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ckhgc 於 2010-4-19 01:04 發表 
係囉,但唔知點解,東隧同成個紅磡站,畀觀塘線同東鐵用,唔止係plan好晒,仲係行左十幾年、廿幾年,咁又可以話改就改喎
我都知你會咁講
我已經講左, 唔係唔改得, but係時機問題
"東隧同成個紅磡站,畀觀塘線同東鐵用,唔止係plan好晒,仲係行左十幾年、廿幾年,咁又可以話改就改喎 "
你知句就0岩啦, 唔係起緊, plan 好左時改, 而係一係起好, 決定方案前改, 一係就起好哂前改
我都話, 好果東西鐵線要改轉車計劃, 如果技術上可行, 而家改係完全無問題 |
|
|
|
|
回歸正題:
港鐵給我的其中一個主要印象就是「非常慳電」。
* 暫停電梯及升降機服務
* 車廂及月台的冷氣不足(以合併後的西鐵線為甚)
* 列車採用滑行模式行駛(以非繁忙時間的港島線及荃灣線為甚,列車起動至35km/h即滑行至下一站) |
|
|
|
|
港鐵?合併之後真係擺明愈做愈無心
唔講路線規劃問題,淨講合併前後既分別。
起碼以前九鐵有「程趣@KCR」
而家睇份「港鐵縱橫」就淨吹自己有幾威有幾勁
以前「程趣@KCR」會同你講下鐵路沿線有咩玩、又有商店介紹及優惠
仲有最新既列車服務特別安排
既親民又能帶動鐵路客量
唔單只九鐵有車廠開放日
就算係以前地鐵公營時期、私營化初期
都會有車廠開放日啦
雖然唔係事必,但都係親民既問題
以前有咩壞,九鐵會第一時間整
我實在不能接受睇住同一塊指示牌
兩個月都無人幫佢換壞左既光管
九龍南線開通之後
千九車廂廣播一直都好細聲,直至近期至有改善
再加上過旺角東之後既一大堆廣播
實在顯得港鐵無心搞好呢D咁minor既問題
設計方面更加唔在話下
MLR同千九被「去九鐵化」後
那對「門眉」實在太"un"眼了
有少少設計頭腦既話都應該會重新設計過貼紙既擺位同貼法
並唔會由前地鐵度「搬字過紙」
另外,換指示牌統一形象除左係浪費資源外
亦係服務倒退
第一,英文字比九鐵時代縮細了
更不能接受既係指示牌內容錯漏百出(之前都有人貼過相)
最極端既係大埔墟站換指示牌初期,竟然連月台方向都調轉埋(初期用紙改返,現在問題已解決)
至於東鐵車站環境問題
大部分站始終係80年代產物
用當時既角度黎講已經好好
而且,九鐵無翻新過車站咩?
起碼大部分車站大堂響90年代末已經翻新過一次/興趣新翼(例:九龍塘、大學,但地鐵從未為車站進行大翻新)
月台方面,大圍站東鐵月台(04)、上水站南行車尾(05)既環境響翻新後都改善左唔少
而且九鐵話過起沙中線時會順度為所有東鐵新再翻新一次(包月台)
大埔墟站翻新後,真的令人眼前一亮
反觀而家港鐵響旺角東站所做既野基本上就係間商鋪,整窄曬空間
我更加唔敢想像將來所有東鐵站「走進大自然」既主題會點啦...
新界西cut客務中心既行為亦都係十分可笑
從而斷絕左唔少乘客同公司接觸既渠道
而家雖然都有黃昏茶鈙
不過通常只會有我地D鐵迷留意到
鐵迷比鐵路公司既意見總會同普羅大眾有出入
雖然而家港鐵有學生優惠
但係好可惜無左好多以前九鐵同小巴既轉乘優惠
得到班學生客,但同時又失去左唔少小巴轉車客
唔係話港鐵乜都無做過
只係乜都做到半桶水
又或者係好無心咁去做
合併還合併,我只係想要返以前九鐵真正用心既服務
以一間自稱「世界級鐵路公司」所有既人力物力,相信都唔難做到!
[ 本帖最後由 KZ9314@YCC 於 2010-4-19 22:11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0-4-19 14:45 發表 
回歸正題:
港鐵給我的其中一個主要印象就是「非常慳電」。
* 暫停電梯及升降機服務
* 車廂及月台的冷氣不足(以合併後的西鐵線為甚)
* 列車採用滑行模式行駛(以非繁忙時間的港島線及荃灣線為甚,列車起動至35km/h即滑行至 ...
* 暫停電梯及升降機服務,
* 列車採用滑行模式行駛(以非繁忙時間的港島線及荃灣線為甚,列車起動至35km/h即滑行至 ...
呢兩個POINTS 係非緊時間實施, 我係贊成
* 車廂及月台的冷氣不足(以合併後的西鐵線為甚)
呢個就真係唔好 |
|
|
|
|
原帖由 kc_loo 於 2010-4-19 22:33 發表 
* 暫停電梯及升降機服務,
* 列車採用滑行模式行駛(以非繁忙時間的港島線及荃灣線為甚,列車起動至35km/h即滑行至 ...
我最想知滑行模式之下車程會有幾大分別 (譬如會唔會減少停站時間維持車程時間一樣). 如果結論係車程會拉長, 但咁耐以來官方從來有交代過呢件事, 我就覺得係大問題 (時間雖少, 但日日搭, 夾埋有幾多?) |
|
|
|
|
我贊成九鐵服務比地鐵好。
九鐵的長處就是和客戶溝通好,很容易找到職員協助。例如粉嶺站閘內有票務處/客務中心,在以前九鐵時代,經常見到有職員坐鎮,但現在,不但99%沒有職員(以早繁計算),有次我見到有人按燈等職員,我去完廁所都仲見那人在等職員。非繁忙時間職員不夠我不怪你,早繁的人手不足是不應該的。
九鐵時代,會派一些刊物如程趣,加強與客戶溝通,令他變成社區的一份子。港鐵不保留人地的好處,只是把自己的一套,強裝在九鐵上,真令人失望!
九鐵的問題,在於他的站(尤其是西鐵線),位置不在市中心,令本來可以省十分鐘車程的路線,變得省一兩分鐘,不值得去坐。
九鐵管理層有問題,公關做得差,這是他們的致命點。
港鐵內部把前九鐵和前地鐵分得太開,看看那些票價,很明顯是前九鐵和前地鐵的票價加起來,再用公佈了的規則去減一部份。完全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導致中途出閘優惠的出現。個人認為港鐵的規範太好,也很僵化,追求功能上的表現,努力保持與市民的關係,表現出冷冰冰的感覺。 |
|
|
|
|
看過以上有關九鐵公司的好
其實, 九鐵好的時候, 是否在計劃合併2002年個陣開始先至轉好?
好多年來, 我對九鐵的印象都是一般, 係 "臨終" 之前十年先至有明顯改善
再加上, 覺得九鐵好的人, 應該是受惠西鐵式的華麗裝潢, 而大大地扯高九鐵分數.
對於新界東的老居民, 九鐵有咩好?
一間保持著英聯邦近郊特色營運的鐵路公司, 根本追不上香港人的密集要求和生活特色
現在, 港鐵衰在過於 "整色整水" 和 "勢利", 可是, 九鐵也不見得作風 "務實" 和 "上進"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