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諗咁
一班話緊樓貴上唔到車既人
但佢地睇既樓係旺區時
真係冇野好講...
細心搵既
其實較平既樓一直有
而交通亦唔算差
之前有個case我記得係講一個女士想上車
結果佢睇左沙田第一城
之後就總結就樓價好貴就上唔到樓...
但其實同樣既價錢已經差不多搵到大一倍既樓
同樣都係沙田入面 |
|
|
|
|
原帖由 區麗芝 於 2010-5-17 23:57 發表 
問題係而家樓價同市民負擔能力愈拉愈遠
樓市係過去一年升左20-30%..同一般市民O既收入實在係唔成比例
但其實難聽D講
冇咩必要下下係高位入市先至開心...
若果覺得價貴既
咁係唔係非買樓不可? |
|
|
|
|
雖則自己只係year 1,但係同班同學講到畢業之後都有d灰
而家好多人一grad都話要買樓
我會覺得呢個只係佢地既目標,而唔係想一出泥就即刻有能力買樓
如果要以正途儲錢去置業,就算係d夠二人家庭用既二手細單位都唔會平得去邊
(好遠果d係平d,但其他野會蝕返條數,所以係冇咩分別)
大學生畢業既起薪點都唔會太高,計一計,講緊都起碼要七八年時間仲要係死慳死抵咁得返泥
又好難怪d人唔嘈
冇人話要一步登天,但係可唔可以從改善現有問題,令個過程合理返少少 |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5-18 00:22 發表 
而問題根本重點就唔應該係樓價貴定平, 而家社會重點只係講資產價格變動
貴同平都一定有人唔高興, 除時重話政 ...
同意,其實問題在於價格係咪平穩。樓價無論係升定跌30% p.a.都肯定係有問題。
或者只怪香港人太鍾意炒樓.... |
|
|
|
|
原帖由 ~誰@359~ 於 2010-5-18 00:18 發表 
雖則自己只係year 1,但係同班同學講到畢業之後都有d灰
而家好多人一grad都話要買樓
我會覺得呢個只係佢地既目標,而唔係想一出泥就即刻有能力買樓
如果要以正途儲錢去置業,就算係d夠二人家庭用既二手細單位都唔會平得去 ...
二百萬單位香港大把, 用H Plan月供唔駛一萬,用九成按揭保險,20萬首期+15萬雜費加裝修,儲35萬可以上車。
大學畢業生,兩個人一齊儲,我當你第一年每人9,000一個月,五年後做到主任級每人15,000一個月,平均每人每個月儲起三分一人工,出雙糧或者花紅時又儲起佢,即使樓價期間再升一兩成(花無百日紅,樓價唔會有升無跌,唔好見個市係咁升就去追貨,入市要考眼光),四五年後都一定儲夠錢上車。
要買樓,咩年代都要死慳死抵,以前嗰幾代後生仔仲要俾一半人工做家用添!但而家有好多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後要去歐洲玩一個月,之後年年去一次日本旅行Shopping浸溫泉,隔半年買一個「勝利二型」手袋,之後就呻無錢要政府幫佢買樓,你話點幫得落手?
不過,我認為年青人買唔起樓同「港女」文化有一定關係。大家要知道,「港女」出名大花筒,要佢同你一齊儲錢,又或者買少幾個袋去少幾次旅行,真係睬你都傻。如果你搵正個「港女」做女友,而佢嘅「港女」習慣又一日唔改的話,就算樓董建華番嚟樓價跌一半,你都無錢買啦,老友! |
|
|
|
|
原帖由 PB602 於 2010-5-18 02:26 發表 
二百萬單位香港大把, 用H Plan月供唔駛一萬,用九成按揭保險,20萬首期+15萬雜費加裝修,儲35萬可以上車。
大學畢業生,兩個人一齊儲,我當你第一年每人9,000一個月,五年後做到主任級每人15,000一個月,平均每人每個月儲起三分 ...
無錯而家利率低到2.5%,借夠9成35萬都叫上到車,但當利率升多1%,
月入一萬應該無可能供到樓,別忘記層樓每個月都要交水電煤上網
同埋管理費,七除八扣唔好話要去旅行,分分鐘連你返工食飯搭車份錢
都無埋,唔通叫人行路返工? |
|
益童學校,全民教育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