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053h4 於 2010-4-27 23:07 發表 
即係你認同, 根本兩樣野都有唔合理的地方(我認為巴士公司為冷氣巴士定出較高費用,比地鐵公司收取幕門付加費更不合理)
咁真係唔知點解要收啦
我就唔知呢D係唔係叫矛盾, 後者就話絕非不合理
而家真係無一個制度 ...
不好意思,我在#25的說法是「幕門收付加費並非絕對不合理」,與你強加於我的「絕非不合理」不盡相同。
另外,合理與不合理,我不會看成是非黑即白。所以即使我認為兩樣野都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不代表我就要反對徵費,因為我亦看到當中合理的地方。
另外,希望有板友可以補充一下,當年地鐵開始徵費的詳情,到底是在非加價實施日開始向每程車費加入$0.1的附加費,還是將此附加費加入某一年的加價當中?若果是後者,似乎要港鐵停止徵費,亦並非立即每程可以減收 $0.1。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10-4-28 10:52 編輯 ] |
|
|
|
|
地鐵由 2000 年 7 月 3 日開始收幕門附加費,聲稱至 2014-15 年才能回本。
而地鐵由金融風暴至兩鐵合併期間應無加過價。
詳細資料見於立法會文件
[ 本帖最後由 ccicoltd 於 2010-4-28 11:06 編輯 ] |
|
|
|
|
其實二十億興建費係可以早幾年就回本..佢一年都有成十億進帳啦 (唔計開支) |
|
|
|
|
但 07 年兩鐵合併,前地鐵路線都有得減價,
計番條數,附加費可以話已經取消左。
所以,似乎係盤數點入既問題居多。
唔係想護航,但講真,我真係覺得有 D 人將 D 本來只係
好小既問題放得好大,好似非要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妖魔化不可。難聽點說,若非政客,實在沒有甚麼必要
講到咁誇張。九巴、新巴加價都唔止一毫啦,食肆甚至
一加就加好幾蚊。講增加市民負擔,有排都未輪到港鐵吧。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10-4-28 11:48 發表 
但 07 年兩鐵合併,前地鐵路線都有得減價,
計番條數,附加費可以話已經取消左。
所以,似乎係盤數點入既問題居多。
唔係想護航,但講真,我真係覺得有 D 人將 D 本來只係
好小既問題放得好大,好似非要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妖魔化不可。難聽點說,若非政客,實在沒有甚麼必要
講到咁誇張。九巴、新巴加價都唔止一毫啦,食肆甚至
一加就加好幾蚊。講增加市民負擔,有排都未輪到港鐵吧。
地鐵車程 8 元以下減兩角, 九鐵係唔係一樣? 如果係, 咁只有地鐵車程會收的一角費用點可能話係取消左?
譬如一盒飯外賣加一元, 如果店方減價一元, 你會唔會話等如取消左飯盒的一元? 係, 你係可以咁諗紓緩下你心中的不滿, 不過外賣貴過堂食一元卻係不變事實, 因為減價係兩者一齊減. 不敬 D 講句, 咁樣的自我感覺良好會唔會有點自欺欺人?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10-4-28 11:48 發表 
但 07 年兩鐵合併,前地鐵路線都有得減價,
計番條數,附加費可以話已經取消左。
九巴、新巴加價都唔止一毫啦,食肆甚至
一加就加好幾蚊。講增加市民負擔,有排都未輪到港鐵吧。
你GE思維, 同部分玩外幣GE師奶可以話係無咩分別...
打從2000年開始, 地鐵公司就已經將收費分成 "車費" 及 "幕門建造附加費" 兩部分, 呢兩個部分係獨立GE.
即使07年兩鐵合併,前地鐵路線係有減價, 又或者黎緊6月港鐵公司將會加價,
咁呢個都只係 "車費" 部分受影響, 而"幕門建造附加費" 係無變過, 照舊收一毫.
當然, 你心理上可以咁諗GE, 但呢D叫做自己呃自己.
好似部分玩外幣GE師奶咁, 存定期賺左息,
但因為經濟環境改變, 令其手持的外幣的匯率跌左,
之後就自己呃自己話: "雖然蝕左價, 但賺左息, 都算平手離場",
閣下同呢班人, 似乎無咩分別.
但實情係, 蝕左價就係蝕左價, 賺左息就係賺左息, 兩樣野係獨立GE.
至於有排都未輪到港鐵公司的問題,
唔駛有排啦, 6月開始就已經係增加市民負擔啦, 你咪睇下到時港鐵加價止唔止一毫子囉,
記得睇埋入新界同入東涌的長途線WO, 唔係只睇市區線WO.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10-4-28 11:48 發表 
但 07 年兩鐵合併,前地鐵路線都有得減價,
計番條數,附加費可以話已經取消左。
車費減左價就叫取消左幕門附加費?
似乎閣下基本小學學術水平-數學都好差喎。
以學生優惠合併前和和併後部份單一個站之車費計
車費+幕門附加費
$2.3+$0.1 = $2.4 附加費佔車費 4.54%
車費減$0.1
($2.3-0.1)+($0.1)
車費+幕門附加費
$2.2+$0.1 = $2.3 附加費佔車費 4.34%
附加費就係附加費,車費就係車費,
即如扣分一樣,你扣我分,佢加我分唔等你無扣我分,
呢d錢銀既野無可能夾硬溝亂黎講。
[ 本帖最後由 hv6817 於 2010-4-28 13:40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10-4-28 11:48 發表 
唔係想護航,但講真,我真係覺得有 D 人將 D 本來只係
好小既問題放得好大,好似非要將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妖魔化不可。難聽點說,若非政客,實在沒有甚麼必要
講到咁誇張。九巴、新巴加價都唔止一毫啦,食肆甚至
一加就加好幾蚊。講增加市民負擔,有排都未輪到港鐵吧。
而家唔係講緊乜乜乜加價點增加市民負擔,而家係講緊港鐵公司收取月台幕門附加費是否合理
請勿 offtopic
同埋我想講如果你當$0.1係少既就當唔係問題既,咁我就覺得你個論點非常有問題,你可以知港鐵每日乘客量有幾多啦?集少成多,每年既收入幾乎夠你過世。 |
|
|
|
|
其實我講果時都預左你班人會大肆討伐,
我諗如果唔係我掛住個評分專員職銜,
你地一早扣分扣到飛起。
不過我唔 care,講真。
我自己都係日日搭港鐵,仲要係前地鐵果邊。
佢收附加費時,我都已經係用家。但我只 care
一件事: 2007 年 12 月 2 日之後,我搭既每一
程 (地) 鐵都係收少左 2 毫。
我作為用者,只要錢都係落番同一間公司既袋,
點解我要 care 佢果一兩毫上落係咩名堂?佢收
少左兩毫就係收少左兩毫,咁已經抵銷左所謂
既附加費。That's all I care。
(評分係唔同人俾你,你連企個位都唔同,根本無得比較)
而且,呢一毫影響係咪真係咁大?果 D 百分比
係人都識計,但實數上落呢?一日兩毫,五日一蚊,
一個月六蚊,你平時食飯上落肯定唔止呢個數
(除非好似大陸D飯堂咁既質素就另當別論),
屋主加你租已經夠冚條數有突。如果要計到個人支出,
其實係應該計下呢一毫對成個財政收支有咩影響,
而唔係單純計佢對交通費影響--除非你係政客。
仲有,果個積少成多... 唔該自己諗下港鐵係咩機構。
佢唔係私營的,大佬,每年收入夠我過世啫,但港鐵唔
係一個人的,收多咁多錢,主席果 D 人無甜頭的。
所以講呢句野其實無意思,唔通收番來 D 錢用來整
六合彩,一個人食哂佢咩?
結論:
如果下下都要計到咁死,一係就神經有問題,
一係就係擺明車馬拗交,非要拗死討伐對象不可。
所以我先至話有人誇大問題。
當然,如果佢個附加費係一蚊,就唔同講法了。
[ 本帖最後由 238X 於 2010-4-28 14:27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