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053h4 於 2010-4-19 00:00 發表 
非繁時, 我就唔認為荃灣線(或任何一條港鐵線)係迫
繁時, 最迫係尖沙咀-金鐘段
而另外, 西鐵唔直落尖東, 重要轉車, 坐西鐵係會少左
只係少幾多的問題
你所講, 較多轉車選擇, 根本未必出現 ...
正如之前板友mckhgc所講, 邊條綫少幾多, 只係左手交右手問題, 西鐵客亦可回美孚/南昌轉車.
而東鐵需求使用尖東過海的乘客, 相信比西鐵的需求更大, 這是很客觀地說 (論人口,每列客量,競爭公交,etc...)
[ 本帖最後由 barking 於 2010-4-19 00:3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4-19 00:27 發表 
而柯士甸站點解唔係雙層月台, 根本原因就係計劃東鐵過海
除非真係乘客咁鐘意轉車, 否則無理由大西北出東九龍或紅磡過海, 都要轉成兩次車
而東鐵乘客都要額外轉多一次車 ...
轉兩次車就不行?
大東北出西九龍或南昌/九龍站過海, 都要轉成兩次車
以上純公平論, 大東北無必要南昌過海, 大西北也不一定要紅磡過海 |
|
|
|
|
港島填海都晚了很多呢,東鐵綫過海(沙中線二期)變南北綫(前K記:南北走廊),某程度上真的想做,對岸卻未 ready。沙中線中期(大圍至紅磡),落成日期未定好,建成後最終都係馬鞍山綫結合西鐵綫變 東西綫(前K記: 東西走廊)。
但好可能因為南北綫根本未能及早實現,沙中線一期做了都沒有多大意思... 一、二期本身就該一齊起... 不過太多因素影響下又拆成兩份,最重要過海一份仍有排等... 所以又"焗"住先搞好西鐵綫延伸(九龍南線項貝)的方案先... 原有競爭實在太大,屯門及元朗(含天水圍)很多快綫巴士跑快速公路又點對點... 西鐵綫不走到紅磡又實在難以提高客流...
不過一切都始終是暫時性卦... 仍唔係最終局面... 只是外在因素上又太多未知數,唔知要等幾耐... 東鐵綫過海的人要先逼觀塘綫三個站,或者再比錢轉隧巴,表面上好似後面o個個比較快捷(都已在隧道口,塞過去去某D地方仲有數圍...時間上),但最終大部份人都不想再比額外巴士錢吧,繼續願意沿九龍塘站轉車... 在商言商,暫時偏向西鐵綫都有佢角度想法...
另外我覺得前M記又好,前K記又好,本地綫目的都同樣是集體運輸用途,快些強調同一鐵公同一網絡更為重要,淡化一下"地鐵轉西鐵"、"地鐵轉火車" 的印像吧。都係搭梗鐵姐,轉車(除尖東站/尖沙咀站外)又唔係要再過閘,仲分開黎講無乜需要... 東涌去九龍灣好似唔駛轉車咁,好怪。
[ 本帖最後由 TL800 於 2010-4-19 00:4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0-4-19 00:05 發表 
又係呢句!我都講過好多次:
1.「早都話係」既野,唔可以因應實際需要改?東鐵同西鐵,邊個對尖東站需求大?
東隧過海段夠「早都話係」觀塘線,紅磡站2,3號月台夠「早都話係」東鐵,咁又改得?
更甚者,成個新界西北新市鎮既規劃,「早 ...
無錯, 係"之前", BUT 並唔係決定左之後!
個站已經起好, PLAN 已經定哂, 話改就改? 而家玩 simcity?
尖東站2004年10月24日開幕, 九龍南綫2005年6月24日將已審批的九龍南綫方案刊登憲報, 一年之間改? 得! 唔係問題, 只係要將成個PLAN 再拖....真係對市民有利, 對社會有利?
改, 唔係唔得, BUT 唔係起緊果時, 而家再改, 唔係問題, BUT 要好完整咁再PLAN 過, BUT 唔係起緊果時.
如果唔係要為左要PLAN西鐵線, 都唔會有今日新尖東站 |
|
|
|
|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10-4-19 00:33 發表 
轉兩次車就不行?
大東北出西九龍或南昌/九龍站過海, 都要轉成兩次車
以上純公平論, 大東北無必要南昌過海, 大西北也不一定要紅磡過海
如果轉車唔係問題, 跟本就唔需要討論咁耐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4-19 00:37 發表 
轉一次車肯定好過轉兩次的
而另外, 論公平, 東鐵過海的客量, 肯定係多過去尖東
如果認同南北線的方案, 就無理由會起一個只係用大約10年的雙層月台方案 ...
將心比己, 東鐵綫一樣想直到尖東轉一次車過海啦 (不談轉隧巴)
而西鐵在南昌也可以轉一次過海
其實南北綫, 要唔要令東鐵cut卡?
既然東鐵係12卡, 就盡量唔好改編成啦 (改長就話je ), 因為長遠來說, 東鐵有大量客量增長的因素,
也是MTR既有綫之中, 增長潛力最大 (原因不盡錄, 離不開中港客流增加, 雙口岸鐵路, 北區馬料水古洞發展etc..)
若柯士甸雙層月台方案, 可保留東鐵12卡, 咁就好過南北線的方案啦 |
|
|
|
|
其實未來鐵路線段漸多,物理鐵路路線繼續成長,羅輯走綫只會繼續有變化,最大問題是MTR 奉行/儘量一條鐵路線段只做一種或類似同種的羅輯路綫,久而久之轉車機會大增。
其實修改一下部份物理上的接駁、訊號、供電、相容性問題,學日本咁,多D羅輯路綫穿過既有物理線段,更加實際吧。如果 plan 得好,繁忙區間內的乘客其實無乜大損生,仍可"見車就上",但較長途D人,可以等適合路綫列車到來,轉少D車。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