 這的確係現實, 世界根本唔公平....人人都唔會一樣, 好多野都影響.....
包括家底, 亦包括好多天生的天賦....
人人不同的機會, 唔只現在的香港, 其實全世界, 咁多年來, 世界都是一樣....但強調只是, 是否
因為咁, 就唔去努力呢? 我睇法係, 正正因為咁, 先要盡力珍惜每一個機會....
或者你講得O岩, 我地針對的有D唔同, 你針對係好實際的機會問題, 我主要係講價值觀問題... |
|
3ASV196.KE7270
|
|
|
其實,唔通之前我講咁多嘢,都係安慰自己而已?
甚麼是窮人?
我阿媽睇過一次報導話,有領綜援婦人話唔夠錢帶仔女睇電影,要求加綜援。
從此之後,我阿媽一提起綜援戶都會講,我地一年都睇唔到一齣戲(這是習慣和興趣問題),
大片又遲早會在電視播,你拎綜援話想睇戲?
(只是轉述,對真正有需要拎政府援助的人,我深表同情)
我一家會否比綜援戶更窮?
而我自己,從來沒有畀錢學過乜嘢,只係學過一輪畫畫,
但我最唔喜歡明明架巴士係方型的,個姐姐要我畫到圓圓鈍鈍。
甚麼是輸家?
每年計,中大商科動輒收>300人,全香港加埋不知幾千,計埋副學士或MBA等,唔知幾多。
這些人當中,有幾多是真正對商業有興趣?一定有,應該唔少,
但我總是聽到某某的女兒讀了兩年恆商,入到大學商科,但其實佢想做醫護,
或者某某讀完BBA有Big Four請佢,佢唔做。
整個Life Science二百幾,全香港大約只係僅僅過千,計埋研究生都唔會多。
這些人當年,大部分都沒有太在意畢業後的出路,在這幾年內他們很少會後悔,
但事實是相當大部分人畢業後並非從事與Life Science有關的工作。
唔知呢,純粹吹水,哈哈~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09-8-20 21:19 發表 
其實,唔通之前我講咁多嘢,都係安慰自己而已?
甚麼是窮人?
我阿媽睇過一次報導話,有領綜援婦人話唔夠錢帶仔女睇電影,要求加綜援。
從此之後,我阿媽一提起綜援戶都會講,我地一年都睇唔到一齣戲(這是習慣和興趣問題),
大片又遲早 ...
咁拎綜援想去睇戲又的確好過分,但係我之前篇文係講緊一d其實係相當decent的wish或者理想。
雖然大家可能話,窮人想學音樂,或者想有機會去外國讀名校,一樣係「浪費金錢」、「無錢就唔該唔
好諗咁多」,但係呢幾個例子,同埋綜援人士想去睇戲,呢類娛樂活動,性質上有好大分別。
而至於咩係輸家?我覺得as long as個individual係unhappy with自己個outcome,就係輸家。當然咁又
返到去價值觀問題上,但係我主觀上覺得,當你知道自己可以有更好outcome,但因為一些外在因素,特
別係經濟條件,令到自己個處境比起其他條件otherwise equal的peers差,好難唔耿耿於懷。 |
|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17 07:47 發表 
無錯,但係當中好多我相信個問題係屋企無王管(雖則呢樣野就算係有錢人家庭都時有發生),當中有唔少
更加係因為屋企人教育程度低,唔care,無中六讀咪算囉,最好快d出去搵份工同我賺錢養家。
至少我見過有幾個咁既case。
不過 ...
以下一段文字係一個係會考拎到一個你認為係唔叻既分數既人(即係我)打既
(上面呢句係為左突顯我同你思想上可能有差別)
如果我寫多幾隻字,中多幾個POINT
咁就可以高一個GRADE
我好樂意去咁做
但係會考唔止考基本野,仲要睇下邊個MARKER改
注意->理科唔同,較多答案係固定左,所以理科不包括於本文之中
係文科上面,話就話有MARKING
但MARKER認為岩有時又可以俾分
即係俾分緊D既MARKER同俾分鬆D既MARKER兩者既分別
PS.因為我唔知兩者比例如何,所以下文所列出既情況既出現機率不詳
如果一個撞到咁多科都係比分好緊既MARKER
0分唔係好難
但如果科科都撞到個好鬆手既MARKER
過14分又唔係咁難喎
個個考官既準則(特別係作文,意見題等)都唔同
所以連會考出黎個分都未必係真實反映佢地實力既時候
考0分係咪真係咁廢呢?
不過肯定既係,考到30分真係叻/用功(唔知用邊個..)
同時,叻係咪一定可以拎高分,用功又係咪一定拎高分?
高分係咪又一定代表佢叻呢?又係咪一定係用功呢? |
|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8-21 01:03 發表 
咁拎綜援想去睇戲又的確好過分,但係我之前篇文係講緊一d其實係相當decent的wish或者理想。
雖然大家可能話,窮人想學音樂,或者想有機會去外國讀名校,一樣係「浪費金錢」、「無錢就唔該唔
好諗咁多」,但係呢幾個例子,同埋 ... 要插綜援睇戲過份,首先要思考一下睇戲以外有乜野娛樂?
比如話,我去電影中心算唔算浪費?再者,電影亦只為反映現實又或一種對現實的想象,你確定睇戲係浪費嗎?
--------
似乎24%的失業率仍不足以說服別人,香港的問題不是年輕人不努力,而是努力一百分卻往往只有十分回報,餘下被第二代香港人不勞而獲掉了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