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既係城巴3頭蘭, 我覺得係好好例子
係專利部時日日用到盡, 就好似樓上咁講,
"宜家新城跳飛機用盡部車, 所行的里數都差唔小啦"
"18年嘅里數分分鐘接近百萬公里"
日日跑到差唔多夠歲數退時
估唔到仲比人翻新轉去非專利度繼續跑
足夠證明, 保養好係好重要
18年唔係部部車頂得住, 但如果無呢個限制, 頂得住果批又健康既, 比佢地繼續行, 有咩問題呢? |
|
|
|
|
原帖由 sea1986 於 2011-3-9 18:57 發表 
發現好多人攞中巴時代比
當年巴士機械冇咁複雜
當然翻新就比較容易
當一架車電子嘢越嚟越多嘅時候
花喺維修同翻新嘅成本時間就絕對唔會划算
Those coming out of service at the moment are Leyland Olympians and Dragon, and they hardly have much electronic gadgets on it to be fair.
However, a key factor people seems to forget is that everything has a design life. Double deckers and heavy single deckers are built to last about 17 years, and midibuses (e.g. Darts) have a design life of 12 years. Their structures can of course last beyond that timescale, at a price of more repairs. The longer it gets, spare parts will become an issue as well, and the talk of re-engining is pure non-sense. Technically it can be done, but it makes no economic sense, and certainly not a lot of operators in the world do this and then run them in service for 16+ hours, daily.
Invariable the legend of CMB is brought up, but I would point out that their mainstay, Fleetlines and Arab Vs, have a very strongly built and rigid chassis whilst modern double deckers like the Olympian, Metrobus and anything low floor, are of semi-integral design, and they need their bodywork to hold it all together. These chassis are, by design, less tough and for the obvious reason, will not last as long as the older types. |
|
Tinyl Bus Photography - FB Group
|
|
|
原帖由 wrightap 於 2011-3-10 02:10 發表 
小弟有時唔明白點解香港一定要18年BYEBYE....
英國D巴士行左十幾二十年,仲有D行左成25年都大有車在....
果D車有無升級到歐3標準唔清楚,但佢內外翻新下坐落又真係唔大分別,
有D老牌利籣仲飛得下...
衰就係衰在無低地 ...
但係近幾年起香港, 由於車隊數目限制, 服役中的車都行得好盡, 以前幾十年代老爺車中間都會抖下, 而家唔係跳下飛機就周圍拉仲要做埋通宵, 新車機件電子野又多, 愈來愈復雜, 俾你用一大舊錢upgrade留番部車一個月出得十幾日定一口氣買部新車一個月出足廿幾日包玩十幾年呢?
有冇果d大限指引, 巴士公司自己都係計數抵唔抵架啦
而家咁多巴迷主觀情感蒙蔽左客觀現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GK9636@ATENVIRO
|
|
|
原帖由 HU6455 於 2011-3-10 03:05 發表 
眼見既係城巴3頭蘭, 我覺得係好好例子
係專利部時日日用到盡, 就好似樓上咁講,
"宜家新城跳飛機用盡部車, 所行的里數都差唔小啦"
"18年嘅里數分分鐘接近百萬公里"
日日跑到差唔多夠歲數退時
估唔到仲比人翻新轉去 ...
咁唔代表批車狀況係真係好好喎...
我係上面都講左, 外殼點翻新到成架新車都好, 裡面殘成點外人係唔會知
當然, 我相信城巴都會係咁多架退出服務既3頭蘭度揀過d 狀況好d 既
出返黎做非專之前都會執下架車先既...
不過城巴選擇翻新舊車黎做非專服務
批車狀況好唔好唔會係唯一因素囉....  |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11-3-10 12:21 發表 
咁唔代表批車狀況係真係好好喎...
我係上面都講左, 外殼點翻新到成架新車都好, 裡面殘成點外人係唔會知
當然, 我相信城巴都會係咁多架退出服務既3頭蘭度揀過d 狀況好d 既
出返黎做非專之前都會執下架車先既...
... yes, 批車係揀底盤狀態比較好果幾部(雖然都係行多幾年 )
同埋批車去到非專都舒服好多啦~ |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11-3-10 02:31 AM 發表 
外觀狀態好唔代表入面好
由其是底盤用得耐好易有磨損有裂痕
呢d 唔係簡單一句換零件就處理得到...
再講, 就當呢批車可以一續再續
之後批車去得邊?
而家周圍都話要新車
派架3+2 既已經又嗌又嘈...
咁你話去得邊 ...
關於日久磨損的問題,不只是車輛上遇到,飛機、船隻、鐵路、樓宇等會長期使用的工具/建設也會遇上
生產技術、維修技術的改進能有助減低這些問題
另外每件產品都有預計壽命,但政府的限制取消,預計壽命便會有更大的空間去提升(當然提不提升是另一回事)
另外在現時的環境,3+2車點翻新都只係用多1-2年,翻新的誘因不足
但若果沒有18年大限,一些狀態良好的車款,翻新後未必令人討厭
例如一些新巴的DA,翻新的設計唔錯,有不少人都覺得好似新車。 |
|
|
|
|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11-3-10 15:07 發表 
關於日久磨損的問題,不只是車輛上遇到,飛機、船隻、鐵路、樓宇等會長期使用的工具/建設也會遇上
生產技術、維修技術的改進能有助減低這些問題
另外每件產品都有預計壽命,但政府的限制取消,預計壽命便會有更大的空間去 ...
但你似乎唔肯面對巴士公司對一架車翻新後到底可以再行多幾耐先翻到本呢個問題
成日講取消限制…但到底有冇諗過翻新後係咪可以再行多18年?
一架商用車日跑夜跑,里數係非常高
外表睇上去冇事,但實際已經七勞八傷
而且科技發展咁快
每一個年代嘅標準就會有所不同
與其要將一啲舊車不停咁KEEP到個標準
倒不如直接投資新車好過…不停翻新只係一個無底深潭
而且之前嘅文章我已經表明
一間運輸公司嘅價值…包含車隊本身嘅新舊
就算架車翻新咗,佢哋已經係18年車就係18年車,無得呃
第日若果間公司需要借貸或者被評級時
人地見你車隊只係一大堆舊車,印象自然會唔好,影響評價
重申,18年,係對一架車嘅晚年
就算政府取消限制,唔代表人地設計個年份會可以擴到超過18年 |
|
|
|
|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11-3-10 15:07 發表 
關於日久磨損的問題,不只是車輛上遇到,飛機、船隻、鐵路、樓宇等會長期使用的工具/建設也會遇上
生產技術、維修技術的改進能有助減低這些問題
另外每件產品都有預計壽命,但政府的限制取消,預計壽命便會有更大的空間去提升(當然提不提升是另一回事)
另外在現時的環境,3+2車點翻新都只係用多1-2年,翻新的誘因不足
但若果沒有18年大限,一些狀態良好的車款,翻新後未必令人討厭
例如一些新巴的DA,翻新的設計唔錯,有不少人都覺得好似新車。
每件產品當然有預計壽命
但我猜這個預計壽命不是政府所控制吧...
一架巴士預計壽命根本眾說紛紜
有人見到某地的某些巴士可以用上20多年就說預計壽命是20多年
但同款巴士在另一些地方可能最多只用12年
可見預計壽命根本沒一個客觀標準可言
而且一架車可用多久還受很多外在因素影響
例如當地氣候, 營運狀況等等
以18年作為一個界限線我認為完全合情合理...
我也希望翻新後的巴士可以令人滿意
但光看這個forum
就已經有某些區的板友不斷投訴自己的區沒有新車
只是不斷硬吞其他區的舊車
當去到連2+2 的低地台非直梯巴士都被嫌棄時
請問閣下翻新後的超過18年車齡巴士可以去哪裡?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11-3-10 04:16 PM 發表 
每件產品當然有預計壽命
但我猜這個預計壽命不是政府所控制吧...
一架巴士預計壽命根本眾說紛紜
有人見到某地的某些巴士可以用上20多年就說預計壽命是20多年
但同款巴士在另一些地方可能最多只用12年
可見預計壽命根本沒一個客觀標準可言
而且一架車可用多久還受很多外在因素影響
例如當地氣候, 營運狀況等等
以18年作為一個界限線我認為完全合情合理...
我也希望翻新後的巴士可以令人滿意
但光看這個forum
就已經有某些區的板友不斷投訴自己的區沒有新車
只是不斷硬吞其他區的舊車
當去到連2+2 的低地台非直梯巴士都被嫌棄時
請問閣下翻新後的超過18年車齡巴士可以去哪裡? 認同你所講對於巴士壽命的標準並無一個標準可言
因不同使用情況什至是用家等都可以影響到
但不同車款有不同情況,取消18年大限並不代表全部車都要過左18處先退
至少能靈活一點
同一時期的車不同款,優點缺點都都可以好唔同
就算是同一款車都可以有不同狀況
比部爛車早退,比部好車行多幾年,對於乘客其實會著數左
個人依然覺得,限制部車狀態,比限制使用年期更好
大家留意下,有些巴士公司的車齡較低,可是維修並唔多好
不見得這些維修得唔多好的車會比維修良好的舊車好
限制應是恰當,那麼才能配合各方面利益
例如限制一部車最多行多少路之後便要退役,或不能再行高載客量路線
甚至出現某類型故障幾多次便要退役等等,比起限車齡更有意義
另外,回歸一個問題,為何人們會討厭車舊?
主要是因為舒適感、馬力、安全上的考慮等等項目
一味留住部車而不在問題上對正下藥
維修保養好又點,比人一個殘樣人們會點睇?
正如港鐵列車設計壽命是30年,有部份車已經過左30年,但無人會話佢車舊
車齡可以是一個被鬧的原因,但原因並不是單純出在車齡身上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